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沪三甲医院首开“远程门诊”,把患者留在当地:互联网医疗赋予患者更多自主权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18-11-05 20:49
摘要:据透露,远程门诊按当地医院的特需专家门诊水平收费,患者不仅可省下来沪的交通费、食宿费等额外开销,医疗成本也只减不增。

近年来,为解决疑难杂症的诊治,院内、院际的多学科专家会诊早已成为稀松平常的模式。互联网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一台电脑、一个小小的摄像头,就能架起相隔千万里两家医院的沟通桥梁。然而,在日益成熟的远程会诊模式之外,又有医学界人士提出新思考:远程会诊是否可以完全满足患者的真正需求呢?远程会诊网络既然已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为何仍有络绎不绝的患者前往北上广等地求医问诊?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理应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同时照顾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张哲民说,“除了做好以医生为主导方的远程会诊,我们是否可以给予患者更多自主权?”

 

通过半年尝试,上海市肺科医院先后与江西、河南、四川、辽宁、浙江、黑龙江等省市的医院搭建开通专科联盟远程门诊平台。据悉,这也是本市首家面向全国开设的三甲医院专科远程门诊。患者无需离开家乡,沪上优质医疗资源将通过互联网技术同质化实现,告别舟车劳顿也能挂上申城大专家的号,“轻医疗”时代即将来临。

 

复诊患者无需再次来沪,大医院主动将资源下沉

 

今年5月,蒋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肺科医院问诊。干咳、气短,大半年来她几乎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可在当地医院又诊断不出个所以然来。入住呼吸科后,经过胸部CT、气管镜、肺功能、血液等一系列检查后,蒋阿姨被诊断为间质性肺病,在静脉激素治疗和止咳平喘治疗后,症状好转的她出院回到河南老家。然而,出院时的医嘱让她和家人犯了难:“建议用药一月后复查胸部CT、肺功能、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难道又要千里迢迢来一次上海?

 

“以往,像蒋阿姨这样的情况,必须回院复诊。间质性肺病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副反应较大,需短期内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若患者药量长期不变或自行减药,都会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还有个矛盾点在于,患者气促仍较明显,路途遥远的劳累易导致原发病加重,这也是医务人员长期以来纠结困惑的问题。”呼吸科副主任赵兰告诉记者,以往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但这一次,她给蒋阿姨一家吃下了定心丸:只需回到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在当地完成检查,通过远程门诊,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医生就能直接对比胸部CT等变化进行评估,指导激素减量方案。

“搭建远程门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选取了之前有一定合作基础且患者人数较多的省市医院进行试点。”张哲民介绍,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呼吸系统疾病专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目前与6省市28家医院签订了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协议,首批搭建远程门诊平台的均来自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随着公立医院深入改革,大医院‘跑马圈地’的虹吸现象亟待纾解。通过远程门诊,我们可以主动分散患者就诊,同时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远程门诊解决疑难杂症同时“传帮带”

 

据悉,半年来远程门诊已服务500余人次,除了像蒋阿姨这样的复诊患者外,还有原本想慕名而来但被“留”在当地的新患者。来自江西的王先生反复咳嗽咳痰已超过两年,在多家医院间辗转后,得到的诊断结论却是五花八门:肺炎、肺结核、间质性肺病、肺真菌病……经过反复的抗感染、抗真菌、抗结核甚至激素治疗后,咳嗽咳痰情况并未有好转,无奈之下,他想到来沪寻找名医。然而,专家号一号难求,只请了两天假的王先生不得不放弃等待。

 

与朋友的聊天中他才得知,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已搭建了上海市肺科医院远程门诊,在当地完善检查后,远程门诊专家读片后考虑其为肺泡蛋白沉积症。“该病非常罕见,据国外统计数据显示,发病率仅约百万分之三,因其症状与一般性肺炎等肺部疾病相似,极容易误诊漏诊。”赵兰介绍,正是因为得到了明确的诊断,第二天王先生就经绿色通道入院,目前正在康复中。“像肺泡蛋白沉积症这样的罕见病,我们平时接诊的机会的确不多。”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医师江岚坦言,远程门诊不仅给患者带来实惠,更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学习机会。

 

将江西院内检查的片子上传至远程门诊系统,通过上海盟心互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阅片平台,一张经3D重建的可旋转高清CT片就实时传送到了上海医生的电脑上。“通过摄像头,我们能看见上海专家读片时的状态,及时对病情进行沟通交流。”江岚说,“专家全神贯注读片时可能不会说话,而这个小小的摄像头起到了对患者的安慰作用。”

 

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指出,互联网诊疗应依托医疗机构实施、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同时三级医院应当优先发展与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张哲民说,“院际间的远程门诊为基层百姓提供了更多诊疗机会,这不是三级医院间的高精尖对话,我们希望能实实在在解决患者的困难,同时将上海医疗服务品牌的优势辐射向全国。”

 

互联网医疗让医患双方多一种选择

 

打通远程门诊之后,通过物流配送药物上门、建立专科联盟内同质化诊疗标准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拓展医生服务渠道……一张覆盖患者、医生与医院管理的网络正徐徐铺开。据透露,远程门诊按当地医院的特需专家门诊水平收费,患者不仅可省下来沪的交通费、食宿费等额外开销,医疗成本也只减不增。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医院合作愈发紧密频繁,医生周末“飞刀”现象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然而若对患者病情不够了解或前期沟通不足,造成医疗事故的风险也难以避免。张哲民说,“我们希望通过远程门诊模式,让本院医生与外院的合作常态化、规范化,同时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医生对患者病情能做到心中有数,患者在必要时也可及时转诊来沪,得到有效治疗。”门急诊办公室主任孙辉也提到,通过远程门诊,医院实现了联盟单位内部门诊的同质化管理,“各成员单位的门诊管理部门通力协作形成长效化管理,如门诊设置的排班制实现了远程门诊的常态化与标准化,可更多更好地服务患者,提升肺科专科联盟医疗服务品牌的影响力。”

 

 

据悉,目前远程门诊已覆盖上海市肺科医院几乎所有学科,来自呼吸内科、结核科与肿瘤科的11名医生已投入工作,而未来参与远程门诊的医生也将越来越多。“一些大专家还将以医疗组形式开展门诊,一般疾病由医疗组高年资医师负责,疑难杂症再由专家本人解决,我们将把院内的诊疗模式带到专科联盟的更多医院。”张哲民说,“除了呼吸疾病系统之外,远程门诊也将在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等领域大有作为。为医患提供多一种选择,是互联网医疗赋予新时代的最佳礼物。”

栏目主编:孙刚 文字编辑:顾泳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黄杨子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