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看吴湖帆、林风眠、陆俨少等半世纪前的佳作,《解放上海》手卷首次公开露面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9-05-13 08:00
摘要:《解放上海》国画手卷首次公开亮相。

“火红的年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艺术特展” 5月12日—6月12日亮相上海中国画院。展览展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40余幅经典国画,包括吴湖帆、林风眠、陆俨少、郑慕康、周錬霞、吴青霞、来楚生、唐云、丰子恺、程十发、刘旦宅、贺天健、江寒汀、朱屺瞻等名家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创作。这些作品近半数以往甚少展出,其中,创作于1957年的《解放上海》手卷首次与观众见面。

 

此次展览最引人关注的是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解放上海》国画手卷。这一手卷以八幅连环画组图的方式合裱于一张长卷,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4月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历史事件。八幅作品除《扫雷》为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合作外,其余均是每人独立创作一幅,分别为:汤义方《组织起来》、朱梅邨《反驻军》、郑慕康《送军情》、周鍊霞《引路》、吴青霞《攻掉敌人最后碉堡》、潘志云《刘行战斗》、董天野《军民一家抢救生产》。

解放上海》国画手卷

 

1957年时值上海中国画院筹备阶段,当时已完成画师聘任,开始了有组织的现实主义创作。这批以上海解放为主题的作品是画院最早组织的创作之一。郑慕康擅长娴雅清丽的仕女画,吴青霞以画鲤鱼闻名,朱梅邨所作的山水苍润浑厚……参与这组《解放上海》作品创作的画家,都是赫赫有名的画坛前辈,也都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第一批画师。当年创作时,他们的平均年龄近50岁。画面凝聚着画家们朴素、真挚的情感,画出了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满溢着感恩的心情。

刘旦宅 《披着露珠迎朝阳》 108×110 1961年 

 

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出现了一大批以新中国蓬勃建设风貌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许多人们耳熟能详前辈艺术家都留下过相关经典之作。此次展览汇集了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吴湖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林风眠《轧钢》、谢之光《万吨水压机》、丰子恺《饮水思源》、刘旦宅《披着霞珠迎朝阳》、来楚生《收菜籽》等,其中不少作品反映的就是上海一带发生过的变迁,凝结着这座城市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丰子恺 《饮水思源》 35×28 1962年 

 

上海解放后,市政府将跑马厅收归国有,原址的南半部建造为人民广场,北半部改造为人民公园,1952年国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当时全市人民重要的活动中心。朱屺瞻创作于1959年的《绿化都市》就是一幅取材于人民公园的写景之作。上世纪60年代繁忙的上海港码头,被陆俨少用一幅创作于1966年的《上海港》定格下来。唐云、陆一飞、王仲清1961年合作的《围垦崇明第一船》则艺术化地展现了1960年代初崇明大围垦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

 

当时,祖国大江南北掀起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艺术家们拿起画笔,热情高涨地表现与讴歌现实生活、劳动人民的同时,也对传统国画技巧进行着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成就了美术史上特有的“新国画”“新山水画”。主办方希望,展览在让观众了解那个火红年代的真挚创作的同时,也给当下的国画创作以新的启示。

 

展览由文汇报社与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