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深度 | 40多年来日本首相将首访伊朗,安倍想做什么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全 2019-06-10 21:49
摘要:“安倍的伊朗之行很可能是象征性的,因为只有美伊这两个主要国家才有真正的权力来实现任何突破。”

一边是出动航母和轰炸机极限施压、对伊朗油气和石化产业挥舞制裁大棒的美国,一边是痛斥美国“经济恐怖主义”、架起数千枚导弹严阵以待的伊朗。铁锤碰上硬钉子,让任何调停的努力形同于“走钢丝”,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最近,又一位试图在顽固的华盛顿和决绝的德黑兰之间谋求平衡的“调停者”出现了,他就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日本政府6日确认,安倍定于12日访问伊朗,为期两天,将成为40多年来首名访问这个中东国家的日本在任首相。按照日本政府的说法,安倍希望借助日本与伊朗、美国的良好关系,调解伊美紧张关系、促成双方“对话”。

“日本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它既是美国的盟友,又长期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这使安倍成为理想的调停者,”路透社写道。但与此同时,安倍的访问又是一场“高风险外交”:“伊朗之行很可能是象征性的,因为只有美伊这两个主要国家才有真正的权力来实现任何突破。”

为什么是日本?

根据日本内阁官员介绍,安倍出访行程中包括会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总统鲁哈尼。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将打前站,先行会晤伊朗外长扎里夫。

此次访问将使安倍成为40多年来首位访问伊朗的在任日本首相。上一名访问伊朗的日本首相是福田赳夫,时间是1978年。伊朗次年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1980年,美国与伊朗断交。

美国财经新闻网站CNBC称,尽管日伊交好,但两国举行峰会的情况并不多见。福田赳夫访伊之后,伊朗时任总统哈塔米于2000年访日,成为42年来首位访日的伊朗领导人。

回溯日伊关系史,会发现将近70年来,日本和伊朗的关系总体上是积极的,主要围绕石油交易展开。上世纪50年代,日本炼油商“出光兴产”打破英国对伊朗的石油禁运,派出一艘油轮从伊朗运回汽油和柴油。30年后,在两伊战争期间,安倍的父亲、时任外相安倍晋太郎访问伊朗和伊拉克,试图进行调停。当时,年轻的安倍给父亲充当秘书。如今,他又将以首相的身份重拾父亲的足迹。

“在中东,日本一直被视作可以将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日本中东研究所研究员近藤百代(Momoyo Kondo)表示,日本与许多中东国家保持着中立关系,因为日本的石油依赖这些国家。英国能源研究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驻伦敦高级分析师理查德·马林森认为:“日本将重点放在中东地区的商业和外交关系上,而不是军事部署上。这可能意味着,伊朗认为日本比美国的其他盟友更加中立。”

“调解可能有助于缓和美伊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不过观察人士或许会问:为什么是日本?”《日本时报》设问,“日本这个选项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实际上却是明智之选,有几条原因。”

第一,日本与美伊两国关系良好。特朗普上月底刚刚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安倍与鲁哈尼的关系虽不太为人所知,但在首相任期内,安倍已连续6年与鲁哈尼会面。而今年对于日本和伊朗来说又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两国将庆祝建交90周年。

第二,日本在对伊交往上没有历史或宗教包袱,这对安倍直接接触哈梅内伊尤其有帮助。相比“西方化”的解决方案,日本提出的方案更可能使伊朗强硬派接受。

第三,日本已经表明愿意在中东政策上走自己的路,最明显的例子是它打破了美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东京坚持承认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合法性,并呼吁以色列保持克制。在一些问题上(如美国特朗普政府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以及将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日本的立场与美国盟友保持距离。这可能增强伊朗对日本调停角色的信任。

安倍的算盘

如此看来,日本确实有斡旋美伊关系的独特优势,但安倍大老远跑一趟,也绝不是去当“活雷锋”,他心中自有“小九九”。

从日本国内看,今年7月,日本将进行参议院选举,选举结果将影响安倍的修宪进程。然而,无论是与俄方共商争议岛屿问题,还是解决“朝鲜绑架日本公民”问题,安倍几乎毫无突破。在此形势下,一次成功的伊朗之行,将为自民党的参院选举加分,甚至可能激励安倍在同一时间提前举行大选。

安倍此行谋求的另一项回报是经济安全。过去,日本对伊朗的石油依赖度曾一度高达70%。今天,尽管日本只有约5%的能源直接从伊朗进口,但日本85%的石油和28%的天然气仍来自波斯湾,途经霍尔木兹海峡运至国内。如果美伊紧张局势升级,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么对日本来说无疑打击巨大。

“波斯湾地区的稳定对日本来说至关重要,”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坂梨祥(Sachi Sakanashi)表示。安倍与伊朗高层会面符合利益驱动的逻辑——日本对中东石油有重要依赖,和平解决美伊冲突对日本利害攸关。

从对外角度看,安倍想把伊朗之行作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契机。他的“俯瞰地球仪”外交推出7年来,不时受到“生拉硬拽、夹带私货”的批评,但对伊朗外交可能成为“一张好牌”,因为在如此僵局之下,即便安倍不能取得突破也不易被怪罪,反倒可能被视为一位“寻求和平的国际政治家”。《日本时报》说,在G20大阪峰会月底即将召开之际,这一外交努力将增强他的“可信度和庄重感”。

“安倍想彰显他在中东事务上的存在感,这是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诉求使然,”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教授指出。这方面有过先例——在冷战后,日本一心想朝“正常国家”迈进,扮演“政治大国”角色,海湾战争期间,日本曾突破宪法规定不能向国外派兵的限制,向波斯湾派出扫雷艇,后来又派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因此安倍在访伊问题上有特殊考虑,是显示存在、谋求政治大国的方式。”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顾问王少普表示,安倍访伊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结果,最主要的还是出于经济需要。虽然日本对伊朗资源进口比例有限,但鉴于中东是日本重要能源供给地,因此通过稳定与伊朗的关系、进而稳定与整个中东地区的关系,对日本至关重要。此外,日本在伊朗有比较大的投资,夯实对伊关系有助确保日本在伊朗的投资安全。如果能够调停成功,还有利于提升日本的国际地位。

没胡萝卜也没大棒

王少普认为,眼下,美国在世界各地制造矛盾,力量受到很大牵制,而伊朗面对危局,又做了充分准备。“伊朗是颗硬核桃,美国啃下它要付出很大代价。”在这些因素的考虑下,身为盟友的日本扮演“说客”角色,缓和紧张态势,也成为安倍访问的题中之义。

刘中民指出,上月特朗普访日期间,他欢迎安倍在处理伊朗问题上的帮助,强调东京和德黑兰之间“非常好的关系”。因此,安倍访伊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特朗普的授权。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定于10日访问伊朗。“我的判断是,美国力图通过盟友向伊朗传话的方式,向国际社会释放‘美国有意愿谈’的信号。说穿了,还是向伊朗施加更大的舆论压力。”

接下来的问题是,安倍能通过此访实现什么?

路透社认为,安倍最可能做到的,是说服伊朗和美国恢复直接对话,可能在第三国进行。美伊可能都在寻求一种保全面子的方式来摆脱对峙。近藤百代说,安倍可以邀请伊朗总统鲁哈尼参加G20峰会。曾在多个中东国家任职的日本反对派议员、前外交官大野元裕(Motohiro Oono)则表示,如果上述安排不能实现,安倍可借G20峰会把伊朗的信息传递给美国。

共同社10日援引伊朗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在安倍与鲁哈尼的会谈中,伊方打算把停止美国政府的原油禁运制裁定位为“伊朗最重要的要求”,对日方说明“这将是迈向与美国对话的第一步”。据悉,伊方将委托安倍向美国总统特朗普传递这一主张。

根据共同社的说法,原本伊朗对美国政府的正式要求是:美国重返核协议、撤销制裁并补偿因制裁遭受的损失。然而,伊方似乎认为美政府全盘接受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欲通过日本明确转告特朗普恢复原油出口是最优先事项,从而迫使美方让步。

美国合众社认为,美伊双方都对战争缺乏兴趣,希望紧张局势平息。这就是为什么伊朗和美国都渴望进行调解。日本作为调停者的主要作用在于,找到一个挽回颜面的方案,使各方看起来都不像输家。它必须制定启动“认真和有意义”的谈判的一般原则。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至少它可以启动这个过程。

就日伊会谈能否取得实效,不少分析人士表示悲观。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Teneo的日本政治问题专家哈里斯说,安倍的访问很可能是象征性的,因为只有美伊这两个主要国家才有真正的权力来实现任何突破。“日本可能是中东地区能源出口的一个重要消费国,但它不是一个军事角色,因此在干预冲突方面,它的影响力相对较少。”换言之,安倍没有胡萝卜和大棒来诱使冲突迅速得到解决,他将不得不专注于改善双方之间的信息流动,同时提出解决争端的办法。

《日本时报》则认为,安倍必须展示出影响美国决策的能力,这将考验他与特朗普关系的强度。另一个挑战是,战后的日本政府没有调解国家间冲突的历史。此次斡旋成功与否,将影响未来的外交接触。这意味着失误不仅将影响这一努力,而且将影响未来的潜在机会。

该报指出,安倍此行固然得到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支持,但他没有任何影响力来吸引或迫使华盛顿或德黑兰进行谈判。他还面临以色列和沙特等国的强大阻力,这些政府宁愿德黑兰被孤立。如果安倍空手而归或陷入尴尬,失败可能会鼓励强硬派,并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美国要什么?

“安倍此访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美国在对伊政策上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刘中民说。

特朗普政府近期不断向伊朗发出呼吁,称美国愿意“不设前提条件”与其对话。另一方面又在7日将伊朗最大的石油化工集团列入制裁对象,显示了维持施压路线的方针。伊朗对此做出坚决回应,称不理会美方的“文字游戏”。扎里夫在推特上上传视频,用一名伊朗妇女无法给残疾的儿子买义肢的悲剧,控诉美国搞“经济恐怖主义”。伊朗外交部还拒绝法国总统的提议,即伊朗与其他国家恢复核协议谈判时应该增加弹道导弹项目议题……

“美国在伊朗问题上没有特别清晰的目标。更迭伊朗政权、发动有限战争,这些恐怕都不在美国对伊政策议程上,”刘中民说,但现在有一点比较清晰,那就是美国几乎用尽政治、经济、外交,包括一定的军事威慑手段对伊朗施压,引起中东地区的局部紧张,再从沙特等盟友身上捞取好处。

令人不安的是,即便特朗普、国务卿蓬佩奥等人都说不谋求对伊战争和政权更迭,但随着美伊关系紧张,伊朗以外地区的摩擦和不稳定因素上升,叙利亚、也门、伊拉克均可能出现美国所不能掌控的偶发事件(真主党近日称该武装组织拥有精确制导导弹,可深入以色列,等等)。

“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担忧,我认为美国想把处理伊朗问题的节奏适度放慢,它会有一个观察和应对的过程,通过施压逼迫德黑兰谈判。”刘中民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倍此行对缓解剑拔弩张的美伊对抗有帮助,使问题适度降温。但在短期内要促成美伊从对抗迅速走向缓和,是不切实际的。”

再看伊朗的态度。伊朗在美国的重压下,难以迈开谈判的步子——若真如此会被国内视为屈服于美国高压,动摇鲁哈尼政权的合法性,也不利于其占据履行伊核协议的道义制高点。因此,刘中民判断,假设如日本分析人士所言,伊方受邀参加G20峰会,那么它可能利用这一多边场合传递“坚定履约”的立场,占领道义制高点。但伊朗不会选择在这一场合与美国会谈。“况且,伊朗现在妥协没好处。美伊40年积累下来的不信任,使伊朗怀疑:一旦谈判开启,究竟能走到哪一步?那时主动权还在不在自己手里?”

王少普认为,安倍此访能起到稳定日伊经济关系的效果,也能扮演在美伊间相互沟通传话的角色。但美伊能否改善关系,仍取决于双方立场是否真正改变。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