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矛盾?老建筑要留,居民日子要过,事先协商“烦”一点,结果就会好一点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锦江 2019-04-15 07:08
摘要:由街坊居民参加的协商机制很重要,如果能在规划前期就听取居民想法,并在整个协商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而不是仅仅在闭门做好商业规划后才把他们当作简单的搬迁户做工作,就会排除(至少减轻)居民对改造的对立情绪,形成合力。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时常会碰到这样一对尖锐的矛盾:强调保护者极力主张建筑风貌环境保护优先,但那些居住和工作其间的人,却主张居住环境改善优化和保持街区的功能特征优先。如何处理好协调保护与街区振兴的关系,以及在尊重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平衡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而协商是应对挑战的一个处方。我们不妨来对标一下其他城市的做法。

 

“蓝屋”,是香港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最高级别的卓越奖项。香港人把二战前没有电梯,底楼大都为商铺的多层房子称为唐楼,“蓝屋”是少数有露台的唐楼,建于1920年,现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更新过程中,颜色是否需要保留首先成为问题,因为蓝色并不是建筑一开始就有的色彩,而是几十年前政府在维修时刷上的颜色,有人觉得蓝色不吉利,在第一次社区投票讨论中,绝大多数居民不希望蓝屋继续姓蓝,但在一次又一次讨论后,蓝色被保留了,因为大家意识到“蓝屋”客观上已经是湾仔区的地标建筑了,特别是蓝屋周边的社区居民强烈倾向保留。

 

“蓝屋”从计划动工保育开始,街坊、建筑师、社企、保育人士都积极参与,每月举办居民大会,商讨活化项目的细节。虽然商讨过程时有摩擦,但最后大家都愿意作出妥协。原来居室没有独立卫生间,改造后辟出的洗浴间和厕所,由居民自主选择装修风格,这就是协商的结果。经过居民大会、家访、访谈和小组会议制订的“可持续保育计划”,与其说是一个建筑改造计划,不如说是政府、企业、社区、公益组织共同协商的一个过程。政府在其中,则强化了业主、租户、商户等各权利人的利益保障,原业主在改造过程中,可选择现金补偿或者“楼换楼”,如果选择“楼换楼”,可以通过补差价方式,购买未来在原址建设的新单位。“蓝屋”建筑群在活化前有30户旧街坊,改造时大部分业主最后选择拿钱搬走,但有13户原住民留了下来,因为对他们有租金优惠;越来越多年轻人和移民也愿意租住此地,即便要付出相对较高的租金,但吸引他们的是优化的社区生活。现在,坐落其间的“香港故事馆”和商品以时间标价的“时分天地”成为游客络绎不绝的景点,游客还可预约老街坊作导游。

 

上海风貌保护街坊春阳里的探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作为首次试点,居民的观念转变需要过程,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告诉记者:“在我们不断的宣讲沟通中,大部分居民还是支持理解的。”昔日风姿绰约的“大家闺秀”由此“返老还童”,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既保全肌理,又保护肌肤的更新方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仅原来的租户满意,“租房管家”模式还将这里变成了配合北外滩航运金融产业集聚的人才长租公寓。

 

春阳里和“蓝屋”的“活化”经验告诉我们很重要的一点:由街坊居民参加的协商机制很重要,如果能在规划前期就听取居民想法,并在整个协商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而不是仅仅在闭门做好商业规划后才把他们当作简单的搬迁户做工作,就会排除(至少减轻)居民对改造的对立情绪,形成合力。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中外设计师团队的设计前调查,他们深入里弄街巷,向居民询问的问题是:这条路上什么东西最需要保留,什么东西最应该拿掉?你们愿意搬去新的大房子还是愿意留在本地?你们希望这里改造成什么样的街区,假如还是住下来,你们有什么需求?……

 

区域性的城市更新完全可以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合适抓手,参与感所带来的主人翁精神会激发市民智慧,提出关于城市设计更好的方案。从近两年的社会实践看,上海的城市更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规划越来越高明,方案越来越精细,历史风貌也大部分得到了保存。与此同时,市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在其他地方可能不以为然的瑕疵甚至败笔,在上海就逃不脱市民的火眼金睛;一些本来历史风貌保护意识较好的中心城区,也因为众目睽睽而更容易被市民挑剔。公众批评有时不留情面,但并不说明这些地方的管理者文化意识就比其他地方弱。事非经过不知难,只要处理得当,坏事也会变成好事;如果还能举一反三,未雨绸缪,建立由专家、调查人员和居民、市民参加的协商机制,事先不怕麻烦,进行深入有效的调研、讨论和沟通,就更能主动避免一些失误,让城市更新变得更高明。

 

近期,市民热情关注“上海马路”,不仅激发起了市民对自己城市的热爱,同时,各级政府也在参与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协商机制的逐步形成和协商过程的开放性,没有比这更自然而然的了。大到历史风貌、自然风光、现代风情的有机构成,小到一招一式,雕塑街具的布局,通过各方共商,力求在协商过程中达成共识,或寻找到最大共赢点、最大公约数,不失为城市更新和设计的一种有效办法。

 

协商协商再协商,过程“烦”一点,是为了结果好一点。别小看这一点。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