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刘强东还会有兄弟吗? | 财经时评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9-04-16 18:01
摘要:刘强东遭受的质疑给所有的互联网企业上了一课。

“我是要为18万兄弟背后那18万个家庭负责,还是要留下那1%混日子的人,向他们负责?” 这是刘强东近日连续对外发声中的一句话。多年来,京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一直将京东员工、尤其是京东物流的快递员称为“兄弟”,可这一次有不少网友留言说:“被开除的都不是兄弟”。

 

今年以来,京东似乎一直是“话题制造者”——裁员、高管离职、末位淘汰、支持奋斗、调整快递员薪酬结构等,都引发热议。京东集团对部分事件进行了澄清,刘强东也罕见地连续多次发布长文解释他对“奋斗”的理解、快递员薪酬结构变化的原因等。但从网友评论看,这些似乎没有发挥作用,舆论对刘强东乃至京东集团的批评声不小。

 

其实,刘强东和京东集团遭受的质疑,并非一名企业家或一家互联网企业的问题。京东引发的话题与近期同样热议的“996.ICU”一起,体现的是外界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方式的关注。只不过京东作为行业知名企业,遭受了更多的关注度。从这个角度看,剖析刘强东和京东的发展,或许对其他互联网企业审视自身也有帮助。

 

首先,刘强东喊话和京东正在进行的变革反映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经历快速增长后,有必要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自身的价值观。

 

比如,“996.ICU”不仅引发刘强东对“奋斗”发表看法,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其他知名企业家也连续发文阐述他们眼中的“996”。这些企业家似乎都认为,企业不强制员工进行“996”工作,但企业需要有拼搏精神、能够奋斗的员工。这么说当然没错,可在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企业家们所说的“拼搏”和“奋斗”都直接体现在长时间的工作上。所以,即使企业家们将“奋斗”、“拼搏”描述得让人热血沸腾,却依旧难以平息舆论对“996”的反感。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们应该意识到,“奋斗”和“拼搏”并不等于“996”,也不等于不计报酬。企业要鼓励员工奋斗、拼搏,应该有除了延长工作时间之外的方式。企业家们与其为“996”找个合理的理由,不如想一想怎样帮助员工在“奋斗”、“拼搏”和“健康”中找到平衡。只有这样,刘强东们才会收获“兄弟”们的敬意和支持。

 

其次,京东的各种变革暴露出经过飞速发展,不少互联网企业出现了尾大不掉的问题。按照刘强东的说法,目前京东的员工已经超过18万。那么,就算只有1%的员工“混日子”,也有1800人,算得上一家中大型企业的人数了。那么多人“混日子”,后果自然不堪设想。而且类似京东这样的平台型企业业务复杂、部门繁多,若放任企业内部人浮于事、管理松懈,那么企业的未来着实让人忧心。

 

事实上,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并非只有京东一家存在这些问题,因为行业一直奉行“唯快不破”,企业追求的是速度、是规模,往往忽视管理。所以,不仅发展数十年、“家大业大”的老牌领军企业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来避免衰退,行业新秀也要避免重蹈覆辙。前车之鉴是曾经的共享单车行业新秀ofo,就算头戴各种光环,也因为内部管理混乱陷入如今的境地。

 

从这一角度看,虽然目前还不知道京东大刀阔斧的改革能否发挥积极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企业有必要时时反省:既要防止快速发展带来管理隐患,更要及时进行结构优化,避免积重难返。

 

最后,企业在自我革新时不能伤害基层员工的合法权益。有人将京东的此次架构和人员调整形容为“刮骨疗伤”,直言改革力度之大。可从舆论看,外界比较担心的是末位淘汰制、新的薪资结构等是否会影响基层员工的合法权益。从刘强东的言论看,他并不愿意也无意伤害那些辛苦付出的员工,但所谓“口说无凭”,企业只有把对员工的爱护和保护落到实处才能令人信服。

 

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京东虽然遭受了不少质疑,但并不能由此抹杀它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客观地看,京东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员结构调整,以及推出的同城速递等新服务,都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正常选择。尤其是同城速递等新服务还是企业对多年积累资源的深度利用,这些都没有错。只是包括刘强东在内的互联网界企业家在对企业进行“二次奋斗”、呼吁“兄弟”们支持时,也要多想一想“兄弟”们的实际需求,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积极性。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