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或成破除耐药“新解”
上海已初步构建起研究、临床、制剂、监管协同推进的完整链条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顾泳
日期:2025-08-23
■什么是噬菌体?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也是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在动物肠道里,存活最多的也是噬菌体而不是细菌。噬菌体治疗像剥洋葱一样,一步步摧毁患者体内的感染病灶
本报讯(记者 顾泳)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全球临床医学一大难题。数据统计,全球每年抗生素耐药相关死亡病例达400万人,直接死亡病例达130万人。如何应对棘手的抗生素耐药?19日起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的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噬菌体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噬菌体治疗大会传出消息,噬菌体疗法或成破解抗生素耐药的全新突破口。
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为记者介绍临床案例。56岁男性肾移植术后七年,两年前因移植肾周和腹壁感染反复多次入院就医,髂窝移植肾周穿刺引流和腹壁脓肿分泌物培养均提示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予以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难以清除。患者前后进行了三次手术切除,效果也不佳。
就在今年5月,患者腹壁脓腔合并的肉芽肿已经突破了皮肤,再次手术也无法去除感染灶。绝望之际,朱同玉教授噬菌体团队通过精准配型,找到裂解性噬菌体。
噬菌体治疗像剥洋葱一样,一步步摧毁患者体内的感染病灶。在经过多轮噬菌体局部治疗后,患者伤口愈合,伤口下的感染灶已明显缩小好转。目前患者一般情况稳定,无需使用抗生素,体温正常,各项感染指标持续好转中。
什么是噬菌体?朱同玉解释:生态环境可谓“一物降一物”,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也是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噬菌体堪称病毒中最普遍、分布最广的群体,污水、泥土中都可以找到噬菌体。在动物肠道里,存活最多的也是噬菌体而不是细菌。目前人类已发现的噬菌体超过6000种,但实际数量远远超过这一水平。像上述患者的病例,在上海已完成治疗300余例,患者恢复情况乐观。
据悉,欧盟已批准噬菌体纳入临床应用,我国在噬菌体的相关基础研究领域与临床应用齐头并进,并在噬菌体制剂开发、个体化治疗等领域初见成效。以上海为例,已初步构建起研究、临床、制剂、监管协同推进的完整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