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四海曲友共聚上海昆剧团舞台,他们中会有明日之星吗?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19-05-19 13:52
摘要:纪念昆曲非遗十八载,上昆广结天下曲友共襄盛举

“到这里就站住,不要再走过去。”蔡正仁一板一眼地指导小演员站位,演唱《牡丹亭·寻梦》【懒画眉】……5月18日“大雅元音播寰宇”纪念中国昆曲非遗十八周年活动在上海昆剧团俞振飞昆曲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曲友欢聚一堂拍曲唱和,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向昆曲致敬。

 


小演员蔡乐艺是蔡正仁的孙女,两年前由爷爷亲自传艺。刚刚考入上海戏曲学校的她,将迈开曲友转变为职业演员的第一步。蔡乐艺对昆曲的热爱与生俱来,“小时候进剧场,能一动不动看很久的戏,不哭不闹。”她最想演杨贵妃,因为闪亮的凤冠华美、吸引眼球。谈起曲友经历,她说,“爷爷平时笑呵呵,一教戏就变成急脾气,不过爸爸妈妈脾气比爷爷更急。”她调皮地皱起眉头模仿蔡正仁口吻,“说了那么多遍,怎么还错!”蔡乐艺的目标是成为像爷爷那样的艺术家,“现在的腰腿功夫不够。”

 

18年前的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首批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名列其中。在以往的纪念非遗活动,上昆大多安排各种演出作为纪念形式。去年上昆在上海全市六个地方同步开展纪念活动,规模和范围都创造了历年活动之最。今年上昆纪念活动回到绍兴路俞振飞昆曲厅,除上海本地昆曲曲友之外,来自南京、苏州、杭州、昆山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昆曲爱好者共襄盛举,表演《游园》《惊梦》《弹词》《藏舟》《迎像》《琴挑》《小宴》多个昆曲经典折子戏。这些曲友既有大中小学生,也有来自民间曲社的成年人,覆盖公务员、白领、教师、医生等各个行业。年龄最大的曲友八十岁,最小的只有十来岁,广泛的年龄阶层凸显昆曲顽强的生命力。上海闵行三中昆曲社、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昆曲班、上海同济大学昆曲研习社等学生团队比比皆是,江苏昆山缘源昆曲社、苏州大学东吴曲社来沪参会。老艺术家梁谷音的外孙女朱韵霓也是曲友,作为上昆昆曲follow me学习课堂学员,她表演了《西厢记·佳期》。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戏曲是来自民间的,昆曲要改变非遗的命运,必须深刻扎根于人民群众。上海昆剧团数十年如一日,送戏下基层到学校,方才形成了今天昆曲受众如此广泛的局面,这也是我们最珍惜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登记在册的昆曲曲社有101家,大部分位于中国大陆,中国港澳台地区有8家,美国有两家。这些曲社集结中国昆曲的核心拥趸,也是传播昆曲的中坚力量。上昆今年纪念非遗活动,通过上海昆曲国际联谊会把这些曲社召集团结起来,增进彼此了解,共商发展昆曲大计,进一步壮大昆曲的声势,提升昆曲的世界影响力。

 

“去年我们把《临川四梦》带到德国参加柏林戏剧节,昆曲写意的审美追求,让熟悉写实审美追求的欧洲学者赞叹不已,对中国文化更加刮目相看,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文化走出去’的信心。经过这些年海外演出,我越发认识到,中国昆曲在世界文明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谷好好回忆:“在去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给我颁奖的正是当年给中国昆曲授予非遗名单的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我告诉他,当年的荣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这一代昆曲人的命运。如果没有联合国非遗名单的确认,昆曲还要像珍珠一样被掩埋不知道多少年。今天纪念活动,我们旨在告慰先贤,昆曲不仅仍然在薪火相传,而且遍地开花结果。我们还要表达感恩之情,没有全社会关怀,昆曲不可能改变衰败的命运。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产,我们一定不忘初心,悉心呵护,代代相传。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