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国际档案日,忆及为档案绞尽脑汁的那些事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伟祖 2019-06-10 13:38
摘要:某日,手写的文稿送文印室打印、经领导审核签发后去机要室传真,不知怎么忘了拿回原稿,几天后整理归档材料时发现少了一份,急得大家四处寻找,直到找回原件才安心。

1948年6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一次世界多国档案工作者会议,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会上通过的第一份章程提出,世界各国的档案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为了全人类保护好档案,开展鉴定并提供利用;档案和文件作为全世界共享的遗产和全人类一样具有同一性。2007年11月,为了纪念ICA成立60周年,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2013年,我国国家档案局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国际档案日”作为全国档案部门的档案宣传活动日,向全国人民宣传普及档案文化。看到档案界的同仁们都在忙着搞宣传普及活动,作为在档案部门工作过几年的我,不由想起那些与档案有关的往事。

初识档案,缘于对青年职工的“政审”。上世纪70年代,我参加工作不久就担任了单位的团干部。当时,每年都有几十名中学生毕业后被分配进本单位,对这些新来的职工,除了必须的入职教育外,还要进行“政审”。所谓“政审”,就是做三件事:一是查阅本人的人事档案,了解家庭出身、父母情况等;二是到学校了解其在校表现;三是到居住地居委会了解他们在社区的表现。

当年我所在的单位虽然有300多职工,却不具备人事档案的管理资质,要查档,必须拿着单位介绍信,到上级公司人事科去。我第一次去查档,走进“神秘兮兮”的档案室,看到档案保管员对着介绍信上的姓名,从层层叠叠的一排排绿色铁皮柜中找出几个牛皮纸“档案袋”给我,并嘱我只能在档案室内门口的一张小桌上查看,不能带出档案室;如需摘录有关内容,还须经他审核盖章才能出门。接过档案袋,我发现纸袋大小基本一致,但纸张厚薄并不一样,纸袋上有的印着“xx学校档案袋”,有的只有“档案袋”三个字,还有姓名、编号等栏目。打开一本本档案袋发现,一般“历史清白”的小青工,袋内只有四张表格:一张本人填写的“中学生毕业登记表”、一张医院填写的“体格检查表”以及两张学校填写的“学生家长政审表”(一张是父亲的,一张是母亲的,分别记载着父母的姓名、出身年月、家庭出身、本人成分、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和主要经历、社会关系等)。当然,如果这名青工参加过“红卫兵”的,会多一份“红卫兵志愿书”;是共青团员的,会多入团申请书和入团志愿书、相关政审材料及团支部会议记录等材料。通过查阅档案和到学校、里弄的“政审”,会对一个青工的情况有所了解,对以后的培养发展甚至工作安排有一定影响。当然,如果要发展一名青工入团,“政审”的程序还要复杂些,还要去父母的单位查阅人事档案,父母单位在外地的,还要进行“函调”。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各项工作渐入正轨,人事档案的规范整理也提上日程。此时,因为我在单位里负责人事工作,整理本单位职工档案也就非我莫属。当年的人事档案袋里,都是“散装”货,各种表格、纸片杂乱无章。当然,青年职工的档案袋里比较“清爽”,除了我以前查阅时看到的那四张表以外,多出了进单位以后新填写的职工登记表、学徒工满师或普通工转正小结和审批表、工资调整审批表等,表现好的还有先进个人登记表、入团志愿书等材料,表现差的则多了检查检讨书、处分决定书甚至公安的行政拘留证、法院的判决书等。老年职工的档案袋里,明显要复杂得多,各人情况不一样,袋里的东西也就五花八门了。少的就几张纸、几份正规的16k表格,多的除了表格外,还有本人写的个人自传、思想汇报等。那些家庭出身成份“不好”的、解放前经历比较复杂的、解放后犯过各种错误的,还会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纸片,有个人的经历说明、坦白交代甚至认罪书等,也有组织外调材料、鉴定结论、处分决定等。我刚参加工作时就被告知,单位里有一名“阶级敌人”,看着这个比我们年纪大不了多少的“坏份子”,我曾有点不解。当整理到他的档案,看着他那比一般人多出好几倍的材料时,才知道他在“文革”之初加入了一个名为“造反公社”的组织并担任了“部长”职务,后被市“军管会”批捕,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押回单位接受群众“监督劳动”。根据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规定,整理时剔除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分门别类的将有用的材料装订成册,人事档案袋里“清爽”了不少。整理完几百号职工的档案,不仅让我对单位职工的情况更加熟悉,也让我对几十年的社会历史变革于个人命运的影响也有了一定的感知。

再知档案,因为工作的“产品”需要“归档”。上世纪90年代,我被调入区级机关工作,因为从事的主要是文字工作,每天编的简报、发的内参、写的文稿,大多有编号,被告知需要保存,年底都要整理“归档”;作为文书档案,很多还要“长期保存”或“永久保存”。这让我对“档案”的认知有了新的认识:档案,不仅有如影随行的“人事档案”,还有记录工作过程和结果的“文书档案”。某日,手写的文稿送文印室打印、经领导审核签发后去机要室传真,不知怎么忘了拿回原稿,几天后整理归档材料时发现少了一份,急得大家四处寻找,直到找回原件才安心。

知道了编写的文字将作为档案被保存,让我对从事的工作有了一种神圣的敬畏感。一个团队的小伙伴们工作都很用心,编写材料时坚持实事求是,引用数据时反复核准,谋篇布局尽量周到全面,遣词造句反复斟酌达意。有时为了一个标题一句词组,大家“咬文嚼字”,争论不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底写了多少文字没统计过,看着档案室密集的架子上一本本装订成册的档案卷宗内,留着我们曾经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的痕迹,虽然这些“文书”深藏密室,可能永远不会被人翻看,但想想还是会有一点点成就感的。

真正完全了解档案,是到档案部门工作以后。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组织上调我到档案部门工作,原本以为这是一个比较清闲的单位,到岗以后才知道,我对档案的认知是非常肤浅的。其实,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档案无处不在。除了上述的人事档案、文书档案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专业档案。我国按行政区域设置的综合档案馆,保存管理的档案只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民生档案,除了婚姻档案、知青及其子女顶替档案、独生子女档案、部分动拆迁档案等,其他如人事档案、户籍档案、房产档案、司法公正档案、民政救济档案、医疗保险档案等,还分散在各主管部门,需要利用、查阅,还得问清方向。好在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秘藏”的档案大多已经经过数字化处理,查找使用基本不需要进库房、翻卷宗了,关键词组键入键盘,需要的档案大都会从计算机屏幕上显现出来。在档案部门那些年的工作中,我还知晓档案还具有“资政、育人、教化”的作用,每当有纪念庆祝活动,人们都会想到从档案中翻找资料,寻根问祖,以史鉴今,不忘初心,激励前行……

题图:2016年04月22日,湖南省长沙市,档案修复工“妙手回春”,修复一页档案需20多道工序。 本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