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列出今年七大重点工作任务,为何要把这一项放在首位?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何立胜 2019-01-01 06:30
摘要: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以质量提升“对冲”速度放缓;推动制造业效率变革,以效率大幅度提高“对冲”成本上升;激发创新活力,以制造业动力变革“对冲”粗放式的增长。

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9年要抓好七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又应当如何增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制造业是国家综合竞争力基础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质量、品牌、创新能力,往往是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据测算,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70%左右,其创新的专利占比也在70%左右,通常制造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大约能带来非制造业领域3个多的就业岗位。在2018年公布的《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企业所占位次持续上升,达到了120家,从2014年以来,已连续五年超过100家以上,稳居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上榜的500强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净利润率与发达经济体的相关企业差距还很大。在全球500强品牌数量中,中国品牌37家,排世界第四位。每万亿美元GDP品牌500强数量(个/万亿美元),瑞士是29.68、法国是15.46、英国是12.07、美国是11.91、荷兰是9.77、日本是8.75,而中国只有2.98。例如,2017年度,我国钟表产业产量占世界83%,但销售收入仅占世界钟表产业5%。一个重要原因,是质量技术水平总体处于中低端,难以形成品牌影响力,严重影响了产业附加值,这与瑞士钟表产业形成了巨大反差。

 

 

据2016—2017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海外受访者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评价有所提升,但是,质量问题仍是阻碍中国品牌在海外发展的主要因素,约占63%。近年来,我国消费者赴海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等产品,而这些产品并不是什么高精尖产品,中国能够生产而且价格便宜,为什么还要去海外抢购?关键还是质量品牌上的差距,是技术创新的差异,老百姓的基本需求满足后,变得更“挑剔”了,而我们的产品却没能跟上消费升级的变化。

 

 

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以质量提升“对冲”速度放缓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从速度向质量、从规模向品牌、从低效向高效转型升级的关口期,处在增强创新能力“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创新能力,要从根本上解决低端过剩,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制定退出实施办法,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品牌。

 

 

首先,从根本上解决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深层次矛盾。

 

 

过去是短缺经济、生产能力不足,现在是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必须在供给端下大功夫。要强化创新和标准的引领作用,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支持出新品、出精品。目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渐成主流,对产品品质、性能和安全的要求明显提高。从供给端,要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打造质量标杆企业,着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建成适应科技新变化、市场新需要、优质高效多样化的制造业供给体系,以质量的提升“对冲”速度的放缓,把制造业发展推向“高质量发展时代”。

 

 

提起质量、品牌,人们往往会想到“德国制造”或“日本制造”。但谁能想到,他们也曾走过“弯路”。

 

 

19世纪初,“德国制造”一度处于偷学、仿造的发展阶段,曾是劣质产品的标志。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修改的《商标法》中,要求所有由德国出口到英国的产品都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此区别英国本土制造的优质产品,这在当时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此后,德国知耻而勇,经过上百年的不懈努力,“德国制造”已成为精准、可靠、高品质的代名词。德国强盛基础源于持续繁荣的制造业,源于对制造业的长期坚守与创新发展。

 

 

二战后,“日本制造”一度也成为质量低劣的负面典型,被贬称为“东洋货”。为扭转这一局面,日本提出“质量救国”战略,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质量管理经验,引入戴明博士、朱兰博士等开展全员质量培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设立国家质量奖等措施,有效提高和保证了产品质量,使“日本制造”成为全球产品质量的标杆。德国或日本制造,从最初的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质量领先的飞跃,从一种蔑称蜕变为美誉,其秘密就在于全社会高度重视质量、强化标准,注重创新成为全社会、产业与企业内在的元素或基因。

 

 

其次,坚守质量、专注品牌。

 

 

坚守品质为本,坚守质量至上。品牌建设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秉承的是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品质为本”的“工匠精神”与企业家追求创新、品牌的经营理念高度契合,秉承的是持之以恒,长期积累,厚积薄发,追求产品或服务的不断臻至完美,力戒的是浮夸、浮躁与急功近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既是贸易规则和制度标准的竞争,又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只有提高质量,才能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占据优势。“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关键是质量,核心是创新,基础是精益生产、精益管理。做好品牌建设,要的是恒心、毅力,要的是高标准、严要求,要的是制度文化环境。

 

 

三是把握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促进制造业升级。

 

 

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产业 ,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成为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发展形态变革的核心,数据、信息、知识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日益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从顺应制造业变革大势考虑,从满足产业升级需要出发,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于数据运用的要素配置能力,推动制造业发展加快向更多依靠数据、信息、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增长模式转变。无论是美国的《重振制造业框架》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项目、日本的“产业复兴计划”,还是德国的“工业4.0”、法国的“新工业法国”,以及英国的“高价值制造”等,其目的都在于振兴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变革升级。因此,我们必须扎实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服务型制造,运用工业设计、创新设计,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推动制造业效率变革:以效率提高“对冲”成本上升

 

 

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升级要素结构,推动制造业效率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但就整体而言,与美德日等制造强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以劳动生产率为例,目前,我国劳动生产率分别是美德日劳动生产率的1/8、1/5、1/6。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以提高。

 

 

一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导向,加快转变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注重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步伐。

 

 

二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向高效率的制造业部门、环节集聚。国内外实践表明,像人工智能这些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技术、人才、知识、信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对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的敏感度很高。国际金融危机后,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核心就是优化资源的配置方式。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引导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协同投向人工智能、车联网、5G、物联网等重点领域,推动科技创新能力转变为产业实力,逐步让它们挑起大梁,助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活力。

 

 

三是追求“物美”,而不是“价廉”。据世界知名经济数据库Statista公布的国家制造指数调查显示,“德国制造”成为全球代表最高质量和服务的品牌,其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建造地铁的掘进机,小到办公室里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数一数二的,以至于在商贸领域,可以与其它人谈价格,但与德国人谈价格就比较难,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伴随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土地、环境成本的提升,需要以大幅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来对冲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推动制造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激发创新活力:以制造业动力变革“对冲”粗放式增长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创新的目的是高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创新是企业成功的根本,创新多以研发为源头,绝无虚活。事实证明,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因素。

 

 

一是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让企业承担更多的科技项目,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搭建一批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创新资源的深度整合和开放共享,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提供支撑强化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围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着力攻克一批关键的核心技术,切实做好制造强国的基础要素。

 

 

二是围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着力攻克一批关键的核心技术,切实做好制造强国的基础要素,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创新体系,从制造业的基础元器件切入,引导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三是抓好基础能力的提升。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做支撑,就不可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我国工业基础与制造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要重点在推广应用上下功夫,加快落实支持重大装备规模化应用的激励政策,如完善税收支持,创新产业政策,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加大对基础性领域、重点领域、关键性产业的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强化自主创新,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提高重点领域自主保障能力,强化硬技术的创新,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等。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引领和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企业家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公平竞争,推动政策转型创新,从结构性、倾斜型向功能性、普惠型转变,提高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教授、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李小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