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曲目奏响育人传承新篇章
上音建校98周年音乐会昨上演
来源:文汇报
作者:姜方/黄芊雅
日期:2025-11-28
第58届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及最佳帕格尼尼协奏曲演奏奖得主、上音附中高二学生章奥哲,昨晚在上音建校98周年音乐会上演奏了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上音供图)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姜方 实习生 黄芊雅
返场环节,人民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老院长贺绿汀作品《游击队歌》的旋律响起,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致敬。昨晚,上海音乐学院建校98周年音乐会在上音歌剧院如期上演。这场承载着近百年艺术积淀的盛典,以经典曲目为媒,既集中展现了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也传递着代代相传的育人初心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青春逐梦,艺术浸染
舞台上,一批从上音沃土中成长起来的青年音乐家,带着国际赛事的荣耀绽放光彩。指挥专业研究生江非凡已在上音求学十年,荣获第二届门德尔松国际指挥大赛奖项的他,更收获了经纪公司签约与欧洲音乐会邀约。“上音给青年学子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视野和优质平台,更有众多优秀教授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这种艺术浸染让我受益终身。”当晚,他执棒上音交响乐团演绎的勃拉姆斯《学院庆典序曲》,既是向经典致敬,更是对母校98岁生日的深情献礼。
声乐舞台上,两位金钟奖得主的表现尤为亮眼。男中音张曦是上音本硕博连读的“全建制”培养成果,刚拿下第15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奖项的他,在音乐会上下半场分别献上《斗牛士之歌》与《黄河颂》。“学校的教创演研一体化培养模式,让我在专业技能、作品诠释和综合素养上实现了全方位进步。”张曦的感言道出了众多学子的心声。同为第15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得主的博士研究生、女高音顾文梦,则以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的高难度咏叹调“安宁,安宁”和《黄河怨》惊艳全场,她坦言:“本科五年打下的坚实基础,让我留学时能直接与国际接轨,而学校在赛前提供的大量实践机会,让我站上赛场时毫无惧色。”
17岁的上音附中高二学生章奥哲,作为第58届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及最佳帕格尼尼协奏曲演奏奖得主,带来了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面对“天才少年”的赞誉,他格外务实:“没有捷径,就是从小打下的好基础和每天不间断的练习,多练音阶才能保证音准。”而上音从附小到附中连贯稳定的教学环境,让他能静下心深耕专业,“这种不中断的培养,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艺脉传承,文化润边
近百年的育人之路,上音的艺术传承从未停歇。章奥哲的导师何弦教授,作为上音上世纪80年代的本科生,见证了学校音乐教育的探索与积淀。“早年我们参加国际比赛时,常面临作品风格、乐谱版本等诸多未知挑战,老师和学生就一起钻研、向国外专家虚心求教,这种共同学习的探索精神一直传承至今。”何弦表示,上音“大中小一贯制”的培养模式,能让教师长期追踪学生成长,精准把控专业细节,“就像熟悉自己搭建的技术框架,哪里需要调整一目了然。”如今,他已为章奥哲规划了至2028年的赛事路径,计划通过多个更高难度的国际比赛,助力弟子成长为成熟的演奏家。
音乐会下半场,冼星海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完整演绎,既是对作曲家诞辰120周年的致敬,更因青海果洛民族中学“果韵同声”合唱团的加入而更具深意。这部创作于1939年、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经典之作,此番由张国勇教授执棒上音交响乐团与交响管乐团,邹栩翔老师指挥上音合唱团和“果韵同声”合唱团完整呈现八个乐章。上海音乐学院援青工作站果洛民族中学“果韵同声”合唱团由初一初二的青海学生组成。上海音乐学院援青教师胡峻带着孩子们第一次走出青海,登上了上海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