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大区势 > 文章详情
临港15年15人 | 张继军:深入地下7米臭水池,只为临港的天蓝水净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18-12-06 06:30
摘要:他常说:“虽然这份工作又脏又累,时不时搞一身油污、臭水,现在的小青年也不太愿意做,但我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个行业是造福子孙的……”

 

一座城市的干净有序与现代智能背后,总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奉献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支撑着城市的运行。上海临港供排水发展有限公司设备部主管张继军就是这样一位无名英雄。

 

从2006年来到排水公司,到如今成为厂里最资深的员工之一,12年来张继军奋斗在污水处理第一线,每天面对最脏最累的活儿,只为城区的生态贡献一份明净。

 

今年,张继军获得了临港地区颁发的首届“临港工匠”称号。他常说:“虽然这份工作又脏又累,时不时搞一身油污、臭水,现在的小青年也不太愿意做,但我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个行业是造福子孙的……”

 


听声音就能判断零件故障

 

初见张继军,是在临港供排水公司的下水污水处理厂,这里距离临港核心城区20多公里,却支撑着整个城区的污水排放和水质监控。

 

进水泵房测试水泵,正在操作仪表的是张继军。

 

污水处理厂一般会有臭味,但自从走进这家厂房后却闻不到一点不良的气味。张继军说,污水厂去年开始工艺提标,对厂界内所有硫化、甲烷等气体集中收集和处理。“环境监测部门不但考核我们的出水水质标准,连厂区周边的空气质量也要达标。”

 

张继军是厂里最老的一名员工。2006年他从惠南镇来临港的时候,正值临港开发初期,而在他看来,环保是一个有未来发展前景的行业,于是就抱着闯一闯的心态过来。“当时下水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如今十多年过去,很多原来的老员工都各奔东西了,只有我一直坚持下来。”

 

张继军在冲洗水泵维修排故。

 

在污水处理厂,张继军的工作是设备维修。设备,对工厂的运作都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故障,需要用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来恢复。“所有设备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小故障都会导致严重后果。”比如厂里唯一一台德国进口的柱塞泵,在正常工作中负责将离心机脱水的浓缩污泥输送到储泥料仓,并做进一步无害化处理。然而这种德国产的单台设备一旦发生严重故障,国内几乎找不到配件,只能向原厂采购,机器往往要停工几天甚至几个月。柱塞泵不运作,水中的剩余污泥便排不掉,出水水质就会持续恶化、超标。

 

张继军记得有一次柱塞泵的液压系统换向阀发生了严重喷油,整台机器瘫痪。联系生产厂家来看过后,对方说要整体更换换向阀。“并且这种大配件在中国不备货,要向德国采购,至少需要六个月时间,我们全部人一听都傻了眼。”

 

等厂商进货显然是不可能了,张继军只能临危受命硬着头皮尝试自己修。根据他多年维修设备的经验,换向阀损坏很可能只是两三个零件的故障,于是他大着胆子自己把机器拆开进行研究,找到损坏部件以后又自己去寻找新的能匹配零件。

 

张继军在给柱塞泵排故。

 

“如果按照厂商的价格把整个换向阀换掉要花三万多元,而我当时是到九江路上花了十几块钱买的新零件,换上去之后,果然就好了!”如今说起这件事,自豪之色依然溢于言表。那一次尝试,不但节省了工厂停工时间,而且还大大节省了维修费用。“这台机器一直用到现在,已经7年了,一直没有再故障过。”

 

从进厂时一名普通技工到设备部主管,12年来张继军阅设备无数,凭借丰富的维修经验,如今应对很多设备故障,他只要听一听声音就能判断哪个零件出了问题。

 


深入地下7米臭水池什么体验

 

说到这份工作的挑战,“脏、臭、苦,而且还危险。”张继军说。污水厂刚运行的时候还没有臭气收集系统,污水随着水里面的有机物分解会产生硫化物,进水泵房间里的报警系统每天都在响,臭气熏得人都进不去。而作为维修人员,张继军和队友们经常要需要在这种环境中作业。

 

清洗生反池。

 

生物反应池,位于地下7米的“深坑”里,这个区域有5000多个微孔曝气盘同时运作。曝气盘经常会被淤泥堵塞,导致曝气不均,为了保证曝气的均衡度,维修人员每过一年时间就要全员出动,深入池底进行检修和拆装清洗。

 

“地下7米是什么环境?”记者不禁好奇。“厚厚的臭泥浆积在底下,污水在这里是翻腾的状态,蚊虫扑面而来,温度非常高,池下又热又闷……”张继军平静地描述着这一切。由于每次大检修都要赶在夏天枯水期城区排污量比较少的时候进行,而这时地面气温都非常高,地底下的闷热程度可想而知。

 

清洗生反池。

 

污水设备维修也是一个高危行业。“污水厂事故频发,就是由于硫化氢浓度过高,不但会导致人神经麻痹,还会引发爆炸。”因此每次下池前,都要做好详尽的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安全交底,维修人员都会提前三天开盖进行强排风。“三天以后,在人下去之前,先丢两只能跑能跳的活鸡进去半小时,再把硫化氢报警器伸进去,如果没有报警、鸡还能活动,人再下去,来不得半点马虎。”

 

下池之前,先把水放干,露出底部的淤泥,然后维修人员穿着下水裤、戴着面罩、保险带、呼吸器,做好道道防护措施再下去。他们的任务是消防高压枪进行不断冲刷,把泥浆冲干净。“即便做好了防护措施,但在这种环境里,还是经常有同事因皮肤过敏、恶心呕吐而不得不停止工作。”

 

清理后的生反池。

 

如今,厂里开始逐步把下曝气池的工作外包给拥有有限空间作业资质的特种维修部门,而张继军的团队则负责监管,不再参与下池工作。“水下危险点太多,任何把握不了的工作都要交给专业团队,不能抱侥幸心理。”以前是自己动手,现在是科学管理,团队也在一步步成长起来。

 


污水处理后会散发出泥土清香

 

从事设备维修是一件24小时待命的工作。一百多台电控闸门、四五十台大型水泵、三台大型鼓风机、一台柱塞泵、三台离心脱水机……张继军将这些每日都要监测的设备熟记于心。“设备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故障,你得随时准备着。”他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日,经常半夜被叫起来赶到维修一线。

 

设备部员工正在保养进水泵。

 

近年来,随着排水公司技术的革新和升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张继军的工作岗位也搬到了自动化控制的总控室,团队的运行人员比过去精简多了。“过去侧重于维护维修,现在侧重于管理,防范于未然。”一旦发生故障,如何修,采购什么,都会马上进入程序化操作,有条不紊地运行。张继军说,现在维修人员都穿得干干净净的,这表明团队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你知道吗?污水经过水质处理后,在空气中会散发出一种清新的泥土味道。”张继军说那是因为水中的各种细菌、微生物、有机成分被分解掉以后,就只留下了泥土的气息。

 

张继军家住在泥城,离上班的地方约11公里路程。“我从小就生长在这个地方,记得小时候,这里的河水都是可以喝的,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河水开始有了污染,河里不能游泳了,鱼虾也绝迹了。”

 

从那时起,他一直有个小心愿,希望家乡的水能变清,天能变蓝。如今这个愿望在张继军和许许多多临港建设者的努力下,正逐步变成现实。

 

临港的天蓝水净。

栏目主编:董齐兴 文字编辑:董齐兴
本文图片:受访者提供
题图说明:在地下7米清洗生反池
专题推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