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读还是不读?——“全集”阅读的悖论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甘正气 2019-04-22 07:51
摘要:如果某人的“全集”根本不值得一读,我们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就过高了。

一位酷爱读书的朋友问我,要不要读某位作家的“全集”。

 

我以前是主张普通读者不必读“全集”的,因为一位文学家的水平不可能是恒定的,其一生作品质量可能参差不齐,有不成熟的开笔,有探索性的试笔,有缺乏真情实感的各种唱和,江郎才尽时的自我重复,年老体衰、精神错乱时的呓语,还有迫于无奈的应景之作。只有专门的文学研究者才有必要读某些大家名家的“全集”,否则,其所下结论的基础就是不牢靠的;我们这些完全出于欣赏目的的普通读者,则只要读这位作者的巅峰之作就行了。

 

以前,我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深入思考的结果是,这里存在一个悖论——

 

因为一位作者的作品水平存在差异,我们只需要读其最好的作品,如此说来,就不必读其“全集”;但是为了知道哪本书才是他的巅峰之作,只有读完其所有作品才能作出判断,这样,又要求去读其“全集”,否则,如何知道哪本才是他最好的作品呢?

 

有人说,可以读各种文学史著作、专业评论家的著作,但是,这些都靠得住吗?

 

当年,张炜先生的《你在高原》获得茅盾文学奖,有人就怀疑,评委是否读完了这本近500万字的长篇巨著。提到雨果,评论家们言必及《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但是我读完《雨果全集》,恰恰发现他的《九三年》最为经典。谈到托尔斯泰,教授们总是乐于解析《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文学性与思想性。但是,读完其《伊凡·伊里奇之死》,个人倒觉得这一部才真正震撼人心。

 

说起鲁迅,总有方家要定论说他“杂文厉害”“善于骂人”“批评国人的劣根性”等等,其实,鲁迅的小说、散文成就都极高,且在文学专业研究方面,他有开创性的贡献,不去读他的“全集”,只根据小学中学学过的几篇课文——而且估计当时只是似懂非懂,现在则是不懂装懂——就评价鲁迅,未免太过于自信了。

 

 

论及莫言,很多人会说他是模仿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但是阅读他的小说越多,我们越会发现他的作品里有更多《聊斋志异》的影子……

 

评论家的点评,我们可以作为阅读前的指引甚至依靠,但是我们不能依赖他们的判断。

 

阅读哲学也是,不少中国哲学史著作大谈儒家、道家、法家传统,可对王充和李贽却只是寥寥几句,即使有所涉及也往往是谈王充的反宗教迷信思想,他对儒家论述的具体批驳却付之阙如。说起李贽就是“童心说”,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呢,则很少有人论及。

 

倘若以为读了文学史、哲学史就了解了文学和哲学,那就把文学和哲学看得太简略、太单一了。

 

赵翼有诗云:“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菀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为了避免受到道听途说之害,做出我们自己的判断,需要去读“全集”。

 

这样一来,如果某人的“全集”根本不值得一读,我们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就过高了。当我们决定读某个人的“全集”时,所选择的这个人,当然必须是真正享誉世界的,是确实流芳古今的,如杜甫、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罗素、钱锺书等等,这就要有赖于“通识”了。

 

悖论来悖论去,似乎无解。好在,常人看名家名作,不管是打算“窥一斑而知全豹”还是“有始有终”看到底,都少不了“第一眼”的直感——喜不喜欢,入不入眼和入不入心,才是决定你能否陪他(她)走下去的决定性要素,书读半卷不要紧,如果根本就喜欢不起来,苦读死读硬读到底,又有何益处?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图片编辑:朱瓅
图片来源:IC photo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