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二八自行车、手提式煤炉,《大浦东》里的老洋泾,每个镜头都是“回忆杀”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2018-12-12 06:58
摘要:属于那个时代的洋泾再也回不去了,但我们或许可以在电视剧《大浦东》里触摸到当年的气息与痕迹。

1990年前夕,财经院校大四学生赵海鹰跌到了人生谷底。他从家里搬出,住进浦东洋泾老街的出租屋,希望少时的记忆和热情的老街坊能安抚自己受挫的心。

 

这是电视剧《大浦东》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不难看出,这部以上海经济腾飞、城市产业升级历程为线索的影视剧背后,还隐藏着一条展现邻里守望、情感纠葛,以及老街与市民生活变迁的暗线。而为了呈现过去30年间浦东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场景,剧组甚至在影视基地搭建了一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洋泾老街”,烟火气十足。

 

不过,影视剧里的老浦东究竟够不够真、有没有味?恐怕要“老洋泾们”说了算。昨天(11日),在浦东新区洋泾街道主办的“泾水长流——洋泾故事‘家门口’文化营造展”上,记者不仅饱览了大批老洋泾的历史照片和珍藏老物,还听了许许多多的老洋泾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繁荣的洋泾老街旧景(洋泾街道提供)

 

斗转星移,消失的不止“墙门间”

 

洋泾,因“洋泾浜”流经而得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辖区内有一棵编号0003的古银杏树,作为浦东历代海岸线上的千年古树,见证了岁月变迁。“老洋泾”潘福祥回忆,60年前的洋泾镇,以南北向的洋泾浜为界分为东西两镇,而长长的洋泾老街就是镇里的主干道,两侧酒旗飘飘,店肆错落,人丁兴旺。

 

潘福祥祖上是洋泾东镇的大户,当年沿老街的多处“墙门间”里都住着潘氏后人。所谓墙门间,即浦东当地富裕人家的大宅子,形似北京四合院。每户墙门间外,都会留有大片空地,如同今天的公园广场。63岁的袁建民说,判断是不是老洋泾人,首先就要看他知不知道啥是墙门间。那一个个“小广场”,是老街居民留下足迹最多的地方。老人纳凉,小孩子打弹子、跳皮筋、斗蟋蟀,到了夏天傍晚,家家户户还要在墙门间外摆上八仙桌、小凳子吃晚饭、看表演……

潘福祥手绘的洋泾老街老地图(杜晨薇 摄)

 

宝仁路的斗马堂、东栅口的张记茶馆、鸿福记茶馆,老街的繁荣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大浦东》故事开始的时代。袁建民说,剧中那些院角的老藤椅、街头的二八自行车、手提式煤炉等场景,都是他记忆中的洋泾。

 

1989年,陈凤珏一家从静安迁至浦东洋泾,与剧中主人公赵海鹰搬进洋泾老街的时间相仿。她回忆,当时的洋泾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期,许多老住户就地安置,从促狭的房子里搬进楼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家门口的博山路成了通途,沿街商铺越来越多,还陆续开出一条又一条公交线。

 

今天再回到老街,已看不到当年的市井气,取而代之的是霓虹闪烁、高楼林立的现代感。可老街的记忆和情怀依然留在“老洋泾”心里。“曾经的老邻居还是会常常见面,还是习惯搬个小凳子坐在一起聊天,还是会怀念墙门间前的快乐时光。”袁建民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繁荣的洋泾老街旧景(洋泾街道提供)

 

寒来暑往,留下几代人的生活印记

 

此次文化营造展由阳二、泾东、崮一、山水国际居委会发起,洋泾街道和洋泾社区基金会联合主办,以洋泾历史照片和社区居民珍藏的老物件为依托,创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回忆现场”,让大家共同感受城市演进的脉搏。

 

三五牌钟表、红心牌电熨斗、海鸥牌相机、红灯牌收音机,还有上世纪初的唱片机、铜炉火锅,这些“老掉牙”的物件,是展览主角。还有上世纪30年代的老算盘、计划经济年代特有的粮票、公交车月票、住房调配通知单等,让人陌生又熟悉。

策展人介绍,这些涵盖日常生活、交通、娱乐等各方面的展品,镌刻着往昔岁月,凝结着几代老洋泾人的情感。还有许许多多的洋泾故事没办法用实物表达,便被“写”在了展览现场的一级级台阶上:“那时,变成简易沐浴房的是大木盆,穿的是木拖鞋;陪伴我们的是洋泾电影院、洋泾文化馆、洋泾大礼堂、洋泾图书馆,还有洋泾体育场;那些年,跟着姆妈去洋泾菜场买菜,放一块砖头或摆一只破篮头也能代替排队;那时我们只晓得去读书、上学,争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没想过将来如何,可我们有最纯粹的快乐……”

 

属于那个时代的洋泾再也回不去了,但我们或许可以在《大浦东》里触摸到当年的气息与痕迹。

 

栏目主编:王志彦 题图来源:洋泾街道提供 图片编辑:邵竞
题图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繁荣的洋泾老街旧景(洋泾街道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