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大一新生发辱国言论,比退学处理更重要的,是教育者是否扪心自问责任在哪里
分享至:
 (6)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志强 2018-09-25 16:00
摘要:如果十几岁的学子们在德行、知识和能力上处处都完美无缺,那还要上大学做什么,那还要大学老师做什么?

9月22日,湖南城市学院因该校2018级新生王栋在网上发表“辱国言论”,做出取消其入学资格的决定,引起舆论关注。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件事在拷问人们:为什么一个十八岁青年学子对“爱国”有那么大的成见?他的错误言论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他的错误性质和程度到了哪种地步,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如何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先搞清楚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

 

十八岁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但还没有固化的时期,说一些错话做一些错事是这个年龄段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有的“过激言论”与当时情境、家庭背景及个人遭遇有关,有些是因为整个社会的浮躁和功利使一些人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产生误解有关,有些则由于学校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法不对路,理论与现实脱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所致。为什么前段时间人们热议高中是“玩儿命的高中”,说明高中阶段的高考指挥棒、“填鸭式的教育”颇受非议,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成为挣分儿的机器,其结果自然是德育功能的弱化。如果孩子们在功利的环境下压力过大,在出现共性与个性、理想与现实巨大矛盾和落差的时候,难免会有逆社会行为的发生。

 

“都××大学生了还爱国”这句话说明该生对德育教育持否定的态度,从其后续的言论可以看出,他认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洗脑”的教育,现在长大了不能再那么愚蠢和幼稚。目前,有多少大学生持这种观点不得而知,因为在灌输式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们往往会以“政治正确”答出体面成绩或顺利通过问卷调查,但这与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和“三观”状况可能有出入。厦门大学“洁洁良事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个本科论文作弊、品行不端却一路飘红的“又红又专”的学生,一个以“辱华”为能事却被重点栽培的硕士生支部书记,为什么蒙蔽了那么多党组织和教育者的眼睛?这使我们不得不担忧,厦门大学“辱华事件”和此次湖南城市学院“辱国事件”虽然都是个案,但这种极端言论绝非偶然,而是偶然之中有必然,它反映了“90后”、“00后”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一些消极亚文化现象。

 

上述两起事件都发生在网络上,用的都不是自己的实名。网络空间打破了实体与虚拟的界限,使青少年进入到了一个陌生而好奇的世界,通过在网络空间中获得灵活而隐匿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他们可以借助网络,超越空间界限,获得现实世界所没有的独特心理和行为体验,使现实中的缺陷与空虚在网络空间里得到满足和充实。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当代青少年越来越寻求在网络上获得社会支持,以至于忽略了他们必要的真实生活。青少年的这种行为反差原因多样,社会成长环境的恶化、公众行为的失范和文化教育对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忽视是主要外因,青少年自我与他我、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主要内因,二者共同导致青少年的理想缺失、思想迷失、行为逃避和自暴自弃。

 

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大学生发生的错误言行,首先需要拷问和反思的是教育者。立德树人是教育者之天职,教育之本在“立”和“树”,而非“破”和“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反观此事,正确的态度是,属于道德层面能解决的事,尽量不要上升到法律,属于对党内和成熟年龄段公民的惩罚举措,尽量不要下放到十几岁青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个人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年幼学生没有做到上述要求,与其年龄特点和人生阅历有关,这个时候恰恰是我们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者抓住着力点,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开展耐心细致的工作之时。

 

面对问题学生,教育者的角色是“医生”而非“判官”,需要做的是对症下药治病救人而不是动辄“判刑”一劳永逸。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学新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具有独特性,刚刚步入成年,很多方面不谙世事,教育者应做的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有错误可以设置一定期限的悔改期,坚决不改正的再采取开除等措施,这样比直接剥夺其接受教育的机会,更有说服力。如果十几岁的学子们在德行、知识和能力上处处都完美无缺,那还要上大学做什么,那还要大学老师做什么?无论这个孩子多么无知、多么任性,语言多么偏激,教育者要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灯”,照亮他们的前程。

 

孩子的错误言行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因而完善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环境,培育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新一代青少年,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世界上最难做的是“人”的工作。塑造人的“灵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敬重学问,关爱学生,净化风气;“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深厚根基来源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活美好、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就。作为教育者,只有摒弃高考指挥棒和“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模式,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中小学德育教育没来的及做的事,大学教育要及时补上。如果把一些还存在道德可塑性的学生简单粗暴地推向社会,只会让其年轻心灵中深埋仇恨的种子,等到时机成熟就会爆发,这无异于在人民内部制造定时炸弹,给我们党和社会制造了对立面,从策略上也不利于增强青年人对我们党和国家的认同。

 

“爱国”这一课该怎么讲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要做到这点,需要首先明白什么是爱国主义、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接地气等基本问题。

 

对于什么是爱国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爱国主义的本质。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摆脱空洞的说教,用正反两方面鲜活的事实和中国一百多年来由屈辱走向抗争,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让学生们感受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民族之耻,感受到连年战争生灵涂炭的悲惨生活,感受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挽救危亡的抗争决心,进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与个人的相互关系,由此产生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和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们对国家的认同,激发学生们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丰富的历史和现实素材。

 

五四运动就是最好的历史素材之一。五四运动源于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北大师生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人有人格,国有国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它让人们真正认识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之不存,家将焉附的道理。海外撤侨事件让国人明白了为什么会“一出国,就爱国”,明白了国家强大事关国人尊严,国格事关人格,没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中华民族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接地气,需要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并重。爱国,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落实于行动中,使学生们能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涵养家国情怀,立志中华振兴,自觉投身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作者为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主编:王多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