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十二艺节 | 文华奖得主王平:我对评剧是日久生情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2019-05-08 18:30
摘要:一出《良宵》,一出《母亲》。

刚结束原创评剧《母亲》全国巡演最后一站,5月8日一早,中国评剧院旦角演员王平又迅速投入新一版《藏地彩虹》的排练中。一面是唱段多,对演员的表演及演唱提出高要求的《母亲》;一面是彩排密集,即将于6月初迎来首演的新剧,“高强度”是今年以来的常态。

 

去年,王平拿下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今年又凭《母亲》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从艺37年,她说,评剧艺术带给她对人生的理解,对舞台的理解,“时至今日,我依旧是评剧舞台上的‘学生’”。

 

对评剧日久生情

 

11岁那年,王平不顾父母的阻拦,报考了天津市宝坻县评剧团,成为剧团年龄最小的学员。第一次上台演一出古装戏,由于人小、个头矮,几乎搬不动舞台上的椅子,逗得台下观众哄堂大笑。就这样连学带演,闯入了评剧大门。5年后,她考取了天津艺术学校;又过了3年,中国评剧院和北京戏曲学校开办定向委培班,面向全国招收4个插班生,王平以出色的成绩,成为幸运儿之一。

 

“一开始并不了解评剧,只知道是一种可以唱、可以演的艺术。慢慢地在舞台上摸爬滚打,对评剧的热爱已经渗入我的骨子里。”王平笑言,“我对评剧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正因如此,这种感情的延续性、渗透性更强。

 

从传统评剧《麻风女》中的小丫鬟,到新编评剧《良宵》中的李秀茹;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李云芳,到《母亲》中的邓玉芬;不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王平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对角色游刃有余的驾驭,字字入情的唱腔,让评剧迷直呼“惊喜”。

 

从十八岁演到七十岁

 

“一更里天黑黑,掌起那灯儿望儿归……”一曲让观众潸然泪下的《望儿归》点出了原创评剧《母亲》的主旨。《母亲》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讲述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密云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普通农村妇女,将自己的丈夫和5个儿子送上战场,最终他们全部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

 

在《母亲》之前,王平的角色大多没有跳出青衣行当;但在《母亲》中,要一直从十八九岁演到七十多岁,加上跳跃式的叙事方式,角色戏份重、难度大。“我的角色从七十多岁回望十八岁,不断进入又跳出剧情,形体和声音随之变化。”2015年,刚拿到剧本的王平有点“懵”,“没演过这个类型的角色,既兴奋,又充满压力。”这一出剧目的人物年龄跨度大、矛盾冲突强、故事悲壮、人物情感爆发激烈,比以往她演过的评剧更需要表演的张力。《母亲》中有40多个唱段,半数以上都由她演唱。在排练厅里,她每天一待就八九个小时,终于把戏“啃”了下来。

 

同年7月,评剧《母亲》首演,好评如潮,截至目前已演出230余场,足迹遍布40多个城市。主演王平的秘诀唯有一字——“磨”。“认子”一段是这出戏的高潮,讲述邓玉芬在激烈的情感矛盾中,最终舍弃亲生儿子,认下八路军战士的故事。“既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情感的高潮,刚开始排练不适应,顾得了表演,顾不上演唱,身为表演者,要不断去揣摩,在表演达到饱和度的同时,兼顾演唱的完成度。”

 

《母亲》是一出“虐心”的剧目,“哭戏”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场。在任务繁重的巡演期间,王平几乎天天在泪水中体会邓玉芬撕心裂肺的痛苦。“从内蒙古巡演回来的路上,我的心脏都是疼的,有生以来第一次吃了治疗的药。”她说,“但你没办法不投入,不能像走台那样去演戏。每演一次,对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就更有体会。”

 

中国评剧院向来有排演现代戏的传统。即将亮相的《藏地彩虹》以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医生顾虹等为原型创作,王平饰演主角“方丹”。“对于有人物原型的现代戏,不能演得符号化、脸谱化,要塑造人物,必须先了解人物,把握人物的切身感受。”无论是踏进母亲邓玉芬所生活过的密云区石城镇张家坟村,还是多次赴西藏高海拔地区采风,贴近人物所生活过的土地,在王平看来都是艺术创作唯一的途径。

 

白派新一代传人

 

回望37年艺术生涯,对王平而言,有两出戏意义非凡,一出是原创剧目《母亲》,一出是传统戏改编剧目《良宵》。前者是她艺术成熟期的巅峰之作,后者则被她形容为“归宗立派”的戏。

 

2009年,王平排练《良宵》时,与白派表演艺术家刘萍结缘;经过三年多“考验期”,2013年正式拜师刘萍,成为白派新一代传人。

 

《良宵》改编自白派传统剧目《马寡妇开店》,这也是评剧的“老八出”之一,讲述少年狄仁杰在赶考途中,与开旅店的寡妇李秀茹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评剧界向来有“男怕回杯,女怕开店”的说法,因为这剧“唱多、人物少”,几乎没有念白,是一出极吃演唱功力的戏。在文本、剧本结构、舞台呈现上,《良宵》均进行了颠覆性改编。“像是李秀茹的服装,传统戏是裤袄,这次改成了线条优美的裙装,很时尚、唯美,也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在王平看来,评剧有许多传统戏,需要一一挖掘、整理、复排。比如《马寡妇开店》等绝迹舞台多年的戏,由于文本拖沓冗长,就该把不必要的枝杈、不合时宜的观点修剪掉,保留精华的部分,以适应当代观众的需求。

 

“我喜欢白派的唱腔,大气婉转,善于塑造比较有内涵的女性角色。”如今,王平又带着中国评剧院的年轻演员,排了《良宵》青春版,为新一代演员逐字逐句讲解人物的心理脉络。这既是为了传承剧目,更是为了培养青年演员。不过,她依旧视自己为“学生”。“未来,想尽量从师父那里学更多白派的传统戏,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去年,王平在上海夺得白玉兰奖,今年又首度斩获文华奖,将在上海举行的十二艺节领取这份荣誉。她说,自己与上海有缘。“上海观众懂戏、观念新、有见识,他们欢迎一切有品质的创新。带着《母亲》来上海,我完全不担心市场。”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