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缘分啊!同窗九年终成博士夫妻,今年毕业又双宿双飞,到西部老厂做同事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9-04-23 16:02
摘要:奖学金也是“双份”的,两人均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得代表华理学子最高荣誉的成思危名誉校长奖学金特等奖,还获评华理2018年度人物。

或许天赐良缘,在他俩的名字里,都有一个“亚”字。2014级硕博连读在读博士生曹亚明和洪亚云,身着白衬衣不掩郎才女貌,出现在两人最熟悉的华东理工大学实验三楼。

 

 

这对今年即将毕业的博士,不仅同窗九年做成夫妻,而且要双宿双飞从长江尾到长江头,在西部老厂又做起同事。23日,小两口还各带一枚党徽,参加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生同上的特殊党课。令学弟学妹艳羡的,除了爱情的力量、科学的力量,亚明、亚云身上似乎还有什么力量……

 

 

暗自约定,爱情不是绊脚石而是催化剂

 

 

真正奠定姻缘的时机是大三。那时的他们还都是华东理工应用化学102班的本科生。因为一次大学计算机期末作业的相互帮忙,他们认识了彼此。

 

之前的大一大二学年,两人在班里的成绩都只能算中上水平,在综合课程奖学金二等和三等之间徘徊,课程成绩平均80分出头。相识后,他俩暗自约定,绝不能让爱情成为绊脚石,而要变成化学学科的催化剂。

 

洪亚云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大三是化学学院学生专业课学习最繁重的一年,“这一年教室和图书馆成了我们最常去的地方,几乎每天都会自习到图书馆闭馆和教室阿姨清场的时间。”学习模式上,两人一搭一档。洪亚云心思缜密,学习效率高,时常帮曹亚明解决学习细节问题,并做知识归纳和总结;曹亚明则思维比较活跃,时常去负责钻研一些较难的题。

 

 

期末复习阶段,曹亚明还兼着巴斯夫公司的暑期实习,每天回到奉贤校区已是半夜12时,“我们就在奉贤校区的一食堂继续学习复习,直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通宵也有过好几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三学年两人成绩大涨,综合课程平均分双双突破90分,成绩分别位列应化专业的第一和第二名。同在大三,他们经过公开答辩等流程,也双双成为共产党员。到大四,两人课程成绩继续保持专业的头两名,分获综合课程奖学金特等和一等奖,还双双获得优秀毕业生和华理首届荣誉毕业生称号。

 

 

相隔几米,实验之余每天晚饭见面一小时

 

 

一对学霸,由此诞生。双双被保送华理硕博连读至今,他俩的学术记录显示,共在国际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论文8篇,其中包括顶级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领域权威期刊《分析化学》等。奖学金也是“双份”的,两人均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得代表华理学子最高荣誉的成思危名誉校长奖学金特等奖,还获评华理2018年度人物。

 

这背后,却是他们“岂在朝朝暮暮”的大义。众所周知,科研工作是攻读博士学位的头号任务,他们一个是分析化学专业方向,另一个是先进材料专业方向。虽然所在的实验三楼和实验四楼之间,只相隔几米的距离,但每天见面时间往往只有晚饭时间的1个小时,“在这一小时里,我们讨论最多的还是科研。”

 

亲密无间的“跨学科交流”真的收到奇效。曹亚明博士论文的一章研究内容,就来自于“夫妻档”的互补。当时,他在研究一种新型二维材料,有各方面的卓越性能,但也有致命的缺陷:其在空气中会快速降解,造成器件性能急剧下降。国际上,往往采用物理封装法来保护该材料,但会破坏材料的本征性能。在一筹莫展时,洪亚云提出她们有一种常用的生物材料,能对很多基底材料进行“成膜修饰”,并不会破坏被修饰材料的本征性能。最终,妻子的材料对丈夫的材料形成了直接生物封装,完美解决了科研难题。

 

 

更巧的是,曹亚明发现,在后续反应过程中,他采用的“搅拌子”会刮伤那层薄膜,洪亚云又提出可以用生物震荡摇床,来代替搅拌子的搅拌作用,“再一次解决了我的难题,使我完成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放弃offer,生源地求学地外寻找老学长

 

 

凭着在校期间的种种荣誉和奖励,分别来自四川泸州和江西抚州的这对小夫妻,留沪就业不成问题。身在全校最优势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的老师也不解,为什么他们放弃上海大量企业录用的offer,选择共赴西部第三地就业?

 

曹亚明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入学之前,自己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在学期间,参加学院组织的农村支教活动,为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义务家教;“如今毕业,这个选择能完成我当初立下的学成后建设家乡的愿望。”他和妻子共同签下的药友制药有限公司,在重庆主城区拥有总部,而大量的制造工厂位于重庆郊区,以及湖南、湖北内的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方也会是我们以后的主要工作地点。”

 

院党委书记张文清表示,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在化学学院就业引导工程中,学院与大量中西部公司有长期交流合作,也鼓励同学们毕业之后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同时他们也了解到有大量的华理校友都投身到中西部建设中。事实上,药友制药老总刘强正是华东化工学院化学系1982级毕业生,当年他毕业后就前往这家老厂的基层就业,兢兢业业至今已超过31年,从药友最年轻的厂长干到最年轻的董事长。三年前公司年营收16亿,两年前38亿,去年78亿,今年这家80年的老药企有望年收100亿。

 

 

曹亚明说,在校期间的一个暑期,他们参加了上海科技馆“小小化学家”活动,作为化学小老师教授6到10岁的小朋友进行趣味化学实验。活动中发现,有90%的组织者参与者都是来自华东理工的同学和校友,大家都把“用化学创造价值”视为华理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说,企业里的老学长以及其他校友,都感染了我俩,从同学变成同事。”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徐瑞哲摄、采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