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治 > 说法 > 文章详情
速度堪比机动车,竞速自行车骑上机动车道该不该罚?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简工博 王闲乐 马松 2016-04-24 23:23
摘要:“今天大家热衷骑车,规划中慢行交通多了;明天大家喜欢私人飞机,得再找地方建停机坪?这个变化的时代,未来交通很难说清,不如在规划上适当‘留白’。”

文/上海观察·解放日报记者 简工博 王闲乐  图/上海观察·解放日报记者 马松

 

每当夜幕降临,申城街头就会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三五成群,骑着造价不菲的公路竞速自行车,带着头盔,穿着紧身运动服,飞速奔驰在机动车道上。

 

这是近年来申城年轻人中新兴的运动方式。然而对于交警来说,这些骑车族不仅违法占用机动车道,还有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且因速度极快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但一些热衷这项活动的年轻人告诉记者,竞速自行车运动本身需要较宽阔的道路,普通的非机动车道不可能满足需求,且他们的速度已接近机动车道,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对其他骑车人和行人影响更大,因此一般会在夜晚借用车辆少、路况好的道路练习。

 

这样的违法行为,究竟该不该处罚?个性化的需求,又该多大程度得到满足?不同的市民对于这一问题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碰撞。

 

4月24日夜晚,3名骑行者在殷高东路近淞沪路路段违规驶上了机动车道。由于江湾新城绿化覆盖较高,受到了一些骑行者的追捧,导致类似交通违法行为在该路段时常发生。

 

竞速自行车骑手占机动车道该不该被罚?

 

周日下午18时许,记者来到殷高东路淞沪路路口,就看到一辆橙色的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飞驰而过,转眼就不见踪影。

 

据同行的交警介绍,这样的时速度“得有三、四十公里了”。记者从杨浦交警处获悉,这些夜骑者最多时有几十人,一般在殷高东路、淞沪路路口集合,然后集体出发。

 

晚上20时许,6、7名骑车人陆续在殷高东路淞沪路口集合。他们全副武装,戴着头盔、手套等装备,年纪最小的骑手还在读初二。一位今年读高一的骑手告诉记者,他的自行车是用自己做兼职赚的钱买的,价格在1万元左右:“我的这辆车只有6.5公斤重,最高每小时可以骑到60公里。”当记者对在机动车道上骑车的安全性提出疑问时,他们却纷纷表示“不会出事”。

 

杨浦区交警在淞沪路、国泓路路口拦下正在机动车道上骑行的邵先生。邵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住在附近的上班族,晚上经常骑车锻炼身体。对于在机动车道上骑行的行为,他表示知错。“骑在机动车道上肯定不对,我一般都会骑在非机动车道上,毕竟骑车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为了比赛,不用骑多快。”他指指仪表盘,上面显示的速度是每小时20公里。

 

违规骑行的小伙子面对20元的罚款处罚,表示没有带现金。他通过电话向附近的亲属求助。

 

同样被交警拦下的陆先生表示,这一带非机动车道很大一部分是和人行道混用,骑在非机动车道上需要规避行人,“不方便”。他告诉记者,自己今晚骑行是为了不久之后的比赛做准备,没想到就被抓个正着:“周围没有安全又合适的室内场地”。杨浦区交警八中队执勤民警宋博对二人处以20元的罚款。

 

这名违法者也表示没有随身带现金,自己又不舍得3万元左右的自行车被依法暂扣,只能也给附近的家人打电话求助。

 

对此,不少市民有着不同看法。一些市民认为,目前缺少满足骑手需要的通行空间,他们才不得已自己寻找道路。要解决问题不能仅仅靠交警处罚,还要寻找疏导需求的空间

 

但也有一些市民也表示,特殊交通需求即使暂时得不到满足,也不能靠违法来解决,这是对法律的藐视,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不负责:“就像你特别想要一部新的苹果手机,但现在你信用卡已经刷爆了,你也不能拿别人的手机不是?”

 

宋博也提醒骑车族:“一定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虽然目前他们没有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但隐患很大。我们不能等到出事了再来整治。”

 

“小众”需求该满足到什么程度?

 

邵先生和陆先生都提到目前上海自行车骑行场地的缺少。据一些骑手表示,目前可以骑车的场地有滴水湖、淀山湖、佘山、崇明等远郊地区,但实在太远:“我们几乎天天都要骑,不可能跑这么远。”而记者在网上也看到另一份“上海骑车地图”,包括世博园区、世纪公园、新江湾城、徐汇滨江等地皆在“地图”上。

 

记者在夜间世博园区看到,不时有成群结队的骑手呼啸而过。一些参与骑手告诉记者,他们大多是竞速自行车爱好者,通过论坛、微信相约一起骑车:“这里路况好,车少,沿途有风景。”

 

记者注意到,除了一两辆车会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外,大多数都在机动车道上飞驰。一些骑手表示:“我们这样的队伍和速度不可能骑在非机动车道上,那里太窄了。”记者也看到,一群竞速非机动车曾与两辆电动车擦肩而过,电动车车主不得不减速停车让行。

 

按照各种法规描述的特征,竞速自行车理所当然地属于“非机动车”,但他们的速度却能赶超机动车。这意味着在机动车道上骑车,不仅违法而且隐患极大;如果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无法满足其需求,还会对其他人造成影响。

 

披挂“专业装备”、脚踏竞技类或准竞技类自行车飞驰在公共道路上,看似“潇洒”,实则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未来,上海是否有可能为他们提供安全、合适的骑行空间?

据了解,目前黄浦江两岸正在打造慢行交通系统,将有沿江自行车运动环道供市民休闲娱乐。然而对于这些热衷竞速自行车的骑手来说,这些场地恐怕也难以满足他们的锻炼需求:“行人、非机动车都多,受干扰多。”

 

“公共场所当然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慢行交通首先是给大多数市民步行、骑车之用。”对于骑手的想法,有市民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小众化的需求值得尊重,需要释放,但既然已经有远郊的场地,那市区有限的场地就不能完全按照对方的想法来做。”

 

也有市民提出“折衷意见”:既然竞速自行车爱好者这一群体客观存在,政府也正在打造慢行交通环境,可以在慢行交通道路使用上进行划分:“比如设置可变非机动车道,白天大部分供市民步行、骑车之用,晚上供骑手使用,同时定好规矩,违者必究。”

 

城市规划需要留下多大的余量?

 

记者从多个区县的未来规划中看到,“慢行交通”正成为关键词,今后上海市区将有望出现部分供市民休闲运动的慢行交通空间。不过对于一些市民来说,这样的举动如同“亡羊补牢”,究竟是“未为晚也”,还是“已经落后”,他们看法不同。

 

“城市的空间规划肯定是跟人们的生活水平相适应。”有市民表示,目前上海对于慢行交通的规划,可谓正当其时:“上海的节奏太快了,‘慢’下来是很多人的愿望。”

 

在外滩上班的市民张遥告诉记者,十年前自己刚毕业时,很想骑着电动车去上班,那时就曾听说“上海将打造非机动车通行系统”,但时至今日这一“系统”仍未听到“第二只鞋子”落地。但如今张遥每天开着汽车上下班,为停车位烦恼之时,各区县在打造慢行交通方面已有了不少动作。

 

“我没觉得规划迟了,现在上海仍然需要慢行交通。十年之间人们的需求改变了。”张遥说,过去骑车是为解决出行问题,现在骑车是希望休闲娱乐:“上海的城市规划在实践中立足现实、借鉴国外经验,探索自己的道路。关键是规划要有明确目标,这样才能通过空间规划满足和引导市民的生活。

 

“城市规划应该更具有前瞻性,如果无法预见未来明确的变化,就要留下足够改变的空间。”在市民施蔚看来,城市规划有时难以预计到未来的改变:“比如80年代修建老公房时,谁能料到今天会出现停车难的问题?就算预见到了,多挖两层停车空间,闲置30多年现在来用,是不是有些荒谬?”

 

在另一些市民看来,类似竞速自行车这样目前风靡上海的运动休闲方式,未必将成为主流,因此不必为此专门建设交通系统,而是留下可以改变的空间:“比如骑手自己找到的那些道路,晚上通车少,是不是可以考虑临时减少机动车道变为非机动车道?”

 

施蔚说:“就像今天慢行交通大家都很热爱,但已经有部分人喜欢玩私家飞机了,造价也不高。难道今后私家飞机流行了,再找地方规划建设停机坪?”在他看来,新科技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未来的交通模式“很难说清楚”,不如在规划建设上“留白”,为未来留下余量。

 

题图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