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杨曹文梅、藤本道生、施恭旗施学理父子,他们与上海是什么关系?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章慧敏 2018-12-13 07:08
摘要:1989年,“白玉兰纪念奖”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踏着“春天的脚步”绽开了花蕾。从那以后“白玉兰纪念奖”“白玉兰荣誉奖”“上海市荣誉市民”这三枝朵朵向上的“白玉兰”陆续开放,组成了上海表彰外籍友人的系列奖。

杨曹文梅:90岁的“上海市荣誉市民”

 

2016年国庆节前夕,当薄施脂粉、身着酒红色唐装的杨曹文梅从时任市长杨雄手中接过“上海市荣誉市民”的证书时,老人用一句软糯又标准的上海话向市长道了声“谢谢”。那一年,老人家90岁。

 

时任市长杨雄授予杨曹文梅“上海市荣誉市民”的证书

 

杨曹文梅是位美籍华人,对上海怀有特别的感情。但凡出席国际会议、重大论坛,她发表演讲只说上海话。有人置疑,她便回复说:“因为上海是我的家乡,上海话是我的家乡话,我不会忘本。”

 

上世纪80年代末,与上海一别30多年的她回到故乡。她发现这里和她1946年离别时已有了天壤之别:街头的行人多了,人们的步伐就像曼哈顿人一样的快速。她特地下榻在外白渡桥旁那座当年叫“百老汇大厦”的上海大厦。这里有她年轻时的记忆,她想从房间里看到外滩的全景全貌,看到黄浦江和苏州河。

 

可是,房间的窗户装上了双层玻璃,服务员还关照客人尽量不开窗。杨曹文梅问为什么,回答说,为了阻隔苏州河散发出的臭味……

 

对游子来说,苏州河是萦绕在心底挥之不去的母亲河,如此的黑乎乎、臭烘烘、脏兮兮,这是对母亲河的亵渎。那一刻,杨曹文梅觉得自己应该为故乡上海做点什么,为天蓝水清的环境做点什么,为苏州河的环境优化做点什么。

 

杨曹文梅是美国历史和亚洲开发银行建行以来第一位获美国政府委任的亚裔女性,她决定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推动上海苏州河环境整合整治项目。可是,申请这个项目的贷款并不容易,刚提交讨论,美国政府就以一个“NO”拒绝了。他们认为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是用来帮助亚洲人民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的项目,一般不考虑环保和基础建设项目。

 

杨曹文梅不服气:苏州河环境治理怎么就不是人道主义援助呢?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改善苏州河两岸环境,这是最具人道主义的事。

 

为了阐述治理苏州河的理念,杨曹文梅执着地一次次说服亚洲各国驻亚洲开发银行的大使们,还不间断地游说华盛顿国会,甚至找到美国国会议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年又一年,1998年,上海苏州河环境整合整治贷款项目终于得到了批准和实施。这一年,杨曹文梅已经72岁了,百感交集的她想到自己终究为故乡上海做了点事,所有的辛劳和委屈就在那一刻烟消云散了。

 

今天,当人们徜徉在面貌焕然一新的苏州河沿岸时,眼前是否会浮现出这位气质高雅又美丽的老人的形象,感恩她曾经为推动苏州河环境整治项目做出过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杨曹文梅当选为“上海市荣誉市民”,就是上海这座城市对她的致敬和感谢。

 

史上唯一:父子同获“上海市荣誉市民”

 

施学理先生

 

当“上好佳”的董事长施学理接到荣获2017年“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的通知后,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父亲施恭旗。父亲2005年先于他获得“上海市荣誉市民”的称号,当时,他小心翼翼地拿着父亲带回的那枚正面印有上海市市花白玉兰、背面印有上海地标外滩的奖牌,羡慕地看了又看,只听父亲说:“儿子,有朝一日我希望你也能成为‘上海市荣誉市民’。”

 

在施学理的内心,父亲就是他的榜样。施恭旗是祖籍福建的菲律宾华侨,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1993年,他是最早一批来沪投资的外商。他创立的“上好佳”,寓意“好家在上海”,至今有着好口碑。正是源于这个美好的意愿,也正是看好中国的市场,哪怕经历了种种难关,父亲也咬牙坚持着,丝毫没有动摇扎根在上海的决心。

 

1996年,“上好佳”在中国的业务突飞猛进,父亲将施学理从菲律宾召到上海,跟在身边“学生意”,用意很明确,要他拓展中国膨化食品市场,接手中国区的业务。22年来,父亲打下的江山,施学理不仅保住了,而且事业蒸蒸日上。

 

施家全家福。右二为施恭旗先生,后立者为施学理先生

 

没有上海就没有“上好佳”的今天,施家父子感恩上海带给他们的成功,也竭力在报答上海,回报社会,捐赠、赞助、扶贫,累计捐款近亿元。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峰论坛上,施学理道出了心声:“‘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合作机会将提升我们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上好佳’正借力于中国一带一路勇往直前,将市场开拓到中亚和欧洲……”

 

如今的施学理早已融入了上海的生活,他的一双儿女天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嬉戏,完全是两个“小上海”了。他爱上海,看着这座城市越来越美,更会想起父亲当年的那句话:“以后你一定要去上海,这里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藤本道生:紫藤花一直盛开下去

 

中国第一家以紫藤为主题的公园诞生在上海的嘉定,它是由日本人藤本道生先生建立的。随风摇曳的紫藤花穗飘荡着串串深情,令人流连忘返。正是藤本道生无偿捐赠了日本国宝级别的长穗珍稀紫藤品种,才使紫藤园弥漫着浪漫和情怀,醉人又醉心。紫藤公园已成为著名的紫藤赏花地,每年观花的人数高达50万以上。

 

藤本道生先生在嘉定紫藤园

 

一年又一年,如今的藤本道生先生已是86岁的老人了,可他依然每年至少两次自费来嘉定紫藤园,亲自修剪紫藤枝条,无偿传授技艺。日本到上海少说也有2000公里的路程,许多人都敬佩先生的坚持,藤本道生的回答却简明又直白:“我希望象征两地友谊的紫藤花一直盛开下去。

 

藤本道生和上海结缘是在1996年,那年,为纪念上海嘉定区与日本冈山县和气町友好交流10周年,时任和气町町长的藤本道生向嘉定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在嘉定区建立紫藤公园的建议。

 

紫藤的生长离不开水和阳光,而嘉定是江南鱼米之乡,降水量充沛,阳光充足。他的提议得到嘉定区政府的支持,藤本道生特地从和气町的紫藤公园里挑选出了花穗长且花色漂亮的品种嫁接到野生的紫藤上,培育了30个品种、120株紫藤苗。1997年3月19日,他亲自将培育出的紫藤幼苗种在了嘉定城南古城河畔……

 

藤本道生先生以紫藤为媒,牵起了一根中日交流的纽带。当年,当他呱呱坠地时,叔叔给他起了这个名字,而在日本,“藤”即紫藤,难道不是蕴含了某种天意?

 

藤本先生在传授紫藤种植技艺

 

2018年的1月31日,清晨的冈山在下雪,刚度过86岁生日的藤本道生走进了漫天飞雪中。他将飞往上海———嘉定紫藤园是他“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的地方,今天他与它又将在这个飘雪的冬天相会。

 

“嘉定紫藤园之父”是他最爱听的称呼。没错,嘉定紫藤园就是他的孩子。坐在温暖的机舱里,他默默地数着数:这是他第70次飞往嘉定了。先生喜爱中国,钟情上海,他说:“上海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有一个心愿,身后将一半的骨灰留在嘉定紫藤园。”

 

2018年9月30日,上海市市长应勇为藤本道生颁发了上海市荣誉市民奖状。

 

饮水思源,上海以最高贵的市花向作出贡献的外国友人致谢。这些奖项没有附带任何物质待遇,但它们如同白玉兰的高洁,奖励的是一种精神。

 

上海是个家。“白玉兰”由蓓蕾而盛开,世界各国友人循着芳香,正越来越多地融入上海这座城市、这个大家庭,携手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编辑:许云倩。本文照片除署名外由作者提供。题图为今年的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授奖仪式,张春海摄)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许云倩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