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走过的“险路”:三年国产化不达标,就关门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蒙 2018-12-16 15:50
摘要:“国产化不能达标,上海大众就关门。”这在当时的上海,绝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

1978年11月,小平同志亲自批示,中国对外开放第一个合资项目——轿车中外合资经营开启谈判序幕。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人民大会堂签字,上海大众(现更名为“上汽大众”)应运而生,桑塔纳汽车在上海开始批量生产。

 

中外合资,从桑塔纳汽车开始。然而,它究竟是怎么开始的?打开大门,引进外资后,桑塔纳就走向大江南北了吗?

 

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万众瞩目的“起点”之后,中外合资的第一个项目恰恰走过了一段充满挫折的道路。回顾上世纪80年代的那段历史,对今天仍充满启示。


【亲历者说】

 

从“敲出来”到“拼起来”

 

1983年,参与第一辆桑塔纳组装的7位工人在上海汽车厂的总装车间里,辟出一块不大的地方,安装了10多米长的手推导轨,开始手工作业。

 

在他们记忆中,那时造轿车是搁在长凳上用榔头敲成的。直到打开从德国运来的木箱子,取出“白色车壳子”时,大家才第一次意识到现代汽车总装不是“敲出来”,而是“拼起来”的。

 

第一辆桑塔纳汽车在掌声中下线,摆在上海汽车工业面前的却是一条“险路”。

 

中德合资桑塔纳项目启动之初,只有轮胎、收音机、喇叭、天线和小标牌5种零件能够国产,国产化率仅仅2.7%。上海大众所在的嘉定安亭,举目四望,是“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

 

国外记者来到上海实地调查后,曾对这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下过断言:“既是成功的史篇,也是失败的研究报告”。

 

“国产化不能达标,上海大众就关门。”这在当时的上海,绝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

 

没有国产化,意味着国家需要源源不断用宝贵的外汇进口几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也意味着这座整车工厂将成为国外记者描述的“孤岛”,它的背后没有任何现代汽车产业体系的配套支持。

 

“如果桑塔纳国产化完不成,那就是0分。0乘以100等于多少?还是0。所以国产化完不成,其他工作做得再好,还是0。”时任上海大众公司董事长陆吉安如今已经85岁,他至今仍清晰记得1987年到任上海大众第一天,自己在会议上抛出这套“0理论”,震动了很多人。

 

1987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亲自“点兵”,陆吉安这位曾经的上海纺织老兵,弃官从商,从经委调任上海大众,接下了当时的“烫手山芋”。

 

“0理论”在当时是有所指向的。上汽公司一边对上海大众的厂搞技术改造,一边在旁边建新厂生产“上海牌”轿车。有人说,过去搞“上海牌”,土办法上马,都是国产化,一年也能造1万辆,桑塔纳有什么了不起?更有人质疑,德国人定这么高的标准,存心来赚外汇,不是来帮中国人搞合资企业。

 

弄堂里敲敲打打造出“上海牌”轿车,是一种时代精神。但实事求是地看,土办法搞得出百分百的国产化,却搞不成真正的现代化。

1983年4月20日,第一批“桑塔纳”轿车出厂。


从“厕所革命”到“管理革命”

 

当时,朱镕基对桑塔纳项目提了两方面要求,一是3年内国产化达不到目标要求,上海大众就关门,陆吉安引咎辞职;二是一定要符合德国大众标准的要求,“桑塔纳国产化不许‘瓜菜代’”。

 

改革开放第一个合资项目,能不能做好,一个关键是怎么和外方打好交道。最开始,德国大众方面并不相信中国有能力做到本土化生产,前期他们实地考察上海汽车工业弄堂小厂后,得出的结论是“上海还不具备生产现代化轿车的能力”。

 

桑塔纳项目投产初期,在上海大众员工看来,德方优缺点明显:优点是管理强,技术过硬,对合资态度严谨,专业上有国际眼光;缺点是常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的骄傲,他们认为中国人水平差距太大,成不了大事。

 

陆吉安回忆,当时上海大众中德双方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在磨合中中方逐渐意识到,要在合资合作中摒弃两种倾向:一种是毫无自尊,对德方唯唯诺诺;另一种是妄自尊大,把跟德国人的合作看得一无是处,“只要拿出中国人的本事与诚意来,上海大众的合作是可以搞好的。”

 

国产化攻坚战打响,中方首先转变观念。“当时我们不了解,每个零件都有一本厚厚的标准质量书。中国人埋怨德国人,为了要赚钱,存心刁难我们,这是我们对他们的不了解。”陆吉安说。

 

桑塔纳的国产化,本质就是国际化。当年有一个细节,上海汽车工业的那些弄堂小厂,环境脏乱差,尤其是厕所污垢严重,还有浓烈异味。

 

陆吉安当时就琢磨:这种环境下能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汽车零部件吗?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在这种环境下能维持多久?

 

于是,改革从厕所环境开始,厕所里安装了卷筒纸和烘手机。小小改变让中外员工都奔走相告,并引起行业里的连锁反应。一次,一位外宾在使用厂里经过改造的厕所后,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喜出望外地叫其他外商一起来参观,说中国工厂现在也有整洁文明的厕所了。“哪个厂长连厕所都管不好,就不可能管好企业。”当年这句话在上海大众广为流传。

 

“厕所革命”后,上海大众经营者受经济特区的启发,又提出了“生产特区”想法,把承担国产化任务的车间从设备到人员全部按照现代化标准进行改造。“生产特区”作为管理样板推出后,无论是生产环境和人的精神状态都大不一样。其他车间纷纷效仿,引发了全厂管理水平脱胎换骨的升华。伴随桑塔纳国产化而来的“生产特区”,后来被人称为“一场管理的革命”。


从“貌合”到“神合”

 

桑塔纳国产化项目过程中,一批有才干、有闯劲的年轻人在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中成为中流砥柱。“用人要不拘一格,要人尽其才。因为国产化时不待人,压力很大,我觉得我要选企业的实干家,敢于担当责任的人来带领工作。”陆吉安说。

 

德国大众的态度很快也有了180度转变。特别是在朱镕基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德方不再做旁观者。大众汽车总裁哈恩博士当时特地来到上海开董事会,宣布上海大众的三个任务:“第一点localization(国产化),第二点localization,第三点还是localization。”

 

由此,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终于从“貌合”,走向了“神合”。德国大众主动把退休的高层调到上海,帮助解决国产化问题;还把德国旧设备翻新以后,低价卖给中方,为国产化加快提供了重要基础。

 

攻坚战启动的两年后,桑塔纳国产化率就突破了40%,后来持续上升,最后整车国产化率接近100%。当时,上海牵头还组建了“桑塔纳国产化共同体”,从上海到长三角,方方面面的市场主体参与到桑塔纳国产化项目中,以安亭为核心,一个世界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建立起来。

 

事实也证明,桑塔纳国产化对中外双方都有着受益无穷的“双赢”价值。桑塔纳这款德国大众在全球众多市场投放的车型,没有任何地方比得上它在中国的影响力。2012年普桑停产,德国大众为中德联合开发的新桑塔纳在狼堡总部举行了盛大的首发仪式,大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海兹曼说:“桑塔纳具有特别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汽车工业这些年来令人惊讶的发展。”



【砥砺前行】


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

 

采访陆吉安时,他的面前放着两个汽车模型,一款是当年的普桑,一款是上汽集团最新的自主品牌荣威MARVEL X。

 

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浓缩在两款汽车模型的对比之中。在陆吉安们的记忆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轿车还是用榔头敲出来的稀罕物。谁能想到,40年过去,同样是在上海造出来的车,驾驶员什么都不做,竟能自己跑起来。

 

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沧海变桑田,也造就了上汽集团从弄堂小厂、手工作坊,变成全球第七大的汽车集团。

 

完成桑塔纳国产化攻坚战后,陆吉安又参与了20多年前上海第二家汽车合资公司的谈判。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大潮中,中美合资的上海通用(现改名为上汽通用)项目落地金桥,又引领了汽车产业一个时代的风气之先。得益于桑塔纳国产化打下的基础,别克轿车在上海投产之初,零部件国产化率就达40%以上,质量毫不逊色于北美生产的别克。1998年别克新世纪轿车下线,展示在人们眼前的不仅仅是一辆划时代的车,更是改革开放中上海呈现出的“精气神”,海外媒体称上汽通用就是浦东发展的缩影。

 

20年前这次改革开放的牵手,不但造就了一家传奇的合资企业,还在上海浦东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汽车创新中心。当年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合资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与上汽通用公司同时成立,同步建设整车厂与汽车研发中心,当时在国内属于首开先河。

 

40年前,通过中外合资方式开放汽车产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一项重要内容。40年后的今天,中国宣布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就包括汽车等制造业领域的进一步开放。

 

曾经,人们害怕汽车产业的开放会是“狼来了”,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开放不是“狼来了”,恰恰是开放,让中国汽车产业站起来、强起来,造就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生产基地。

 

进入新时代,世界汽车工业正在迈入一个大变革、大创新的时代,谁能把握趋势、抓住机遇,谁就能在新一轮变革中占得先机。

 

改革开放再出发,在全球范围内打响卓越的汽车品牌,上汽已经投入行动。伴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工业迎来了重大革命性机遇期。近年来,上汽集团始终坚持创新转型、布局未来,牢牢把握“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趋势,积极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合资自主两翼齐飞、强势并进,创新业务多点开花、强势引领。

 

当年人们全力攻关桑塔纳项目国产化,现在上海的汽车工业走向全世界,开始在海外与当地合作伙伴合资建厂,实现海外本土化生产、销售的跨国经营模式。站在全球化的新高地上,上汽集团明确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建设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世界著名汽车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出行服务与产品的综合提供商。

 

从桑塔纳项目开始,开放合作的理念就种在了上海汽车工业的土壤之中。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上汽集团越来越意识到唯有坚持开放共享,才能取长补短、互利共赢。正因如此,今年上汽集团宣布成立了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加快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全球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汇聚新动能。


【记者手记】

 

开放合作的勇气与智慧

 

路,是一步一个脚印闯出来的。

 

回顾桑塔纳从最艰难的情况下一步步实现国产化的历程,再一次证明,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一代代奋斗者们创造的历史,而不是别人的施舍与恩赐。

 

桑塔纳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全国上下、海内外都寄予厚望。如果没有敢闯敢干的勇气,只是被动等待,国产化不可能实现;如果没有自我革新的担当,不打开视野,不对标国际,即使勉强国产化了,也不可能建起高水平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

 

桑塔纳国产化的成功,也展现了开放合作中的态度与智慧。当时国产化项目的参与者在实践中找到了宝贵的“方法论”:对外合作既不能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也不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今天,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开展新一轮合作,中国企业也不断融入全球化。无论“引进来”,还是“走出去”,这两条30多年前总结的“方法论”仍有借鉴意义。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