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航天员陈冬:我们从天宫二号带回了九棵绿油油的生菜,正努力成为科研型航天员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18-09-26 13:19
摘要:“我们也希望自己可以独立设计实验,将来在太空再去亲手完成它,那种感觉一定非常奇妙。”

33天太空驻留,争分夺秒完成38项各类实验。今天上午,航天员陈冬在载人航天工程应用成果情况介绍会上,谈了自己作为天宫二号“实验员”的感受。

 

要持续关注人的健康保障问题

 

陈冬说,6次载人飞行,次数并不多,时间也不长,必须要积累更多的数据和经验,让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失重环境,高效完成工作。在38项实验中,人的健康研究占主导,有8项之多,他认为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例如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航天员的视力会受到影响。在实验舱内工作生活始终是在噪音环境下,听力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是不可逆的,而且对睡眠、心情会有影响,进而对工作产生影响。这些实验都是为了研究人在失重环境下身体各功能发生的某些变化,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人是载人航天的主体,将来走出地球寻找新的家园也是人类,所以要持续关注人的健康保障问题,把相关实验继续做下去。

 

航天员相当于科学家的眼睛和手臂

 

地面科学家设计了非常好的各种实验,而我们在太空就相当于他们的眼睛和手臂,所以一定要利用好。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向习主席展示了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操作维修技术,还进行了植物栽培验证试验,播种、浇水、施肥、间苗等等,记录每一天植物的生长情况,直到最后带回九棵绿油油的生菜。“我们可以骄傲的说,通过我们的双手实现了地面科技人员的太空梦想。”

 

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科学试验、技术验证的同时,对科普工作也非常重视。这次任务中也完成了很多的科普教育活动,例如香港小朋友设计的太空养蚕实验,就引起了中小学生的浓厚兴趣。“通过航天员的展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航天、认识航天,最终参与航天。”

 

不能低估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人说机器人也可以当我们的眼睛和手,未来是否可以用机器人代替?但我想说谁也不能低估人的主观能动性。”陈冬说,后续空间站任务,系统会更加庞大,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是不可避免,就像神舟十一号任务,他们专门开展了在轨维修实验,在随机应变、化险为夷方面,他感觉人比机器人更有优势。

 

“有些实验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对我们来说有些难度,但可以根据我们独有的失重经验提出建议,例如程序的优化、工具的改进,实际上也是参与设计。”陈冬说,航天员也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努力成为科研型航天员,后续还会有第三批航天员的加入,他们都有很强的专业背景。空间站任务在轨飞行时间长,实验项目会更多,“我们也希望自己可以独立设计实验,将来在太空再去亲手完成它,那种感觉一定非常奇妙。”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