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选被特朗普定义?
无论花落谁家,新总理都将肩负重担

加拿大新一届联邦众议院选举4月28日登场。近期,执政党自由党以42%比39%的平均支持率反超最大反对党保守党。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加拿大经济和主权发起的前所未有威胁,这场选举不仅将决定未来四年的政权归属,还极有可能影响北美地缘政治格局。
房间里的大象
加拿大全国被划分为343个选区,每个选区对应1席,由得票数最高的候选人赢得。一个政党只有获得至少172席,才有资格组建多数政府。
在加拿大的选举舞台上,长期以来,中间偏左的自由党和右翼保守党堪称两大“劲旅”。其他小党则时常扮演“造王者”角色。这次选举也不例外。
4月26日,保守党领袖波利埃夫尔走上多伦多北部工会总部集会的舞台。他将房价飞涨和经济脆弱归咎于前总理特鲁多政府,渲染卡尼上台将重蹈特鲁多覆辙。他只是在演讲开始约20分钟时提到过一次特朗普。
现年45岁的波利埃夫尔已在议会任职20年,2022年成为保守党领袖以来积极推销自身“改革者”形象。
在特朗普上任前,波利埃夫尔确实是加拿大最受欢迎的政治家。然而,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后向加拿大发出关税和“吞并”威胁,使得民众焦点逐渐从执政党的失败,转移到如何应对特朗普身上。
与此同时,自3月“接棒”以来,新总理卡尼对美展示强硬姿态,帮助自由党扭转颓势。
与咄咄逼人的波利埃夫尔形成对比,现年60岁的前银行家卡尼从未竞选过公职。但他曾在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担任行长,带领加拿大较平稳地度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并努力稳定“脱欧”后的英国经济,也被视为能抵御特朗普动荡贸易政策的理想人选。
同在26日,卡尼在安大略省竞选集会上再次将矛头对准特朗普,他还指责波利埃夫尔缺乏应对美国关税施压的经验和经济智慧。
有评论称,这是加拿大时隔134年再次被美国总统定义的大选。1891年大选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哈里森因边境和关税问题向加拿大施压。如今,特朗普又成为“房间里的大象”。
悬念犹存
最新民调显示,卡尼领导的自由党支持率为42.5%,保守党为38.7%。不过,两党间差距较上月有所缩小。
有迹象表明,民调可能低估了保守党的支持率,此次大选悬念犹存。
从地域角度看,自由党在至关重要的安大略省领先对手5%、在魁北克省领先十几个百分点,但投票不确定性仍在。而在安大略以西省份,保守党大多领先于自由党。
从群体角度看,保守党对生活成本的关注引发年轻群体(尤其是男性)的共鸣。与加美关系相比,他们更关心如何承受住房和日常开支压力。
从议题角度看,尽管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加美关系备受关注,但民调显示,生活成本上涨仍是选民最大关切。保守党在该问题上的支持率略领先于自由党。
不过,舆论大多认为,民调误差不足以抵消自由党的优势,自由党仍是更有可能的大选赢家。理由主要有几点。
其一,加拿大整体政治生态比美国更偏左。保守党在过去两次选举中均赢得全国普选,但在少数关键选区竞争力不足。其二,保守党试图将竞选议题从特朗普身上转移,但这些努力大多失败。其三,自上任以来,卡尼已明确拉开与前总理特鲁多之间的距离,政策主张逐渐与对手趋同,包括承诺减税;计划增加军事投入,打击犯罪、限制移民等。
投票当天,加拿大多数投票站将于当晚8时30分或9时30分关闭。初步结果预计会在投票站关闭数小时后公布。
加拿大选举聚合网站“338加拿大”预测,自由党将赢得众议院195席,能独自组建多数政府。如果自由党没能拿到172席,但仍是众议院最大政党,可能需要与其他政党合作组建政府。
卡尼已提出两大“复兴”战略:对内,取消省际关税壁垒,打造统一市场,升级基础设施;对外,深化与欧盟及东亚国家的自由贸易,减少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外界预计,新政府将与美国政府围绕能源、关键矿产等问题开展更务实的谈判,力争在北美地缘政治格局中扮演更独立、更灵活的角色。
有评论称,无论最终花落谁家,新总理都将肩负起“胜利者的重担”:引领加拿大这艘“大船”直面重重风浪,穿越动荡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