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94岁的他将毕生成果和盘托出,长三角评弹曲艺界倾巢而出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9-04-19 16:53
摘要:一部新中国评弹发展简史

圣约翰大学毕业生、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干部、艺术管理者,不仅有高学历,还有高身材、高颜值……江苏省曲协副主席、苏州市曲协主席、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副馆长袁小良一口气报出一串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对于参观者来说,哪怕是外行,都会十分感兴趣。再一看照片,就能想象出几十年前的模样。”袁小良所说的就是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评弹理论家吴宗锡。

吴宗锡大学毕业照(1945年11月)

 

当然,吴宗锡之于评弹的贡献,绝不止高学历、高身材、高颜值能够引发的关注。对于新中国的评弹事业来说,他所作的工作具有开拓性和转折性。4月18日,《吴宗锡评弹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不仅上海地区的曲艺、评弹名家来了,包括中国曲协副主席、江苏省曲协主席盛小云在内的曲艺评弹界“大咖”都从外地专程赶来。

 

吴宗锡长期从事新中国评弹建设,曾担任上海评弹团团长、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等职,被誉为“新中国评弹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从青年时期开始,他就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文艺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致力于社会主义文艺改造和建设,与当代最杰出的评弹艺术家们朝夕相处,共同从事新评弹的书目建设,艺术的革新创造,评弹理论的研究、建构,为繁荣上海的曲艺事业、发展评弹艺术、推出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促进文艺界团结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使在退休后,他也依然关心评弹事业,著书立说,曾以其对上海曲艺的卓越贡献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和“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吴宗锡评弹文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收录吴宗锡数十年来撰写的评弹理论文章,从戏曲的本体规律,中西艺术门类的比较等多个维度探索了评弹艺术的理论问题,并对《白蛇传》《玉蜻蜓》《描金凤》等评弹书目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对长篇、中篇、短篇、开篇、选曲等评弹表演形式进行了艺术赏析,书中还收录了对蒋月泉、刘天韵、严雪亭、杨振雄、徐丽仙、张鉴庭等众多评弹艺术家的回忆文章。全书系统呈现了吴宗锡对于评弹艺术规律、评弹事业发展、评弹人才培养等的研究与思考,富于理论性和艺术性。

 

“这是一部新中国评弹发展简史。”与会者这样评价厚厚两本《吴宗锡评弹文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宗锡担任上海评弹团团长,史无前例地将上海评弹精英整合成一个团队。评弹表演具有个体性,令现任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反复学习的就是吴老当年写下的《上海评弹团群体风格》,讨论了每个流派、每个艺人如何吸引观众,如何将评弹艺术向前推进,从而形成上海评弹团的整体风格,所造就的生产力可谓空前。“吴老所写的上海评弹团建团经验,我归纳为4条。其一,为人民服务,深入生活,提高思想觉悟;其二,打破门户之见,为共同的目标取长补短;其三,加强领导,发扬民主;其四,坚持实践示范方针,加强社会责任感和革命责任心。吴老写于1981年,但今天来读依然有很重要的意义。”

陈云与吴宗锡(1987年3月)

 

在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看来,吴宗锡是红色文化的优秀传播者,也是江南文化的杰出研究者和海派文化的卓越继承者。在剧目建设、人才管理、队伍培养等方面,吴宗锡的理论和实践不单对评弹,对整个曲艺界和文化建设都有指导性作用。“艺术创新者可敬,艺术管理者可贵。”上海文联党组书记尤存说,在吴宗锡的多重身份上,体现出尊重艺术规律、海纳四方人才、创作时代精品、引领时代风尚、服务人民大众的可贵。今天要做好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做好江南文化这片文章,把江南文化的魅力在海派文化的平台上做得更高、更精彩,吴宗锡和当年上海评弹团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

杨振雄、蒋月泉、张鸿声与吴宗锡(1978年4月)

 

“吴宗锡集毕生的精力研究评弹艺术如何把民族文化蕴育成老百姓喜欢的故事来反哺人民,在评弹理论上,他是一个集大成者。”上海大学教授张祖健说,《吴宗锡评弹文集》有很强的现实性,对评弹艺术今天的发展仍有引领力。“评弹如今面临的尴尬之一就是评弹演员如何看待这门艺术。评弹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成熟艺术,演员在学评弹时,老听众早就对这本书十分熟捻了,演员一说错,老听众马上指正,而年轻人多数不感兴趣,一听转身就走。传统的评弹艺术如何再社会化是一个课题,如何以再社会化的过程帮助评弹艺术精进,这其中又有评弹的再艺术化问题。只有挟裹着故事不断细化和精化,评弹才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丰富。”

 

吴宗锡与谢晋

 

“70多年前,我对评弹知道的很少,甚至可以说一窍不通,是党给了我任务,搞戏曲改革、评弹改革,给我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深入评弹界,带动评弹事业的发展。”座谈会最后,吴宗锡说,当年评弹事业的高潮,一是表现在书目多,二是表现在观众多,评弹不止局限于苏浙沪,还走向了全国,影响了海外。“有人说,我这两本书可以留给历史,成为历史的文献,但我更希望它们能在评弹的传承、发展,在当前评弹事业的开拓上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这就是我这个95岁老人的一点心愿。”

 

延伸阅读

传承谈

节选自《吴宗锡评弹文集》

 

有一位喜爱评弹的青年说:“现在书场里,却听不到评弹。”他的意思,显然不是说书场里没有评弹演出,而是指的这些演出,评弹艺术的含量太少了。他深刻揭示了当前评弹演出的现状。确实,随着老艺人们的相继萎谢和退出书坛,传统书目的演出越来越少。评弹艺术也随之不断流失。评弹主要是一种诉诸视听的表演艺术。其书目,尤其是传统书目的文本,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但只是其艺术的载体。近年来,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使我们更醒悟到,要保存和弘扬其艺术,就要保存和发展其说噱弹唱演的表演艺术。传承书目,主要也就是要传承其具有艺术含量的演出书目。

 

作为书目的文本,只有与演员的表演相结合,经过演员的表演艺术 的演绎,才能为广大听众喜闻乐见。其实,听众早就深知其理了,所以,他们总说,去听某某演员,而不先说听某某书目。因为当一部传统书目听过多遍之后,到书场去欣赏的便是演员的艺术了。过去评弹艺人喜欢引用京剧名家盖叫天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几千年文化艺术都在你们身上。”他们也自知,艺人艺人,主要的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传承自前辈的技艺。

 

对于评弹艺术,艺人是其创造者和体现者。具有文学性的脚本,是其诉诸视听的表演艺术的载体。仅凭文本,演员不能获得演唱的技艺, 听众不能满足审美的需求,保存文本,亦不足以作为对艺术的守护。体现于演员身上的说噱弹唱演的综合艺术,是活的艺术。只有通过传承, 使艺术薪火相继,方能在承继的基础上更作发展。传承是艺术发展的生命线。评弹艺术,生存于演出中,更生存于一代复一代的传承之中。

 

谈传承,还必须谈到创新,应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传承是对艺术特性、手段、经验的守护和承续,而创新是其发展和提高。传承是艺术创新的基础。初学阶段,当用心着力于传承。在掌握了其特性、规律及基本技艺之后,为求艺术的发展提高,便当传承与创新并举了。刘天韵曾将其传承经验,总结为 “学、摸、化”三字艺诀。学,是传承,摸,是对学得之艺术进行研习,化,便是结合内容,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创新发展。评弹艺术就是在传承与创新中,由一般的说书发展了其演唱的表演性并发展为精熟的综合性视听艺术的。

 

全面的传承需要结合创新,而创新又必须以传承为基础。谚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于蓝”是传承,“胜于蓝”便是其创新发展。这也说明了传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可以说,脱离了艺术特性和前人艺术经验的根本,创新就不会成功。有人说,创新书目的水平决定于编演者的传统艺术水平,也正是这个道理。而传承却不作创新,故步自封,就会妨碍艺术的发展和提高。评弹艺术发展进入其全盛时期,正是许多代艺人勤奋传承和勤奋创新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评弹艺术的发展史,实是其传承史,也是其创新史。

 

过去,老师便是艺术的传承者。评弹的书目繁多,流派各殊。每一书目,不同流派的当老师者便是其传承人。这是客观存在的。需要评定的是老师的资质。不需另评艺术的传承人及其国家地方等等级。如今,传统书目多有沉泯,艺术流失,传承人需搜求查访,但不能由上级指定任命,也不能如职称评定,限定名额。寻觅发掘优秀传统演出书目的传承人,并踏实细致地落实传承工作,实是当务之急,是关注评弹命运的人们所意牵心悬的。

 

题图来源:查建国 摄
资料图片由出版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