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警惕“读经热”“国学热”背后的文化复古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复兴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赵玲玲 陆嘉铌 2019-04-15 06:39
摘要:今天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4月11日,“文化自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八届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举行。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周小平,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许玫致开幕辞。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发展与传承创新推向新的高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此次论坛的重要聚焦点。

 

近年来以“读经热”“国学热” 为代表的文化复古主义思潮一再抬头,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上海师范大学王艺腾认为,文化复古主义有着深刻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他们用悠久“传统”反对“现代化”,用千古“道统”对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面上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实质上却以封建主义思想和道德否定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简单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解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过分夸大儒学的作用,漠视近百年来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不能脱离实际,简单照搬或者复制某个时期的文化。今天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才能保持当代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才是区别于文化复古主义者的真正自信。

 

华东师范大学刘相涛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通过译介、传播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动态过程。在近代历史场域条件下,中国有识之士为谋求创建中华民族未来理想社会的良方,以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通过交往实践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传播和运用,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期间经历了从个体觉醒到群体认同的历史过程。

上海海事大学李秀芳认为,近代以来中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从“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百余年的奋斗历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探索中国道路的题中之义。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发展经验、发展道路,不能照搬照抄运用于另外一国。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上海师范大学樊君乐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本质要求和内涵属性。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和文化上的觉醒,认识到“全盘西化论”不可能成功,全盘照搬国外经验和马克思主义“本本”的教条主义也不可能成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孙力、刘泽雨、吴解生等三位专家在点评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五四运动是个重要节点。这个变迁之所以发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要联系当时特定的历史场域来做分析。当初“四书五经”救不了中国,如今也解决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文化自信绝不等于传统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路径不能简单堆砌,要有明确的价值理念的导向,并提出符合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实际文化需求的实现策略。社会主义是“人的自由发展”的过渡阶段,文化建设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关键途径。青年学者要不负党和国家的嘱托,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肩负起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使命。

 

当天论坛上,还举行了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八届青年学者论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坚定文化自信须摆脱文化复古主义的情结》等3篇获一等奖,《上海精神——文明型国家的城市缩影》等10篇获二等奖,《五四运动与坚定文化自信》等12篇获三等奖。

 

来自国内部分高校、上海市党校系统的70多名专家与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图片编辑:徐佳敏
图片来源:王珍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