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8年过去了,携号转网还在试点,到底是谁在恶意刁难用户?
分享至:
 (11)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飞 2018-12-04 18:47
摘要:究其根本,携号转网真正的难点不在技术,而在利益。毕竟,用户转走了,就影响了自己的收入。

携号转网又一次成了新闻。据工信部消息,按照工信部对于携号转网工作的整体部署,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自12月1日起,推出携号转网新业务受理流程。用户可发送短信进行携转资格查询,办理完携转业务后1个小时内(到下一个整点时刻)即可正式携转到新的运营商。

 

之所以说“又一次”,是因为携号转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工信部也并非首次进行试点。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工信部首批携号转网试点早在2010年11月就已在天津、海南启动。不过,试点两年后,两地成功携号转网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少,后来几乎陷入停滞。据统计,到2013年7月,携号转网用户只有6万左右,累计成功率仅为0.27%;2014年9月,第二批携号转网试点进一步扩大范围,在江西、湖北、云南启动实施。但由于手续繁琐,需要到相关运营商指定的营业厅办理携转业务,大部分用户持观望态度。

 

所谓携号转网,是指用户可以在不变更手机号码的前提下,从一家电信运营商转入另一家。之所以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原因是在于背后的好处——用户不改变手机号码就能变更运营商,无疑将大大增加用户“用脚投票”的选择空间,一定程度上也能倒逼运营商进一步提速降费。

 

好处如此明显,自然应该进行普及。但吊诡的是,距离首次试点已经过去8年时间,携号转网不仅迟迟不能在全国推行,甚至还原地踏步一直处于试点状态。这不得不让外界怀疑携号转网第三次试点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其实,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出携号转网先前两次试点遇阻、遇冷的“病灶”——究其根本,携号转网真正的难点不在技术,而在利益。毕竟,用户转走了,就影响了自己的收入。利益永远都是运营商“抱着不放的鸡腿”。

 

对于用户而言,手机号码堪称“第二个身份证号”。用户由于被高额的换号成本所绑架,产生了畸形的用户黏性,不得不“忠于”某一家运营商,三家运营商也一直无法实现真正充分的市场竞争,因此便出现了实质性的垄断,也使得运营商在降费和服务上有所懈怠——吃准了老用户不能随意更改手机号码,运营商明目张胆地“喜新厌旧”,优惠活动只针对新用户,老用户完全无法享受的案例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由工信部推动的携号转网,显然是打破利益藩篱,促使运营商展开竞争的外部动力之一。通过携号换网的引入,用户在与运营商的博弈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如果某个运营商的服务质量赶不上其竞争对手,就等于将自身号码及用户资源拱手让给对方,造成自身用户数量的减少,损害自己的利益。这显然是运营商不愿意看到的。毕竟,没有企业愿意主动“割肉”。

 

因此,维持现状或者通过“套路”让政策红利大打折扣便成了运营商最喜欢的策略。从前两次试点来看,由“有形之手”祭出的促使运营商之间进行竞争的措施,有相当多的都被运营商的“花招”和“套路”所消解。比如,合约期内不能携号转网,网络切换期间会影响正常通信等。这些“花招”和“套路”让用户防不胜防,不仅侵害了用户的权益,实质也架空了政策试点、实施。

 

对此,监管部门应该对携号转网试点的具体成效和用户的反馈保持密切关注,敦促试点能够顺利推进,并及时纠正和预防可能出现的“花招”与“套路”。本月开始的携号转网试点,虽然简化了程序,但运营商将以什么新的方法来消解和应对显然对其不利的政策,还有待观察。至少从目前来看,已经出现“花招”的迹象——试点还不到5天,就有用户反映自己咨询后得到的答复是号码套餐有一项权益是到2036年,所以暂时不能携号转网。这一点,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文件,其中明确表示“预计在2020年之前,移动电话用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号码携带服务”。运营商再多的“花招”也挡不住顶层设计全面落地的大趋势。对于运营商来说,也应该少些“套路”,多些真诚,以迎接竞争、压缩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式而非垄断来获取用户增长与利润回升。

 

现在,留给工信部以及运营商的“解题时间”已然不多。但双方都应该知道,无论如何,携号转网的公信力经不起第四次折腾。

栏目主编: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