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藏在老弄堂里的“学霸妈妈”,为何触动了居民的心弦?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19-05-30 06:22
摘要:不过3个多月,当“城市更新”遇上“居民自治”,却又正好搭准某种社会焦虑时,弄堂里的变化悄悄地发生了。

如果按照摄影作品的标准,这应该算得上一张唯美的照片:冬雨的瞬间,远处的东方明珠在弄堂空隙间闪耀。老房子的底层,一个颇具现代感的圆形拱门透着光,和地面积水中的倒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和东方明珠遥相呼应,仿佛为旧区注入了鲜活的灵魂。弄堂里的人们,惊喜地簇拥在圆形拱门前面,静静地观望着。


走近看,这个圆形拱门边上有四个字——“学霸妈妈”。这个建筑面积不过35平方米的空间,原本是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因为北外滩第一市民驿站开放,助餐点被移过去,而渐渐闲置。今年2月,它作为城市更新项目,成了北外滩街道塘汉居委会“学霸妈妈”自治项目的承载地。


不过3个多月,当“城市更新”遇上“居民自治”,却又正好搭准某种社会焦虑时,弄堂里的变化悄悄地发生了。



曾经低调的“学霸妈妈”们


虹口北外滩塘汉居民区,近2万平方米的二级旧里,是典型的上海老城区。


清晨,老弄堂被灶披间里锅碗瓢盆清脆的碰撞声唤醒,陆续有居民出来倒马桶,阿婆出来晒太阳,也有租户形色匆匆赶着出来打工……


37岁的张秋蓉2017年开始担任塘汉居民区书记,第一个感受就是这里的“两多一少”:老年人多、外来租户多,年轻志愿者少。她摊开一张纸,数据显示:居民区户籍人口6338人,其中60岁以上2724人,外来人口1118人。而户籍人口中,还有很多属于人户分离状态,大多中青年人并不居住于此。

张秋蓉想搞活动,结果发现出来的楼组长动辄七八十岁。她心里暗想,“有没有可能让更多年轻的居民出来做志愿者呢?”


在居委干部们走家串户的过程中,陆续浮现的一组信息让张秋蓉发现了惊喜:侯阿姨家的孩子在交大,吴阿姨家的孩子在复旦,倪阿姨家的孩子在中科大,还有阿姨的孩子在同济……“孩子们都考上了名牌大学,妈妈们也刚退休不久,她们如果能出来做志愿者,给居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育儿经验,不是再好不过吗?”居委会陆续梳理出一批“学霸妈妈”,连自治项目的名称也想好了,就叫“学霸妈妈”。


张秋蓉有个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她这样解释项目的初衷:当下社会育儿焦虑严重,和居民们聊天时也常说起这个话题: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忙着送孩子上各类辅导班,孩子负担越来越重,效果也不见得好。这些弄堂里的“学霸妈妈”,虽然都是普通家庭出身,还有的是下岗或低保家庭,但教育孩子都挺成功。让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点拨一下其他小年龄孩子的父母,或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说居民活动也得创新,老是包粽子、包汤圆之类的,很难吸引人了。


在居委会说出想法并加以动员之后,以前很少在居委活动抛头露面的“学霸妈妈”们也一个个站出来了。核心成员就有8位。“学霸妈妈”项目负责人贺燕萍,孩子毕业于上师大,常拿奖学金,自谦不是“学霸妈妈”,她说:“其实我们待在家里也是闲着。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能给别人提供帮助,自己也得到提升。”


2018年上半年,队伍组织起来了,活动开展起来了,问题却又来了。原先的居委会活动室十分老旧,无法完全满足居民需求。此时,南浔路塘沽路路口逐渐闲置的居家养老服务点,也就进入了居委会视野。与它隔着一条马路的地方,就是北虹高级中学,当时有些家长课余就喜欢借用这里交流心得。这也与“学霸妈妈”的含义不谋而合。

恰在此时,北外滩街道正在引入社区规划师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张秋蓉便趁机提交了报告,并有幸入选。这样,“学霸妈妈”志愿者活动室,变成了一个由社区规划师参与的城市更新项目。



弄堂里的一轮“新月”


设计师俞挺刚走进南浔路的弄堂,面对历经杂乱搭建但历史悠久的街区立面,他五秒钟就做了决定。此前,他参与过“梦想改造家”节目,对里弄房子熟悉。


他说:“用一个圆拱去控制整个复杂的立面,最简单也最有效。不规整的室内则分成三部分,边角空间是储藏和茶水。然后继续用圆拱在室内形成视觉连续,和立面的圆拱形成层层叠叠的视觉效果,虽然小,但一眼看不透。”


简单说,就是立面的动作要简单清楚、内部空间要看上去有些复杂。在俞挺看来,塘汉居民区是个人口密集的老城区,迄今还有许多住户使用马桶。他希望这个微小的项目能够传递一个信号——任何存在于上海的历史遗产,无论现状有多让人焦虑,但设计都可以在最细微的地方顺应用户的需求,去创建一个意外的惊喜,让一个负面的微空间最后成为积极的示范。


他甚至觉得,这个房子应该实现文脉上的超链接。“如果地面有积水,结合倒影,这个圆拱会变成弄堂里的一轮‘新月’,不仅和两边里弄的拱门对应,也和上海东方明珠形成呼应,仿佛这个旧区也有了更多的存在感。这样,这个微小的空间更新,就实现了在视觉空间上最大的借力打力。”


这个理念也得到了北外滩街道办事处主任程军的认同:“政府实施微空间更新的目的是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唤起居民对社区的热爱,以公众参与的形式培育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并形成对其他居民区的示范效应,从而带动整个街道区域的品质提升。”


参与“学霸妈妈”项目的年轻建筑师穆芝霖,对这个项目推进过程中居民的支持配合记忆尤深。“我参与过一些城市更新项目,最难的环节是做居民的工作。但在这个项目中,前期街道和居委会和居民做了很多沟通,让居民充分表达意见,然后努力寻找最大公约数,最后达成了共识。


她记得,楼上的居民当时有担忧:“施工会不会影响我们?以后的灯光会不会太亮?”穆芝霖很理解,“因为木结构的老房子,层与层之间用砖填空,很容易打通。”于是在协调会上,施工方就承诺:保证只会在白天施工,保证使用柔和的灯光,肯定不会扰民。还有一位居民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些不解,旁边的一位居民主动劝他:“人家是专业设计师设计的,以后我们都可以过来活动,是好事情呢。”


2018年9月,“学霸妈妈”城市更新项目动工,一个多月后就竣工了。施工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好奇的居民围观。“这么好看这么有现代感,是给新娘子做化妆间的吗?”“可以拍婚纱照的吗?”……这让设计师很感慨,老弄堂里的居民,对现代感的东西也很有需求。只是以前,这些离他们的生活总有些遥远。



果然“高手自在民间”


“学霸妈妈”志愿者活动室的全新环境,一上来似乎就给居民带来了惊喜。


进入白色圆形拱门之后,弄堂里的居民们就像来到了一个创客空间,尽管空间不大,却时尚新颖:正对拱门的墙面上装饰着立体绿植,侧面的墙上颇有层次感地摆放着居民制作的各类手工,边上是投影仪。最里面有一个工作台,可供做餐点使用。

居委会在这里组织的教育类沙龙,基本场场爆满。几场活动下来,张秋蓉没想到:“居民们居然这么能说,一点不比请来的专业老师逊色。”


在一场交流中,面对家长们忙于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的焦虑,女儿上交大的“学霸妈妈”吴阿姨分享了自己独特的育儿经验:“我让女儿从小练习体育,参加了游泳、篮球等多种运动,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训练了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更重要的是增强她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会让她终生受用。”一番话说完,让很多家长若有所思。


还有一位孩子上复旦的“学霸妈妈”,让孩子从小就自己选择小伙伴,通过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学习到各种知识。孩子要打游戏,她也没有明确反对,只是告诉孩子:你自己要学会控制时间,游戏中遇到的英语单词,必须要自己一个个查字典掌握。


一场场交流下来,大家终于发现,传说中的“学霸妈妈”原来没有一个是“虎妈”,尽管教子各有特色,但都以“散养”孩子为主。而且弄堂里的“学霸妈妈”都从事着普通的职业,有些人自己学历并不高,家庭条件也很一般,但一点也不妨碍她们孩子的优秀。


代际育儿沟通技巧,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一天,居委会请来了5位年轻父母和5位祖父母,以及专业的心理学老师和育儿老师,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开始,80%的居民都在说两代人的育儿经验和理念不同引起的“冲突”:老人说年轻人老爱看手机,一教育孩子就没耐心,年轻人说老人观念老旧,要把孩子宠坏了……


还没等专业老师开口,一位奶奶先开口了:“我说个例子吧。我平时带孙子,周末让儿子媳妇自己带。结果有一次,媳妇不小心让孙子摔了一跤,头上肿了个包,没及时去医院,后来还需要动个小手术。一般来说婆婆要责怪媳妇了吧?但我一句没责怪她,反倒一直在劝她:‘小孩摔跤很正常的,下次注意点就是。’媳妇特别感激我,我们关系也一直很好。因为我想明白了,摔都摔了,这时再责怪有用吗?”


大家纷纷点头,称赞“老太太思路清爽。”这时,这位奶奶又开口了:“我还有一个经验就是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天天围着孩子转。所以我周末一定是放手的,有空就安排些旅游、唱歌之类的。”


听着“学霸妈妈”“学霸奶奶”们的精彩发言,有位妈妈脱口而出:“果然高手在民间。”



为居民找回“久违的自豪”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霸妈妈”志愿者活动室承载的内容逐渐多元起来,也成了居民区和学校、企业联建互动的好据点。


以育儿为核心,拓展出各类亲子活动:有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参加的少儿茶艺、趣味多米诺课堂;以“学霸妈妈志愿者活动室”为圆心,向方圆几公里延伸的文体活动:有周边白领热衷的手工香牌制作,周边居民欢迎的棋类活动、心理咨询、品欢相声进社区……除了8位核心志愿者以外,居民区的100多位志愿者也轮番来到这里服务。


甚至,这间小小的活动室还两度出现了感人的场景:三八妇女节当天,居委会悄悄把弄堂里的男士们约了出来,请志愿者教他们亲手用黏土做成逼真的花,过了一个多小时,当妻子们被请来,看到丈夫送上的惊喜时,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夫妻忍不住拥抱、亲吻,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丈夫做过的最浪漫的事”。


另一个场景是,弄堂里一些有智障或精神疾病的孩子家庭被请来,志愿者们给他们现场做披萨,让他们也美美吃上一顿西餐。活动中,为了保护隐私,工作人员还特意把圆拱门上的百叶窗拉了下来。现场的家庭都十分动容。有一些不愿来现场的家庭,志愿者也在活动结束后将披萨送到他们的家。


在张秋蓉看来,“学霸妈妈”项目虽然从关注育儿开始,但绝不仅仅止于育儿。对于老弄堂里的居民,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便利很重要,但尊严更为重要。这个居民共享的时尚议事空间,成了很多居民在局促的家以外的另一个落脚点。在这里,他们学习、展示自己的才能,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倾听了,甚至拥有了久违的自豪感。


“学霸妈妈”贺燕萍感慨:“住在老弄堂里的居民也欢喜新事物啊。现在和年轻人接触得多了,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明显感到自己的思路也更开阔了,心态也更好了。”  


也因为参加“学霸妈妈”活动,弄堂里原本交流甚少的本地孩子和外来孩子,很快打成一片,后来的活动已经相伴前往……本地和外来居民逐渐熟悉之后,遇到生活局促导致的磕磕碰碰,比以前更能宽容以待,还常常会“居民做居民的工作”……


在程军看来,“学霸妈妈”项目通过激活闲置消极空间,活化社区邻里关系,盘活社会多方资源,通过街道的支持引导、规划师的专业设计、居委的积极运作、居民的广泛参与,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情感的注入和付出,唤起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居民通过自助、助人,反哺社区的方式获得自我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建共享。


有些微妙的变化,连居委会开始也没想到。有一位居民萨克斯吹得很好,在外时有演出,以前居委会几次请他来参加活动都没成功。在看到“学霸妈妈”志愿者活动室的新场地后,他欣然答应。那天晚上,他在时尚的圆拱门前吹着萨克斯,伴着悠扬的乐曲,孩子们在屋内聊天玩耍,老弄堂仿佛也在默默注视着,构成了一幅特别美好的图景。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
北外滩街道 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