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30年来,她用相机镜头与经典建筑对话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9-04-21 12:50
摘要:“埃莱娜·比奈:光影对话三十年”亮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埃莱娜·比奈:光影对话三十年” 4月19日至7月21日亮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也是法国瑞士籍摄影师埃莱娜·比奈首次在中国举办个展。展览以百余幅胶片作品回顾了比奈三十年来通过相机镜头与经典建筑进行的独特对话,而她以苏州园林为主题的全新创作也第一次对公众亮相。

 

埃莱娜·比奈1959年在瑞士索雷尼奥出生,成长于意大利罗马。她曾就读于欧洲设计学院的摄影专业,毕业后在瑞士日内瓦大剧院短暂任职摄影师。八十年代中期她与时任伦敦建筑联盟学院教师的丈夫白瑞华移居伦敦,并逐渐将兴趣转移至建筑摄影。比奈在当地很快结识了包括扎哈·哈迪德在内的一批新锐建筑师,在伦敦建筑联盟学院主席阿尔文·波亚斯基与其他同僚的鼓励和引荐下,比奈前往柏林完成拍摄了首个项目,并在之后逐步成为当代最受追捧的建筑摄影师之一。 比奈是当代建筑摄影领域为数不多坚持使用胶片创作的摄影师,她的摄影多以欧洲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为主题,近期也开始关注自然景观与亚洲古代建筑。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在形容她的作品时曾说道,“比奈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揭示了建筑的成就、力道、情感与脆弱”。几乎是在首次拍摄约翰·海杜克的柏林公寓楼项目(1987年)的同时,比奈就奠定了并延续了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冷静、结构明确,又充分调动了观赏者对空间的亲密想象。她曾表示,“作为一个摄影师,第一要义就是要学会排除”。她的摄影极少囊括建筑物的全景,往往通过非常规的构图聚焦于建筑骨架,以局部的结构和肌理折射出广义的建筑理念,使人联想到卢西安·赫尔维、雷内·布里、朱迪斯·特纳等人抽象视角见长的摄影风格。

埃莱娜·比奈,《拙政园,苏州园林,中国》,2018,数码C-Type,80×102cm。艺术家供图。致谢:安曼画廊(ammann // gallery)

本次展览历数了比奈曾拍摄过的约翰·海杜克、丹尼尔·利伯斯金、西古德·莱韦伦茨、季米特里斯·皮吉奥尼斯、路德维希·里奥、勒·柯布西耶、彼得·卒姆托与扎哈·哈迪德等著名建筑师的经典作品。通过强调建筑师与建筑师之间,又或是建筑师与某个自然景观之间的呼应,比奈将不同系列的作品分成三两一组,形成主题各异的“对话”。比奈在拍摄印度斋普尔的简塔·曼塔天文台与法国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圣玛丽修道院时,都将镜头对准建筑材质表面的强烈光影对比,诘问神性与科学极限的一线之隔;而另一处,扎哈·哈迪德设计的那些不断延展的建筑曲线与一望无际的阿塔卡玛沙漠和瑞士山景遥相呼应,平静之中暗涌着地貌形成的强大力量。

埃莱娜·比奈,《彼得·卒姆托,布鲁登·克劳斯教堂,德国梅歇尔尼希》,2009,数码黑白银盐,80×102cm。艺术家供图。致谢:安曼画廊(ammann // gallery)

作为“建筑与城市”展览与研究方向的崭新拓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通过光影艺术为观众提供理解建筑的通幽之径,埃莱娜·比奈的首本中文摄影集也将同期出版。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题图为埃莱娜·比奈,《留园,苏州园林,中国》,2018,数码C-Type,102×80cm。艺术家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