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甘当文坛“游牧人”,他的笔下长出了水草丰茂的草原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9-05-13 17:22
摘要:12卷《冯苓植文集》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位久居偏远地区的作家,不求闻达,甘于寂寞,大半辈子都跋涉于茫茫的戈壁和荒原之间。疲累了,写作便是他喘息的港湾。他笔触涉猎很广,除散文随笔之外,曾写过草原小说、市井小说、山野小说、推理小说以及现代派小说。语言似乎也很不统一,有京韵京味的、土腔土调的,还有类似翻译语言的。有人也曾问过他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这说明我绝对成不了大作家,因为我总找不到自我。依我看,这或许就是他的‘自我’,或许就是他!”这是已故文学理论家钱谷融对长期在内蒙古生活、创作的当代作家冯苓植的评价。

 

经过近3年编辑整理,12卷《冯苓植文集》由文汇出版社出版,13日在沪举办新书座谈会,来自内蒙古和上海的20余位出版人、作家、评论家对这位文坛“游牧人”的为人作品作出了充分评价。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冯苓植文集》的出版为上海文学界学习、借鉴提供了有益范本,同时也树立了一个榜样。“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甘于寂寞的品格,在当下文坛浮躁心态、为市场写作渐成潮流的背景下,尤为重要。这是一位甘做漂泊者的作家,扎根于人迹罕至的草原,我们提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其实就是提倡做这样的漂泊者,以广阔的生活为舞台,在海海漫漫的世界中寻找心灵水草丰茂的草原。每个作家都应该发掘出自己熟悉的地标,进而不断向读者展现它,正如冯苓植笔下的草原,不光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冯苓植生于1939年,1959年从内蒙古师大中文专科毕业后,曾被下放阿拉善戈壁荒漠上劳动锻炼,后又在巴彦淖尔任教师、歌舞团编剧、文联创作员等,直到1982年被调回呼和浩特,任内蒙古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至退休,曾被选为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曾任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被授予内蒙古文学艺术杰出贡献金质奖章,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

 

边疆草原、河套田野、戈壁沙漠、高山林莽,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激发了冯苓植的创作冲动,他先后出版或发表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阿力玛斯之歌》《神秘的松布尔》《出浴》《狐说》、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雾中的牧歌》《去年的故事》、短篇小说《田野静悄悄》《推开这扇门扉》,散文随笔集《神聊》《巴基斯坦纪行》和儿童文学作品《马背上的孩子》《林中险遇》等,并发表电影文学剧本《重归锡尼河》《驼峰上的爱》等。小说结集为《冯苓植小说精品集》《沉默的荒原》《落草》等15部,部分作品译有英、法、日、俄等外文版本。其中,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出浴》获第六届上海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神秘的松布尔》《虬龙爪》均获内蒙古中长篇小说一等奖,《妈妈啊妈妈》经改编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女王之死》获全国金盾小说奖,《大漠金钱豹》获《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等。

 

此次文汇出版社出版的12卷本《冯苓植文集》,精选了冯苓植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发表的代表作,其中包括2部草原小说集《驼峰上的爱》《雾中的牧歌》、1部市井小说集《虬龙爪》、1部荒野小说集《黑丛莽》、1部探索小说集《失重的马拉松》、2部长篇小说《神秘的松布尔》《出浴》、1部散文随笔集《忆沪上》和4部蒙元史演绎文集《大话元王朝》《忽必烈大帝》《鹿图腾——从后妃看元朝历代帝王》《北元秘史——马背传奇皇后满都海》,充分体现出多面多样的创作风格。

 

上世纪70年代,冯苓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阿力玛斯之歌》曾发行120多万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进行配乐分角色广播,当时电视尚未普及,千千万万听众挨着收音机,按时收听这部精彩长篇小说。退休后,冯苓植没有停下创作的笔,4部蒙元史演绎文集填补了元代蒙古族历史的书写空白。

 

从少年时期在《儿童时代》《少年文艺》发稿,到后来频频在《上海文学》《小说界》《收获》等沪上名刊发表作品,也曾获得上海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奖,冯苓植与上海的文学编辑结下深厚友谊,上海评论界也多将目光投向这位地处偏远地区的作家。从此,上海的巨鹿路、绍兴路成为他最牵挂的地方。用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包银山的话来说,冯苓植既是内蒙的,也是上海的,希望以这套文集出版为契机,让内蒙古与上海两地的文学交流开启新篇章。

 

“大约在1957年,我生活在远天远地、天似穹庐的敕勒川上,上海只不过是我梦中才闪现的海市蜃楼幻境。但我还是不知深浅地向《儿童时代》投稿了,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林中遇险》,并被冰心先生选入了1957年的《儿童文学选》。一晃60多年过去了,在我的文学创作生涯行将画下句号之时,又回到了我的福地——上海!”座谈会最后,冯苓植感慨,与上海几代文学编辑的合作,时时感受着这个文化大都市的风采。当天,他特意将“蒙元史演绎文集”中《鹿图腾》手稿捐赠给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正是这段文缘的延续。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内文图片由出版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