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滴滴准备过冬的时候,互联网出行还有另一番场景 l 财经时评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蕾 2019-02-27 08:31
摘要:一方面,互联网出行巨头滴滴宣布裁员,做好“过冬”准备;另一方面,国内传统车企争先恐后进入网约车市场。网约车市场是进入“寒冬”,还是即将被搅动?

最近,在滴滴月度全员会上,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2019年会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在“关停并转”和裁员的同时,2019年滴滴将在安全技术、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及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继续招聘2500人,2019年年底员工总人数将和去年底的13000人持平。

 

此前,有媒体曝出,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2018年持续亏损,补贴司机超过113亿元,全年亏损总额高达109亿元。去年8月顺风车恶性事件之后,滴滴曾表示不再以增长为目标,要在安全方面加大投入。滴滴大量裁员,是否意味着这一行业开始进入“寒冬”?

 

其实,并不一定。据统计,在2018年下半年,有9家车企先后公布进入网约车市场的意向。就在春节的前几日,北汽新能源与滴滴旗下的小桔车服共同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双方宣布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出合作,并开展网约车定制及其他技术领域的相关合作。再之前,江淮汽车旗下移动出行品牌“和行约车”今年1月正式上线;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也正式推出;宝马获得成都网约车牌照并开始专车服务;吉利和戴姆勒成立高端专车服务的网约车合资公司;大众公司发布逸驾智能……

 

传统车企为何争先恐后进入网约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汽车销量约为2800万辆,同比约下降3%。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28年的连续增长,面临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中汽协认为,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增速放缓,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将停止增长,增速预计为零,未来三年内车市将维持L形发展态势。销量的下跌迫使传统车企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新能源车和网约车则是两条重要选择的路线。

 

但传统车企布局网约车,绝不止消化产能那么简单。如今网约车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滴滴等网约车巨头占据了网约车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相关数据显示,国内网约车市场目前的渗透率不足20%,还存在很大空间。“如此庞大的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对出行服务的高估值,促使车企纷纷进入这一领域,从汽车制造向出行服务拓展,这是目前的趋势。”徐康明说。

 

事实上,国际上车企巨头也对互联网出行虎视眈眈。2月22日,德国汽车巨头宝马和戴姆勒联合宣布,将共同投资10亿欧元,联手成立5家出行合资公司,以挑战Uber、Waymo和滴滴等来自科技领域的竞争对手。去年3月,双方首次宣布合作计划,准备启动包括拼车、汽车共享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在内的项目。

 

然而,到目前为止,创业6年的滴滴在网约车业务领域始终没有实现盈利。那么,传统车企入局网约车能否打破难盈利的魔咒呢?采访中记者发现,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车企做网约车在硬件及资金占用上有优势,在与滴滴等的竞争中,差异化服务或将成为车企网约车突围的关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统车企从汽车制造向出行服务拓展已成为趋势,但车企仍要面临的极大考验。“传统车企目前经营网约车缺乏人才和经验,”徐康明告诉记者,网约车与巡游出租汽车经营不同,需要大量的推广资金投入,以及较长的合法合规进程和市场培育期,这均是车企进入网约车市场的不利因素。同时,网约车市场还具有极强的双边市场特性,若不能规模化经营,商业模式便很难发展。

 

但无论如何,传统车企此时强势进军网约车,为行业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也为消费者增加了一个选择,无疑是利好消息。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已有100多家网约车平台在部分城市获得了运营许可,同时,京东、哈啰出行等市场主体也有意进入网约车领域。随着“新旧势力”的交错,未来的网约车市场格局是否能被搅动?我们拭目以待。

栏目主编:徐蒙 文字编辑:徐蒙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