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十二艺节 | 4公里展线,1200件作品,专家教你如何节省体力看最多的作品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9-05-20 21:03
摘要:艺委会专家为大众指明展览亮点和观展方向。

1200件作品、20000平方米展示空间、约4000米展线……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5月21日至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首次在同一场馆呈现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3个国家级专业展览。哪些作品不容错过?如何规划线路看到最多的作品?在5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艺委会专家为广大参观者支招。

 

每块地沟盖板都重新铺过


5月20日下午4点多,结束了媒体发布会和展前预览,中华艺术宫的展厅里静悄悄的,几名物业师傅趴在中央序厅前的地面上,撬开铺在地沟上的一块块盖板,加固下面的橡皮地垫,为5月21日开幕的展览做最后的准备。序厅前的一排地沟下面铺有线路,为架空空间,如果不铺好地垫,脚踩上去会发出声响。

 

“之前一直有运输做的工程车进出,导致地沟盖板松动,为了保证展厅安静和市民观展舒适度,我们必须在开幕前将其全部调整加固好。”中华艺术宫物业部主任汪建平介绍,为了做好展览后勤保障,物业部门已经连续工作了四个通宵,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这几天,他们将中华艺术宫展厅地面重新清洗、打蜡,为展示照明调光,也会根据策展人的安排调整画作顺序。“这次展览作品数量多,工程进度急,也是开馆以来工作量最大的一次。”

 

此次展览作品总量近1200件,其中美术作品610件、书法篆刻作品319件、摄影作品270幅(组),规模空前,展示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光是布展就耗去了一个多月,这样的展览体量给工作人员带来空前挑战,对于观众来说,观展也是极耗体力和脑力的考验。

 

一分钟看2件,全部看完需要10小时


“此次展览的展线约4000米,换句话说,就是用4公里展现1200件作品。”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帮观众算了笔账:如果看得仔细一点,一分钟看2件作品,全部展览看完需要10个小时。即便只是匆匆浏览,一分钟看8件作品,也要花两个半小时。为了方便观众参观,此次中华艺术宫拿出了所有临展厅用于呈现三大展览,0米层展示美术,5米层展示书法篆刻,B2层呈现摄影,涉及展厅达十余个,记者5月20日跟随专家导览走完整个美术展览部分,已颇感辛苦。不过,能够在同一场馆同时展出3个国家级的专业展览,也是前所未有,十分难得。在上一届中国艺术节中,三大展览被放在五六个场馆中呈现,相比跑遍全城观展,能在一个场馆中集中欣赏已经轻松许多。

 

为了防止观众迷路,中华艺术宫特别在入口处设置了十二艺节观众通道,加强路径导引工作,并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常有人调侃我们是中华艺术‘迷宫’,但即便是在迷宫中穿行,每个角度都能看到有魅力的艺术作品。这次有了十二艺节三大展览的文化大餐,相信观展过程中能给观众带来更加愉悦又深切的文化感受。”李磊说。

 

展览期间,中华艺术宫也推出丰富多彩的公教活动和志愿者导览等,并做了作品导览二维码,观众通过扫码可以看到作品详细信息,把艺术带回家。

 

哪些重磅作品不容错过?


此次展览举办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之后首次举办国家级专业大展。从展览策划到作品遴选,展览组织实施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紧紧围绕国庆主题,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以优秀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以艺术的形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献礼,向人民汇报。

 

展览中,哪些重磅作品不容错过?展览艺委会委员、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美协副主席吴洪亮介绍,在美术方面,一大批重要名家和领军人物的邀请作品十分难得。如油画界的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钟涵,国画界的周韶华,雕塑界盛杨等都已是耄耋之年,他们在此次展览中纷纷拿出新作呈现。

 

展览通过征集、推荐和邀请等方式组织作品参展,参展作者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除了老一辈名家、大家的新作外,还汇聚了美术、书法篆刻、摄影创作方面一批中坚力量和年轻作者的最新创作成果。展览坚持严格的作品遴选标准,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展览作品中,现实题材创作占据较大比例,许多作品都是聚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题材,其中,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特别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第一批38件优秀作品和上海“时代风采”主题美术创作部分优秀作品纳入展览。这批作品聚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现实题材,生动呈现了精准扶贫、生态保护、互联网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和成就。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树峰介绍,此次展出的摄影部分做到真实性与艺术性,文献性与欣赏性相交融,集中展示祖国近年来各条战线的新风貌。广大摄影工作者用镜头纪录下十九大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以及人民生活的新风貌,大量作品聚焦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一国两制等各方面寻找体现复兴新征程的选题。

 

书法篆刻展厅犹如一首旋律优美、层次丰富的交响乐,展陈设计充分体现书法、篆刻艺术的特点,又彰显新颖、独特的格调,各种书体的作品相呼相应,大幅小幅的作品错落相间,篆刻印屏和原石同时展现,形成强烈的视觉节奏感。“我们在布展中埋藏着许多惊喜等待观众发现。”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介绍,中国书法在几千年来一直是书斋文化,但书法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实用艺术转变为审美艺术,社会功能和文化身份的转变,也要求书法展陈进行重大变化与之适应。“前不久全世界的书法爱好者都排队去日本观看颜真卿特展,我们相信这个展览的艺术水准不亚于颜真卿展,也希望三个月展期内吸引世界各地书法爱好者参观,迎来观展高潮。”


展览邀请了一部分艺术家为展览专门创作一批新作。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创作的《中国梦》全长近11米,单字长达3.3米,高近4米。为了创作,他使用了宽30公分、长60公分的毛笔花费40分钟一次性书写完成,“这三个字很难把握,需要很深厚的功力才能写出气象格局,十分消耗精力和体力,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极限挑战。”在书法、国画门类中,类似的大尺幅作品还有许多,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有为人民书写时代宏大气象的自觉追求,也得益于今天的优益创作条件。曾来德透露,这样大尺幅的宣纸也是近两年来的成果,需要100个工人才能制作完成。艺术家们希望,通过完成这样的挑战,带给大众精神上的激励和感动。

 

展览为期长达3个月,也是目前展期最长的国家级专业大展,将使更多观众享受到艺术发展的成果,更加充分发挥展览的社会效益。


据悉,5月21日下午,中华艺术宫场外将举办三场美术展览惠民活动,分别邀请吴为山、刘洪彪、朱宪民在长宁、松江、静安举办美育讲座,走入社区传播美育。这是十二艺节美术、书法篆刻、摄影展览体现文化惠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上海1+16美术馆机制的一次实践,后续还将有多场社区美育活动陆续举办。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摄影:蒋迪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