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企业研发能力不足怎么办?嘉定“院地企”三方合作开公司推新药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茅冠隽 朱雅君 2019-04-18 18:16
摘要:院所专攻“最先一公里”,企业专攻“最后一公里”,政府全程提供场地、资金等支持,三方各司其职,有助于放射性药物从实验室更快走向市场。

放射性药物是精准医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这类药物要上市,以往面临许多尴尬:研发者对上市兴趣不大,企业方想推新药却无力研发。最近,嘉定一家企业的成立,有望探索出一条放射性药物产业化的新路径。

 

这家名叫“深景医药”的公司由由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嘉定工业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同投资,院所、地方政府、企业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动放射性药物科研成果的转化。

 

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的一类特殊药物,可实现影像诊断或体内放射性靶向治疗。我国放射性药物产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获得国家批准生产销售的放射性药物中大部分是仿制药。有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2100万人次接受核医学检查,而我国每年接受核医学检查的仅有200万人次。

 

事实上,我国在放射性药物方面的原始创新并不“技不如人”:作为核能研究的“国家队”,中科院上海应物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利用加速器研发出了多种核素药物,掌握了一批科研成果。可是,这些成果要产业化,可谓险阻重重。“研发人员很难把准市场需求,产业化难度较大;另外,以前要推新药上市,必须是有生产资质的药品企业才行,这种模式很难调动科研机构转化成果的积极性。”相关研发人员表示。

 

不过,近来我国探索推出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允许拥有药品技术的药品研发机构、科研人员、药品生产企业等主体提出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得药品上市许可批件,同时对药品质量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承担主要责任。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委托其他生产企业生产药品并获得收益。这样一来,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的产业化积极性就被带动了起来。

 

在此背景下,上海深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位于霜竹公路4288号,利用旧厂房改造而成,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深景医药公司总经理张岚告诉记者,在组建公司时,不仅科研机构入股,科研团队骨干也获得了相应股权,这对科研人员是极大的激励。

 

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放射性药物的成果转化就没有障碍了?并非如此,设施和场地投入可能让院所、企业望而却步。按照国家规定,放射性药物的的安全评价试验需在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实验室进行。而且,放射性药物的临床前试验场所需具备《辐射安全许可证》。“研发、测试平台投入巨大,但回报率却不高:每10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最终仅有1到2个可上市。”张岚告诉记者。对此,嘉定工业区和应物所在合同中约定,前期建厂房、相关设施等所需资金都由嘉定工业区的产业基金先行投入,免去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致力于技术攻关。

 

技术攻关,院所是行家;但在市场的大海中弄潮,院所很可能“迷失方向”。针对这个问题,嘉定工业区通过多方接触,最终选定了国内放射性药物的龙头企业——原子高科来进行研发成果的市场推广,原子高科对放射性药物的市场需求能精准把脉。“院所专攻‘最先一公里’,企业专攻‘最后一公里’,政府全程提供场地、资金等支持,三方各司其职,有助于放射性药物从实验室更快走向市场。”张岚说。

栏目主编:王志彦 文字编辑:王志彦
题图:嘉定工业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