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影响江南文化历史演进的四大元素,其中之一深刻影响江南重商传统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大伟 李想 2018-12-16 06:31
摘要:历史映像中的江南文化

一提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画面就会出现在眼前。江南不仅风光好,气候好,人杰地灵,而且自宋代以来,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物质文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气质不凡的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烟雨婉约,经世务实,重乡土重教育,由此耕读传家,文人辈出,于思想、文学、艺术和经济等领域别树一帜。

 

江南文化版图的界定

 

人们对江南总是充满好感,江南的小桥流水,红鱼紫蟹,亭台楼阁,旖旎风光,常常让人钟情,令人神往。那么江南究竟在哪里,江南的文化版图如何界定。实际上文化的存在,必须依托特定时代与环境,即它一定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因此研究文化,要有时空坐标,否则难以道说,难触实质。

 

从地理概念的角度来看,“江南”区域有时大有时小,小到环太湖流域,即“苏锡常”、“杭嘉湖”,大到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即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的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域。关于这个大区域概念,康熙二十三年《江南通志》有过记载。另外,江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这与其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江南地区地形地貌特征为丘陵、平原和多水,这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水多,河水多,因此气候湿润,万物滋润,人也和润。又因为河网密布,所以行舟方便,交通便捷。比较优秀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人们可以丰衣足食,安生乐业,久而久之形成了文明祥和的江南文化。

 

再从区划概念的角度来看,江南的概念是逐步形成的。从马家浜文化和良诸文化的考古发现,早在5000多年前江南地区就已经有了较高的文明程度。商末周初,吴和越这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江浙地区逐渐形成,自那时起的吴越文化便是日后江南文化的重要本土根脉。正式把“江南”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唐代,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其中就有江南道,这个江南道区域甚广,包含几乎今天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而后江南道所辖区域和名称不断演变,到了清代先后有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和江南省。很明显江南区域的界定,官方界定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民间表述也常常因为战乱、移民、气候变化等原因而有不同。

 

现在提江南文化或“长三角”的概念,往往认为是江浙沪加徽南地区,那江西是否属于这片区域?应该说江西文化一直属于“江南”范畴。历史上江西常被称为“吴头楚尾”,因为春秋时期这里曾经是吴楚争雄之地。唐代设置江南西道,宋代改属江南西路,江西一直在其中。而且江西曾经是商业大省,矿场丰富,又处岭南到中原的交通要冲,如此曾对区域经济产生过重要影响,只不过海运发达之后地位不保,影响式微。其次江西的移民来源与其他江南地区一致,大量属于北方士族南迁,江西既是北方移民的接纳地,也是北方移民移往它处的中转站。再从吴语与赣语的比较来看,赣语词汇存有不少古吴语底层成分, 说明吴语和赣语之间具有语言发生学上的共源关系。此外江西学风与其他江南地区一脉相承。江西曾与浙江、江苏一样都是南方文化大省,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吉安的白鹭洲书院都诞生于江西。江西地区也是科举中榜大省,出的状元、进士为数不少。

 

讨论江西在不在江南文化版图,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无论从历史的行政划分,还是江西文化与江南文化圈的互动来看,历史上江西应该属于江南文化区域,虽不属于江南文化核心区域,但与两湖地区又不一样。

 

江南文化的流变与特征

 

小桥流水、乌篷摇橹、园林古刹,江南文化历经千年积淀形成了许多文化符号,然而任何文化都是有变有不变,文化有变才能发展,江南文化也是这样。在交流与碰撞中实现文化的杂糅、包容、创新和多元,这其中流民、漕运、宗教信仰和阳明学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南文化的历史演进。

 

先看流民现象。相对历史上北方地区的动荡,江南地区算是时局比较稳定,这就吸引了北方流民的大量南迁。由于北方人口南迁,江南开始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增大,所以江南人必须勤劳刻苦,深耕细作,才能保证足够的产量,否则满足不了生存需求,因此形成了江南人务实的性格,因此江南地区出现了外出谋生创业的现象,如绍兴师爷、徽州商人和“下南洋”等等。当然流民的大量涌入也带来诸如治安、土客冲突等问题,尤其是难民为了不被土著欺凌,往往按地缘乡缘关系结“帮”成派,这便成为会党、青帮等势力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这种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近代上海。

 

漕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让中国南方与北方实现了大规模的物流和人才交往流动,北方意识形态和南方学术文化的互相交流,形成了一条有强大传播力的文化南北走廊,江南文化便可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和江淮文化中吸收营养。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江南文化的开放与包容特征在宗教领域十分突出。永嘉南渡后,北方大族中所流行的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迅速在江南地区重新焕发活力。佛、道的灵魂不死、轮回转世的思想与传统民间鬼神信仰有机的结合,丰富了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江南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本土鬼神信仰和外来宗教的共同作用。

 

明清以来,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江南粮食、棉花与蚕桑业开始发达。江南文化有着浓厚的重商传统,这与阳明学派的影响密不可分。“心学”打开了士人禁锢的思想,对机遇的判断不再基于理论的束缚,“心即理”,对于客观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江南农民知道如何获得更多的收益,也明白市场是他们增加收入不可少的场所。江南地区活力十足的经济与文化曾与阳明学传统分不开

 

江南文化形成重礼教的江南观。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里,社会力量的基础在农村,农村孕育了耕读传家的民间精英群,逐渐发展为地方大族。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北方士族逐渐南迁,这些自北方迁移而来的世家豪族为维持移民内部的秩序,不得不仰仗法律以外的伦理与习惯来维持内部安定,久而久之形成了江南重视礼教的特征。

 

江南文化形成了重教育的江南观。江南地区在宋代以后,精耕农业得到发展,形成市场经济和区间贸易,构成一定范围的商品经济的交换网络。经济优势与政权劣势的碰撞逐渐让江南文化显现出自己特有的特色。及至蒙元时代,江南许多秉承和合理念的儒生将视角投向基层,在民间以私学传教的方式进行文化传习,形成了江南文化显著的崇文特征,同时对江南文化重视教育的传统有很深刻的影响。

 

江南文化形成了重个人自由意志的江南观。这既源于阳明学派的思想观念,也是江南士人对入仕与出仕态度的体现。对此萧公权先生认为,乡村社会是中央政府鞭长莫及的世界,虽然在当权者每每希望将影响力伸展到每个角落,但其地方统治能力实际上往往就像“强弩之末”。明清以来,统治者加强了对大臣的思想控制,造成官途莫测,谨小慎微,由此精英群体中的一些江南官员急流勇退,告老还乡,在政治权力控制的边缘地带追求生活的舒适与诗意,江南大量的园林艺术也正由此而来。

 

江南地区在气候、物产上有其明显的共通性,在文化、政治甚至制度上也有其较为统一的特点。实际上两宋时期江南地区的有些典型特征已经形成,后经历代演变,逐渐形成具有向心力和认同感的江南文化共同体。江南文化共同体,是植根于中华文化主脉,在吴越文明的熏陶和长江河系的滋润中孕育而成的具有强烈认同感的文化共同体,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精神纽带和社会中坚力量。

 

百川入海:从江南文化看海派文化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由此一百多年从海边县城成为国际大都市,并形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是源与流的关系,无法脱离江南文化来谈海派文化,也无法用江南文化来概论海派文化。历史上上海是一座充满矛盾的城市,一方面是现代化的,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的,这里新旧交替,移民纷沓,华洋共处,多元文化碰撞、沉淀,逐渐形成现代都市更具时尚和活力的海派文化。

 

首先是上海的移民文化特征,移民带来了异质文化,形成了多元文化,提升了文化的张力和竞争力。另一个特质是商业文化的腾飞,上海人商贸起家,做生意的早,做生意的多,所以很讲究合同、契约、规范、信用,上海人重视契约的传统,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十分兴盛的都市文化和消费文化,这既是深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也是对江南文化的拓展,诸如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和发达的娱乐业。

 

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和海派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包容。虽然一度给人留下“排外”的印象,但那主要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有关,是特殊时期的产物。许多人都知道,30年代上海人对来沪上避难的犹太人敞开怀抱,无需签证、不用经济担保、也不需要工作证明,在华人也艰难求生存的年代,上海成了犹太人安身求存的避风港。

 

海派文化不是江南文化的简单汇拢,某种意义上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体现了中与西的对比。相较于植根本土的江南文化,更加开放多元的海派文化敞开怀抱接受西方文明洗礼则显得比较突出。西方文化对上海形象的影响与改造绝非简单的舶来之品,我们只需看到车水马龙的繁忙都市与小桥流水的江南古镇,就能感受到这种强烈的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还体现了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对比。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对比。尽管江南文化中早已形成了浓郁的市井文化气息,但它依旧是植根于江南水乡的农村文明,说到底它是一种乡村文化,有它的局限性,也有它的转型发展空间。而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海派文化的百年繁荣则借助于城市文明的重要推手,它同样面临吐故纳新,不断涤荡的问题。传统是农村文明的生命线,时尚是城市文明的制高点。今日,都市化的上海仍旧是“文化江南”的重要组成,是传统江南文化在当下的升华与重构。

 

熊月之教授认为,江南文化中有六大因素影响了后来海派文化的发展,它们分别是民性聪慧、灵活而刚毅、坚韧;崇文尚贤,重视教育;重视实践理性,发展商品经济;重视实学,分工细密;注重物质生活,讲究物质享受;勇于挑战传统,张扬个性自由。而海派文化是近代上海对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是经过了上海这个特大城市的集聚与熔铸,吸收了中国其他地方在沪移民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吸收经由租界和来沪外侨所体现的西洋文化,才得以形成的。历史确实如此。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江南文化也是多元一体,海派文化尽管脱胎于江南文化,但亦是多元一体的。我们要用总体的眼光来研究文化,同时处理好区域与整体的关系,从地域、历史、思想、生活等多维度来考察。主流文化与区域文化是根系与支脉的关系,没有主流文化区域文化将会是一盘散沙,故得避免主流文化的无根化和保守化,避免区域文化的碎片化和狭隘化。从江南文化的流变可以看到,区域文化的互动对文化气质的塑造意义甚重,文化的影响力往往在于不平衡不一致的发展反差中。

 

海派文化是一种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其实就是区域文化的集中展示。海派文化对江南水乡有很多的影响和辐射,但城市文化则需要从乡村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在区域文化的重构中,要重视历史长期形成的文化区域观,基于互相认同的区域文化共同体来审视不同区域一脉相承的文化气度和传统,从而拒绝“碎片化”的存在和“拿来主义”的影响,在传承中有所扬弃、有所突破,这才是研究区域文化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主编:王多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编辑邮箱:wangd035@jfdaily.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