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陆家嘴论坛破题信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如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分享至:
 (7)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再萍 2019-06-17 06:30
摘要:2019年6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11届陆家嘴论坛演讲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可以看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战略至关重要,长三角区域是一个开放度最高、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人口占我国六分之一,GDP接近四分之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意义重大,如何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自然是题中之义。

2018年11月5日,习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6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11届陆家嘴论坛演讲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可以看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战略至关重要,长三角区域是一个开放度最高、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人口占我国六分之一,GDP接近四分之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意义重大,如何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自然是题中之义。

第一,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强长三角金融合作与政策协同。从纽约、伦敦等国际著名金融中心在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来看,一个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发展,要有不同层次功能互补的金融中心群,来满足不同地区经济中心发展需要,而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这样的条件,上海是长三角核心城市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南京、杭州和合肥都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长三角地区有集聚与辐射效应,对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从金融业开放角度来看,目前上海已经出台一批金融业的开放和创新政策,长三角其他城市应借鉴上海先行先试成功经验,主动对接上海金融中心和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和创新政策,促进长三角地区金融协同发展与合作,充分挖掘金融业开放潜力。以规模和聚集效应带动长三角地区金融和产业发展,加强长三角地区在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推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务“同城化”,形成以上海为主导的、有层级的、有特色的、合理分工的长三角金融合作布局。

第二、用好自贸区平台特别是新片区建设机遇支持实体产业发展,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主导和策源地作用。新片区将承担更多的制度创新,和长三角一体化目标完全一致。上海自贸区形成了一系列与开放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制度,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对于长三角城市的政府管理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金融开放和创新制度,对于长三角区域的金融协调发展起到联动效应;上海自贸区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政策和贸易便利化,对于长三角区域的企业运营有着较好的辐射外溢效应。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物流大部分需要经过上海港区,可以完全享受到提升通关速度、减小物流运输成本的益处。用好自贸区平台,形成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务的良好循环,尽可能满足各类企业对金融业务的需求,促进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关注和参与。上海无论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自贸区发展、“五个中心”建设方面,都具有龙头带动性、集聚辐射性和国际竞争力,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担当主导作用责无旁贷。

第三,以上海为主导建立长三角自贸港。上海在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方面已经有近6年的经验,具有先行先试和主导优势。同时长三角地区港口占有绝对优势,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而宁波的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南京的南通港也是著名的国际港口,所以由上海、浙江、江苏共建自由贸易港,在高水平推进洋山+临港区域开发开放的同时,把宁波-舟山港和南京-南通港也纳入其中,通过服务贸易、离岸贸易以及跨境电商等平台,建立长三角地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努力实现零关税、零补贴、零非关税壁垒“三零”规则,降低通关费用、节约物流费用与时间成本,增加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第四,加强长三角地区产业基金合作,促进形成区域科创中心网络系统。在第11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指出人民银行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带动G60科创走廊,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通过长三角地区产业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互利共盈的目的,为实体经济提供全面持续的金融服务,同时有益于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在这一进程中,应以上海为主导,形成“极点性、层级性、网络性”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形成以产业分工和主导产业为基础的区域创新体系和金融支持平台。科创板的设立为为产业基金提供了退出渠道,使得投资人进得去出得来,激发了市场活动,产业基金的设立将撬动千亿级资金投资于长三角地区迭代影响大的产业中,上海要进一步发挥自身在长三角的辐射优势,做好领头羊,与其他长三角城市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达到共赢等。

第五,利用教育和科研优势共建长三角金融研发中心。要充分利用上海和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教育科研优势进行合作不断创新金融协作机制。已经建立的保险研发中心和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随后也应建立更多的长三角地区其他金融产品的研发中心。2019年5月在上海成立了“陆家嘴金融城长三角一体化保险创新研究与发展中心”,签署了“长三角一体化城市间合作备忘录”,为保险创新服务长三角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同南京分行及杭州、合肥及宁波市的中心支行在南京召开研讨会,形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合作备忘录》,在金融消费纠纷方面长三角地区建立合作机制,通过专门性合作对接和日常性工作交流,在调解联动、预警防范、人才共享、案例联合分析与研发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上海票据交易所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应收账款票据化,试点推广“贴现通”业务等,表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不断有新措施落地。

第六,强化长三角金融信息发布与沟通,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近十年来成果显著,集聚了大量中外金融机构,可以说上海是长三角地区金融网络的核心枢纽和最高节点,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信息筛选能力,上海可以最大可能利用其本身所处的市场、信息优势地位,对与长三角地区金融活动相关的信息进行发布与沟通,为深化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提供信息帮助。除了上海知悉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动态及其对长三角区域金融活动的影响,还应当披露上海本身金融活动状况及相关的金融业务机会与需求,在区域内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流动通道。

上海应该更多致力于开发更复杂创新的金融产品、更规范标准化的业务,将更为简单基础的产品开发和业务交由其他区域。这种区域内的金融分工固然应当依靠机构和市场自发调节以实现,但政府也当从中发挥作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叠加、功能互补的金融合作发展,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第七,探索金融监管在长三角协同开展的新模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现有的金融机构管理体系和金融监管体制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金融监管部门按行政区划各自监管,但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要探索协同监管模式,不断探寻在金融监管体制跨区域上的新意。可以打破地区界限,统一金融产品标准,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在整个长三角地区进行金融活动的合法权益,由上而下地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的深度合作。注重构建金融健康发展的新环境和长三角区域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金融监督管理体系,使其适应金融开放创新的新趋势。金融消费领域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合作机制,期待更多的长三角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合作体系形成。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服务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通过三省一市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长三角一体化都得以成功实现。

栏目主编:王多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