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为何如此重视垃圾分类?看似民生小事,实乃一场变革
分享至:
 (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江曾培 2019-06-12 10:23
摘要:垃圾分类,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习惯。但是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时下,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垃圾分类,这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会有效地加强对垃圾的科学管理与处置,改善卫生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应该说,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十分“绿色”的事。尽管《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到7月1日起才开始正式实施,但是不少小区居民已经在分类投放自家的垃圾了。


垃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少人常常抱怨,如今的垃圾怎么越来越多,小区垃圾房内的垃圾桶老是不够用,有时垃圾会“铺”到垃圾房外。当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垃圾必然会伴之增多。但是,如今被当作垃圾丢掉的,有些并非是垃圾,而是可用的用品以及浪费掉的食品。《画魂》作者石楠就曾对我说,她有次在小区垃圾箱旁,看到有五六只完好精致的瓷碗被丢弃。听她家中阿姨说,现在一些有钱人,用具讲究成套,盘碗盆碟都要同种品牌、同样色彩、同种图案,如果要换,就成套的换。石楠为此感到心痛可惜,她说要“敬畏天物”。


是的,如今垃圾的急剧膨胀,与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些陋习不无关系。拿吃来说,要吃就免不了有餐厨垃圾。在缺衣少食的时代,人们过“穷日子”,一般还注意勤俭节约,不大会暴殄天物。然而,人们逐步富起来以后,一些人私欲膨胀,声色犬马,花天酒地,为了炫富摆阔,在餐厅点菜不是依据实际需要,而是多多益善,致使有的菜上桌后根本没有动筷,随后就作为垃圾倒掉了。据统计,我国“舌尖上浪费”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多么可惜!要知道,我国还有不少贫困人口与困难群众啊!


应当说,人富了,生活过得好些属于正常。好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必强求一律。但是,不可挥霍浪费,不宜暴殄天物。“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理想的社会永远是节约型社会,不能在经济上富了,在精神上反而穷了。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质量,不是走向物质消费的奢侈浪费,而是着重提升消费中的文化含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追求与提升。


垃圾分类,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习惯。但是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比如,通过分类,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哪些是有害的需要尽量减少产生的,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出。与此同时,通过分类和定点定时投放,会让人们尽可能有意识地减少垃圾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浪费。要知道,挥霍浪费不仅仅意味着扔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意味着生产这些物质财富所投入的大量水、能源、土地以及生产资料等的无效消耗,并为处理这些不应有的“垃圾”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这完全有悖于生态文明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缔。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必屈。是故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像先贤们那样致力于变废为宝,让牛溲马勃各尽其用,决不挥霍浪费,暴殄天物,平添不该出现的垃圾废物。


垃圾分类,看似民生小事,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次发展理念的革命。上海在这方面有条件也能够率先行动起来,作出应有的文明示范。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