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长三角旅游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如何以“全域旅游”提升一体化质量?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萌 2019-04-20 06:31
摘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启新篇章的时代背景下,有着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如何通过“全域旅游”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的优势功能与作用,是长三角各地需要着力谋划的一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方面提出,要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4月19日,上海《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支持黄浦、松江、青浦、崇明四区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启新篇章的时代背景下,有着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如何通过“全域旅游”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的优势功能与作用,是长三角各地需要着力谋划的一项工作。

 

旅游会给长三角一体化带来什么

 

近年来,长三角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新支点。统计显示,长三角旅游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16.7%,相当于GDP增速的2.2倍。专家预测,受居民财富效应的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率未来五年内仍有望保持两位数。而随着一体化脚步的加快,可以预见,未来十年,长三角旅游业将享受一体化发展的红利,在区域合作、产业分工、客源组织、要素市场等方面都将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那么,旅游究竟会给长三角一体化带来什么呢?

 

一是旅游业具有促进区域合作的产业特质。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地—客源地”之间合作关系的加强,区域合作、旅游先行是区域合作普遍经验。旅游业具有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大消费的特征以及绿色发展的环境友好属性,成为长三角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产业类型和工作抓手。

 

二是区域旅游合作将支持、服务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长三角地区已明确要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目标是共建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增强长三角旅游服务业和旅游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这直接有助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是区域旅游合作将增强长三角地区居民对区域一体化的获得感和认同感。通过区域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满足居民高品质旅游生活的需求,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民生任务,也是切实增强长三角地区人民群众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四是区域旅游合作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央已经明确,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的区域资源特点、旅游业的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的优势、长三角地区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都决定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在引领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三角旅游合作中存在哪些不足

 

长三角是我国旅游业最发达、最有条件开展全域旅游的地区。但不可否认,现有长三角旅游仍在一些不足:

 

一是长三角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缺乏统一建构和整合推广。从国内外旅游客源流入规模来看,长三角地区已处于全国前列;从单个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来看,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国际旅游品牌形象不断优化。但长三角地区统一的、个性化的区域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并不突出,国际影响力不强。

 

二是区域旅游一体化长期停留在产品、市场合作层面。长三角各地之间长期习惯于相互吸引客源、开拓市场,以市场、产品合作为主的局面,以旅行社、景区点、酒店合作为主的联动模式,多年来改变不大,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难以向规划、资本、品牌、政府治理等更高更深层面合作迈进。

 

三是区域旅游产业价值链核心竞争力不强。从长三角地区旅游企业发展能级、品牌影响、市场地位、创新潜力等角度衡量,从区域旅游产业价值链国际竞争位次角度判断,从长三角各地旅游产业分工体系特征角度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实质性产业竞争实力方面的短板。

 

四是重大活动促成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未能持续深化。长三角地区因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形成的旅游合作保障机制,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作用,但这种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资源配置的旅游合作机制,未能很好地在后续发展中形成持续性、常态化的促进效应。

 

如何推动长三角旅游合作创新发展

 

长三角地区既具有传统江南文化意蕴的古典魅力,同时又蕴含深厚的开天辟地红色文化基因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要站在以文化旅游画卷生动阐释江南雅致生活、改革创新精神、中国发展故事的高度,确立长三角作为中国诗性文化高地、红色文化源头、创新发展前沿的区域旅游根本价值,设计长三角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和主题宣传口号,加强营销推广和整合传播,加快提升长三角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有鉴于此,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中,应对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做出科学设计和布局,探索建设长三角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高铁旅游经济创新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等国家级新载体。同时应尽快合作编制长三角地区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三省一市各地旅游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与协同。

 

具体来说,可以围绕江南文化、红色文化、水上旅游、高铁旅游、医疗旅游等特色主题,协同开发新时期长三角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文旅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构建区域文旅产业价值网络层面上的分工协作、竞争合作新体系。探索联合成立旅游产业基金、旅游文化科技研发中心,合作发展旅游飞地经济,优化区域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发展离不开人才,要加快推动长三角地区旅游教育尤其是旅游职业教育的合作创新,建设区域旅游人才发展联盟,促进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改革旅游人才评价、使用制度,破除区域旅游人才便利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积极探索长三角地区旅游人才共育共享的新体制新机制新举措。

 

在深化区域旅游中,要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治理合作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有新的机制突破,充分发挥现有长三角区域合作新机制的职能,强化长三角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加强区域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服务供给上的协同治理。加快推进智库、高校、企业、行业协会之间合作机制建设,构建长三角文化旅游重点智库合作网络,引导支持新型旅游产业合作机制建设及相关中介机构、服务机构发展,广泛激发区域旅游合作的社会活力。

 

此外,应加强区域重大节庆会展活动联动。挖掘弘扬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力促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好经验,利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国家级对外开放新平台,快速提升长三角旅游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合作利用好国际旅游交易会、长三角文博会、上海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平台,抓住2021年“中国花卉博览会”(上海崇明)、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浙江杭州)等重大活动契机,有效提升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合作能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