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再复盘:假如没有互联网……
分享至:
 (1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抒怡 2016-04-07 05:30
摘要: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有这样互联网的时代,发生在和颐酒店的事,会怎么发展?

 

 

4月5日晚上9点半,一位同事在微信上转给我一条“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长微博,我赶紧点开——上个月我和这位同事一起出差,住的正是这家北京798和颐酒店。

 

当时的入住体验并不美好。有人两次从门缝里往我房间塞小广告,“呲呲”的声音在深夜里显得特别响,让我一度觉得有人在撬门。

 

读完这篇长微博,进一步加深了我的糟糕印象。“果然渣。”我心里骂了一声,顺手把它转发给了一位北京的朋友。

 

这一来一去,我已经参与了一次网络事件的传播。

 

 

 

到4月6日晚上,我参与转发的这条长微博被转发了近90万次;话题“#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阅读量,更是高达12.6亿,成了微博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报道这个女生的遇袭遭遇。比它们多得多的自媒体,更早早地参与其中,发表言论、作出解读。让人不得不感叹,微博又成功完成了一次议题设置。

 

相比酒店现场围观者的冷漠迟疑,网络上人人都是参与者。那么,互联网上这场舆论风暴是如何形成的呢?

 

当事人“弯弯”的微博只发表了22条微博,全都与此事有关。@社会网络与数据做了一个早期传播路径梳理:4月5日00:06,@弯弯_2016 发布第一条微博,截至4月6日9点被转发4万余次。4月5日20:10,@弯弯_2016 再次发出视频链接,但加上了话题和对视频事件的说明,被转发60余万次;4月5日20:19,@弯弯_2016 发出对事件的文字叙述长图,并再次加上了话题和对图中事件的说明,被转发8万余次。

 

形成舆论风暴的过程为:00:06视频经过层层转发,事件已获得第一波扩散,进入多个大V的信息流,实现信息告知效果;20:10视频的发出,经由一些段子手账号等抱团传播,使事件的传播能力得到指数级提升,发展为全网关注和讨论。

 

至此,“弯弯”的孤军奋战借由大V、段子手的传播,使得舆情从酝酿期转向爆发期。

 

网友的评论

 

 

 

紧接着,接过传播大棒的是传统媒体:新京报、京华时报等北京媒体不约而同地在4月6日刊登了对“弯弯”的采访,不仅详细还原了事情的经过,还采访了警方,证实确有此事,目前已经立案调查。

 

这些媒体的采访显然发生在4月5日,有意思的是,如家和携程都赶在报纸截稿前发表了声明。4月6日一早,这些媒体都在自己的微信平台上再次发布了这些文章,形成了叠加传播的效应。

 

 

传统媒体的参与使事件的阐释方从单一发声者变成了多方交叉作证,使得整件事情的展示更为立体全面。在此背景下,4月6日,各方自媒体使出了十八班武艺参与其中:心理号在分析为何无人伸出援手;女性号在教授防身小技巧;亲子号在教育父母如何关注儿童安全;财经自媒体在讨论酒店的水有多深,推测此事与如家退市并入首旅酒店有什么关系;更有自媒体号在揣测警方、酒店处理不力背后的原因……各种有益提醒刷屏的同时,一些有罪推定的谣言也随之而来

 

在自媒体刷屏狂欢之下,各色搭便车者也夹杂其中,有酒店经营者声称自己一直在与小卡片做斗争,有互联网大佬“补刀”,取消了与和颐酒店入住协议……看似同仇敌忾,其实与自身利益不无关系。

 

回顾一下整个传播过程,大V、段子手们负责情绪化性的转发,传统媒体人完成了事件真实性的确认,自媒体人进行了他们擅长的解读和推测,还有搭便车的人乘机展开一定程度的自我营销。媒体人、自媒体人、公关人、营销人的工作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大家在这件事情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

 

蛋糕如此之大,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块。

 

 

 

对于这样的局面,有人欣喜,有人叹息。

 

我倒很乐观。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有这样互联网的时代,事情会怎么发展?相关方面的冷若冰霜,会不会让受害者的呼喊成为“沉默的声音”?

 

我专门请教了一位警察朋友,他说了一句:“这种事情简直不值一提”,这让我不禁心中一寒。而“弯弯”在报案的遭遇也证实了这一点:“再打电话酒仙桥派出所,民警就推诿说这个事情不归他们管。我想知道,这么恶性的事件,为什么不立案?”

 

立不立案,警方自有警方的道理。但公众的疑惑同样需要正面回应。现在呢?在浩浩荡荡的舆论推动之下,相关部门、相关企业一定会给出一个说法。虽然这可能只是一个特例,但从长远来看,也许社会的进步就在于这一点点的推动。

 

 

 

那么那些难以分辨的炒作和污蔑呢?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

 

与其无休止地焦虑,倒不如,让子弹先飞一会

 

今年年初时,“快播庭审”也曾演变为一次网络的狂欢,一开始舆论一边倒站在快播一边——像极了今天的舆论喧嚣,不是吗?但随着事件的发酵,理性的声音逐渐占据主流,最终使得“快播庭审”变成了一次有意义的普法教育。这很好地说明了那句老话:真理越辩越明

 

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杂音当然很多,但真正的道理,往往是越辩越明的。

 

我一直认为,网络就好比是一条流动的河流,由于人人都是参与者,无论是炒作还是污蔑,最终都会在理性的涤荡之下,汇成一股清流

 

所以,感谢这些参与者吧。也许最终回过头看,这会是一场“有意义的刷屏”。

 

 

题图来源:新华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