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企示录 > 文章详情
非凡年代的印迹——漕河泾开发区篇
分享至:
 (1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崔家琛、李娅宁 2018-12-07 06:00
摘要:那一年,西南角成立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开启建设“上海硅谷”之梦

科技大潮中应运而生 34年奋进勇当开发区行列“排头兵”:

从电子信息一枝独秀壮大为七大产业各树旗帜,科创中心获评“亚洲最佳企业孵化器”,品牌输出伸向苏浙黔

那一年,西南角成立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开启建设“上海硅谷”之梦

 

1992年2月10日,大年初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到位于漕河泾开发区内的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视察。老人家走进净化车间,隔着大幅玻璃观看里面的一片纯白世界。那世界里,首次突破“巴统”限制引进的大束流离子注入机正在静静地工作。

 

小平同志抬起头,问身边的同志:“你说,这台设备是姓‘资’呢,还是姓‘社’?”

 

身边的同志一时答不上来,这时小平同志就表示,这台设备原来是姓“资”的,现在是姓“社”的。设备是资本主义国家制造的,所以原来姓“资”,但现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姓“社”了。当听说这些设备“拿来”的过程后,老人家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开放了人家就进来了……

 

26年后的2018年10月24日,一场面向全球的科创嘉年华活动在上海漕河泾举行,“黑科技”展、海内外创新创业大赛及路演……老牌开发区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这场嘉年华的开幕式上,新一代的上海贝岭工作者以话剧的形式讲述着30多年来漕河泾开发区和贝岭在中国改革开放浪潮里共同经历的风雨故事。

 

成立于1984年的漕河泾开发区,承担着国家的历史使命应运而生。34年来,汲取着改革开放的澎湃动力,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国家级开发区队伍里的“排头兵”,以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求新求变不停步”,这是漕河泾开发区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诀,更铸就了非凡年代里,它的与众不同与难能可贵。

 

实现三次跨越,构建出开发区产业新格局

 

上世纪80年代,微电脑已经走入了发达国家的普通家庭,而刚刚打开了国门的中国,骤然面临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巨大差距。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驱使着我国必须埋头苦干、迎头赶上。引入外资,成为我国经济、科技加速发展的重要一招。

 

对于上海,更是如此。改革开放初期,当遍布全球的一百多个高科技区纷纷推出一系列“超字号”产品时,仍然是以轻纺工业为基础、重化工业为骨干的传统产业结构的上海,看到了转折的希望——能否搭上新技术革命的列车,用高科技产业带动一大批传统产业?

 

上海需要自己的“硅谷”。1984年,在上海市区西南角,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开始筹建,开启了“上海硅谷”建设的篇章。1988年,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迎来重要时刻,正式升级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全新的漕河泾开发区大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兴办包括微电子、光纤通信、激光、生物工程、航天技术和新型材料等内容的新技术产业,力图把开发区办成展示科技浪潮最新流向的橱窗,以带动整个上海工业的更新换代。

 

1986年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正式动工

 

一些国际知名的高科技公司首先问津这片“乐园”。上海市第一家中美合资企业——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中澳合资普林电路板有限公司、中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3M跨国集团等都带来了宝贵的资金和一批尖端技术。环境好、技术高、见效快,漕河泾开发区的高科技产业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不少外商考察后说:“漕河泾的潜力看不到底!”

 

上海贝岭的发展印证了漕河泾的潜力。

 

时间回溯到1983年7月30日,中国邮电部与比利时贝尔电话制造公司签订协议,合资创办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比利时方向上海贝尔转让程控交换机、数字通信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三项高技术。一纸合约记录下中国开放的新突破,这一时刻也正是上海贝岭奇迹的开端。

 

彼时,国外产品升级换代,可谓日新月异。1960年诞生了第一个计算机程序控制的电话交换机系统;1970年数字通信技术应用于这一领域...... 然而,在我们国家,60%的电话交换机竟然还在用发明于1870年的系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选择开放市场,完成了中国通信工业的一记“撑杆跳”。

 

中国的开放,带来了外资的主动进入。1988年9月,上海贝尔与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合资成立了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落户”,承担上海贝尔的高技术产品加工。合资之前的贝岭,只是国营企业的一个车间;合资之后的贝岭,站在“洋人的肩膀”上,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一个全新的起点。从贝尔到贝岭,这一跨步,不只是成就了一台电话交换机,中国的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高化,都毫无疑问沐浴了它的恩惠。

 

国内各路精兵悍将也欲与外商试比“高”,以自己的优势项目开道进入开发区。交通大学为了促使计算机硬盘磁记录成果产业化,在漕河泾辟建了科学工业区,并与外商合资建了泰吉、泰安公司;特种电子测试基地和机载电子中心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拳头项目也在开发区报进了“户口”。

 

漕河泾开发区成立早期,区内的企业大多数姓“电”。九十年代末,世界互联网浪潮开始飘向中国,自动化生产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当手中的大哥大、BB机逐渐被翻盖机取代,随后又变成“五脏俱全”的智能手机,一个科技巨变的时代悄然来临。漕河泾开发区也迎来了“二次创业”,构建升级换代框架,向国际品牌进军。同时,孵化器基地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功能日趋完善,一批又一批的科技成果破茧而出,这一切,使得漕河泾开发区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2008年,北京奥运的圣火点燃全民激情,进一步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这一年,漕河泾开发区正式开启“第三次跨越”,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会,在坚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以科技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推进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引领开发区加快转型。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漕河泾开发区增添了勃勃生机。在转型过程中,漕河泾“自掏腰包”贴补搬迁企业,“腾笼换鸟”为创新发展提供空间;在埃博拉流行之时,漕河泾开发区之江生物基因检测产品2小时内就能让病毒现出原形,保卫我国边检......

 

近十年,漕河泾开发区重点引进了国内外著名集团的“一部三中心”项目,即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管理服务中心、运营结算中心,推动开发区向优二进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漕河泾已经从最初的电子信息一枝独秀,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汽车研发配套、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各树旗帜的产业局面。2017年,园区所有关键经济指标均取得两位数以上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开发区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收入达3477亿元,同比上升13.9%,占到开发区总收入的3/4。

 

被称为“中环航母”的漕河泾新洲大楼,商汤科技全球研发中心所在地

 

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催生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正迎面而来,漕河泾开发区也已经做好了迎接全新时代的准备。

 

漕河泾式服务,为企业创新提供“加速原力”

 

30年前,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一栋简易的办公楼里,挂出了一块并不引人注目的牌子——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它也是上海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见证这一刻的,除了十几位工作人员,还有几位拿着入驻合同,却仍有些懵懵懂懂的企业负责人。

 

上海这边静悄悄挂上的小牌子,在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却产生了不小反响。“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有了与国际接轨的孵化器!”有识之士预言,假以时日,上海乃至中国的科技创业必将风生水起。

 

30多年后的今天,当初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如今,在漕河泾园区走上一圈,不难发现漕河泾有趣的生态。这里跨国巨头多,小微企业也不少;既有国家千人计划的顶尖人才,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既有创业大佬,也有职场菜鸟...... 创业圈子里有一句话很流行,“选择漕河泾,就是选择成功。”

 

的确,不管你是“大象”还是“蚂蚁”,都能在这里找到生长的空间。

 

黑螺游戏是几年前入驻漕河泾的年轻公司。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难,公司创始人张樊钧深有感触。从公司的注册、办公室装修到人事、财务制度的建立,对公司里的几个技术男而言,比开发一款畅销游戏还要困难。由于缺乏前期规划,他们在即将与发行商签约游戏作品时,不知该如何申请相关科技政策支持。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根据手游行业的特点,为黑螺游戏树立了科技政策,协助完成软件著作权及软件产品认定的申报,并为后续软件企业认定做好了准备工作。公司成立3个月后,黑螺开发的第一款游戏作品顺利被知名发行商独家代理。一个年轻的创业公司就这样在漕河泾打响了第一炮。

 

事实上,30多年来,漕河泾开发区一直致力于培育和帮助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先后建立了包括科技创业苗圃、大学生创业创新园、留学生创业园、孵化器、加速器在内的接力式孵化链和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企业初创时可以进入“苗圃”,免租金,开发区还提供资金和导师扶持。在“苗圃”阶段,创业者只要有想法,创业中心就会帮助他把技术落地,评估项目的成长性。经过3到6个月的试运行,“苗圃”中有50%的项目能够进入到“孵化器”,开发区为这里的企业配套各种专业服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再进入“加速器”,这时,开发区会帮助企业做大规模。很多企业一路从孵化体系中发展过来,从一个个项目起步,最后做成了上市公司。这样的例子在漕河泾太多了。

 

新漕河泾国际商务中心

 

如果说创业公司是“苗圃”里的种子,那么开发区正在做的,就是浇灌它们长成参天大树。漕河泾开发区制定了全国首个孵化器行业服务标准。创业“苗圃”中的企业如何孵化,如何为企业开业提供辅导,如何为企业申报各种扶持政策提供服务,在这份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范。为了让相关科技类创新企业不错过任何可以享受扶持鼓励政策的机会,开发区自主开发了一套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园区内企业信息的“大数据”,一得知相关政策,即可通过该系统主动搜索筛选到对应的企业,相应服务随之配套,这使得园区企业不再靠自己野蛮生长,而是能享受到阳光雨露的“孵化”。

 

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下属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被亚洲孵化器协会评为“亚洲最佳企业孵化器”。目前,开发区孵化器联盟共有13个孵化器,其中3个为国家级孵化器,自有孵化器面积7.5万平米。开发区成立了“漕河泾众创联盟”,创业中心、COCOSPACE、优客工场、创嘉站、启创中国(腾讯创业基地)等十余家众创空间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创营·科技绿洲和创营·宝石园投入运营,并与国内外知名孵化器和科技园打造联合孵化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谷歌中国开发者社区、微软创投加速器等国际众创空间项目也相继进驻漕河泾开发区。

 

漕河泾国际孵化中心

 

创新创业服务至关重要,而众多企业看中的,也不仅仅是这一点。漕河泾开发区很早就把“服务”作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以市场化为方向,围绕政务服务、招商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人才服务、物业服务、商业配套服务、生态环境建设服务、交通能源服务、综合服务等,形成了具有漕河泾特色的综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物业变身企业的后勤管家,协助企业完成基础会务工作、参观讲解、小型采购等事务,嵌入客户企业内部的“内物业服务”引来国内许多园区上门取经;借助城市更新的时机,开发区利用老厂房、旧厂区等闲置空间,变成集办公室、职工食堂、咖啡吧、创新实验室、小型剧场、电子图书馆于一体的“漕河泾硅园”,形成服务资源共享、社交便利的创新创业空间;漕河泾开发区紧邻徐汇著名的商业中心田林社区,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如今每天上下班高峰和中午,通勤的白领让整条田林路热闹非凡,全无开发区和居民区的界限。漕河泾服务不仅深入产业,也渗透到生活。

 

漕河泾科创嘉年华活动已经举办了三届。和其他园区不同,漕河泾的嘉年华除了创业大赛、论坛、资本对接活动外,还专门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歌唱比赛、音乐脱口秀、创客“黑科技”集市等活动。年轻人喜欢漕河泾的氛围,老牌开发区看上去一点也不老。

 

漕河泾科创嘉年华第三季

 

在做强知识产权服务上,漕河泾开发区也下了一番功夫。2016年,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成立,这是上海市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示范区,示范区内集聚了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上海中欧知识产权促进中心等服务机构,正在推动着知识产权服务工作融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2017年,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在漕河泾开发区落户,京外唯一的马德里商标申请受理单位上海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挂牌,开发区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注册国际商标的便捷服务。在漕河泾,知识产权已经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带动着产业发展。

 

品牌输出,跨省合作,长三角也有“漕河泾时间”

 

30多年前,要问漕河泾在哪里,答案是徐汇。在今天,这个问题有了不同的答案,在浦江、在松江、在临港、在浙江海宁、在江苏盐城...... “漕河泾”的金字招牌已经走出上海,发展到了长三角地区。

 

2009年9月,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正式成立,这是上海的经济开发区第一次“走出去”对外异地投资项目,也是沪浙两地建成的首家跨省合作园区。在户籍人口为68万人、流动人口约35万人的浙北小城海宁,“漕河泾”吸收了其中13600余人就业。

 

九年时间,从一个传统的轻工业为主的浙北小城,到如今聚集一批国际高科技公司的科技强市,海宁的发展体现着“漕河泾”品牌的生命力。

 

浙江宝捷机电有限公司是海宁分区引进的第一家上海企业,原位于上海莘庄。2010年,宝捷机电和海宁分区签下框架协议,决定迁至海宁。公司整体搬迁,这对于宝捷的员工来说有些“难以接受”,对海宁的工业配套建设来说,也是第一次实实在在的挑战。好在,上海漕河泾为海宁分区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同时,宝捷给予了去海宁的员工薪资奖励。这样,一个深耕上海多年的企业顺利地在海宁安了家。

 

对海宁来说,九年的“漕河泾时间”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2012年前后,海宁分区招商就遭遇了“冷空气”。由于海宁分区在级别上属于省级开发区,而且在地理位置上比起更接近上海的其他县市有“先天不足”,很多实力强的企业不愿意来海宁分区投资。即便困难重重,海宁分区的负责人还是坚持着漕河泾品质,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海宁的园区发展之路。

 

在今年十月举办的第三届漕河泾科创嘉年华活动上,海宁分区公司负责人谈到了自己的体会。“到海宁之初,以为把漕河泾的模式复制过去就解决问题了,但九年下来发现不是这么简单。漕河泾的品牌要树立起来,但产业还是要跟当地结合。”

 

科技绿洲项目是漕河泾模式在海宁分区的成功实践。科技绿洲是上海漕河泾的王牌项目,而海宁科技绿洲项目,是通过建设花园式产业园区以及示范标准厂房,将分区内最为尖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海宁科技绿洲项目计划总投资3.6亿元。这个项目,使海宁的工业模式从传统的“土地批租”,走上了一条集约化发展道路。

 

一个小城如何吸引高端技术人才,这是大多数入驻漕河泾海宁分区的公司都有的困惑。对于海宁分区来说,也只有加强人才培养,才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大平台和国际产业合作园区。中法合作产学研园区项目,就是海宁正在践行的人才培养之路。

 

中法合作产学研园区项目以海宁经济开发区,包括漕河泾海宁分区为主体,海宁技师学院为载体,通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结合,开展高技能人才自主培育。去年9月,法国政府已将“浙江省海宁市中法职业培训项目”列入中法工业合作领域的教育培训类项目。同月,首届中法合作“智能制造”实验班开班。中法合作产学研园区项目正在有效地补齐海宁高级技术人才稀缺的短板,提升着海宁经济与科技“软实力”。

 

目前,海宁分区已经引进了48家比较大的企业,至2017年底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6.9亿元。海宁的腾飞有力地说明,漕河泾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跨区发展的产业园区的经验。

 

借力“漕河泾”这双翅膀崛起的,不只是海宁。“漕河泾”品牌走出本部,在长三角地区“遍地开花”。目前,漕河泾不仅在上海本市5个行政区建设园区,并已在苏浙黔设立三大分区。统一品牌、跨区布局、多点联动、协同发展,走出去的“漕河泾”使品牌价值得到更大发挥,输出品牌的同时也输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人才。

 

在未来,漕河泾开发区将继续推进跨省合作,各分区品牌将保持一致性,并根据各园区不同的产业、资源禀赋差异化发展,通过实施统一品牌下的大招商,进行整个资源和产业链分工,提升整体竞争力,为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强劲助力。


 

塑造“名园”品牌,助推科创中心建设

 

上海把制造业作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在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过程中,漕河泾开发区有着自己的担当与使命。

 

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漕河泾开发区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试验集聚区两大平台,正致力于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服务示范区、众创空间集聚区、成果转化先行区。

 

漕河泾作为上海的品牌园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责无旁贷。目前,漕河泾开发区正顺应产业变革趋势,推动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两大优势产业,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优势。漕河泾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互联网+”、双向孵化等模式为主导,培育新的潜在新兴产业,形成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引领区。

 

同时,漕河泾开发区正在努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空间。开发区不断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优化空间环境品质,形成适合创新主体、创新活动集聚的布局形态、功能载体和空间环境。在未来,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众创空间集聚区和城市更新标杆区将在这里出现。


 

2018年12月7日《解放日报》非凡年代的印迹——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漕河泾开发区篇)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崔家琛 题图来源:陆瑶俊 设计 编辑邮箱:jfhuodong@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