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时事 > 文章详情
奋斗的人,最懂春节里的家国情怀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中国青年网 2019-01-28 16:59

过了腊八就是年。当一碗香甜的腊八粥端在你面前,也就预示着年味越来越浓。蒸馒头、炸丸子、扫房子、买年画、贴对联、挂灯笼……家家户户早就开始发动起来,准备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年。再把目光移到网络之上,12306网站的回家车票瞬间秒空、各大电子商务网站的春节主题活动强势刷屏、“啥是佩奇”提前点燃电影贺岁档,线上线上的积极互动,瞬间把年味气氛烘托到每个角角落落。翻看日历,一场真正意义上全民同欢的庆典即将拉开帷幕,想到这里,怎不让人期盼万分。

  中国人的过年,可以说是世界民俗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纪录片水准世界扛鼎的英国BBC曾拍摄一部经典的纪录片,名字就叫《中国新年》。在这场“全球最大庆典”的全景拍摄过程中,看到的是从北京老城墙下逛吃逛吃的火锅加白酒,到昆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花市;从河北蔚县打树花到查干湖冰上捕鱼;从在普通人家里包饺子,到入得寺庙许愿求签……走马观花式的的光影切入,倒是管窥了中国年的热热闹闹。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外人怎么拿着镜头观察,都不及任何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对过年感知要来得深刻和自然。否则,他们也不会对春运“几十亿人次的大迁徙”发出史诗级的感慨。

  不管天南地北,不管万水千山,亿万人同时迁徙的壮观,只为了春节的一次团圆。前几天,吴京带板凳坐火车的照片火了,更火的是那句话“只要能回家,坐哪都成。”不管是明星还是凡人,朝着家的方向前进,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在春节前的规定动作。数千年的农耕基因和儒家浸染,使得中国人几乎是全世界对家最为看重的群体。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家出发;在各个地方为梦想打拼,向家抵达。在轮回之间,中国人在价值观念的链条之上,输出了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用拼搏定义人生,在奔跑中走向远方,早就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气质。这里,既包含对家的守护,更寓意对国的建设。当时间刻印下整整一年的奋斗足迹,并在春节这个节点上找到过去与往来的衔接,由此产生的仪式感,正是中国人内心深处对于家国情怀的那一份传承和皈依。不管时光和境遇如何改变,这种只在炎黄子孙中所泛起的身份认同和行为模式,都无可取代。

  在贾樟柯《山河故人》最后的片段中,女主角沈涛在除夕夜之中,为远在澳洲的儿子张到乐包了一个麦穗样式的饺子,那是寄托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在春节字典中,任何一个传统食品的出现,都是大有来头的。饺子与“交子”谐音,象征着新旧交替、辞旧迎新之义。辩证地说,饺子这种几乎是带着势能喻义的春节代表性食品,代表了中国人朴实的奋斗观,这也是我们能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走到现在的原因之一。就此来看,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历经数千载而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赓续力,在春节中也有实实在在的小落脚。

  奋斗的人,最懂春节里的家国情怀。那种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正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之心心念念。春节之所以被中国人视为“百节之首”,就在于它承载了对新的一年太多的期盼和向往,诸多细节印证了这一点:理发,是要“从头再来”;新衣,是要“整装待发”;祝福“恭喜发财”,更是为彼此鼓劲加油。无数的中国人,他们是奋斗者、开创者、建设者,在对故土眷恋和梦想实现之间,促进着人生轨迹与社会进步产生融合,就此而来的曙光升腾之气象,正符合了春天万物生长的生机。而那种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奋斗过的人们才最为懂得。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程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