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入上海 历申江风云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达 日期:2024-02-20
侯官女诗人薛绍徽三入上海,对西方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的认知渐臻于成熟,折射出近代知识精英 从“器”“制”“道”的层面认识西方、认识世界的历史进程

■李达

近代上海,人文荟萃,海纳百川。1897年,福建侯官女诗人薛绍徽由闽入沪,开启了更为真切的“睁眼看世界”。

开拓自立空间

薛绍徽(1866—1911),字秀玉,其人“好学淹雅,日拥百城”,且“撰述甚富,诗词骈体文裒然”。

早年,薛绍徽的世界想象伴随丈夫陈寿彭的出洋足迹等而不断得以拓展。比如,她见识了锡兰贝叶梵字佛经、埃及象形文字古碑拓本、瑞士金表,了解到古埃及的辉煌文明、法国曲折的民主进程,还卧游越南、新加坡、印度、埃及,穿越南中国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建立了从中国到欧洲的海洋地理初印象。

1897年后,薛绍徽“入吴入粤又入燕”,并三入上海,历申江风云,进一步打开了传统闺秀未曾涉足的视域空间与思想天地。

初到上海,薛绍徽即作《申江曲》,记述了“双头骏马美人车”“碧眼胡儿大腹贾”带来的视觉震撼。之后,她又填词《忆江南》八阕,从“上海路”“上海髻”“上海饰”“上海服”“上海足”等方面给予“小巴黎”以女性视角的立体观照。其间,时兴的钻石饰品、“倭堕髻”发型、“窄袖秃衫襟”服装样式乃至龙华寺观桃花、跑马场看赛马等,都引起了这位女诗人的关注。

当然,薛绍徽关注之事远不止于此。彼时的上海,知识精英、开明士绅在国族主义思想与救亡图存意识汇聚而成的强劲变法思潮下掀起了“女学之议”。在梁启超的舆论宣传、经元善的切实操办下,以西法为导向、以妇女就业为目的的上海女学堂拉开了筹办序幕。这促使薛绍徽开始致力于新女学的思考和论述。

这一时期,陈寿彭及其胞兄陈季同在上海创办《求是报》。陈季同是上海女学堂倡议人之一,他就女学堂章程向弟妹征求意见,薛绍徽遂写下《创设女学堂条议并序》,并公开发表在《求是报》上。后又略作增删,署为《寓沪晋安薛女士上女学堂董条议并序》,重发于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新闻报》上。

面对晚清以来男性知识精英对妇女的责难,薛绍徽敏锐抓住其间的逻辑漏洞,借先王规训驳斥传统的“女学无用论”,继而重新阐释“四德”,将女子才艺等同于“四德”中的妇言、妇工,强调德与才的调和。

她还积极支持创办新女学,盛赞上海女学堂的创办“大哉旨乎”,主张女学章程应中西兼容,希望女性获得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成为学贯中西、多才多艺的有用之人。

1898年7月,由上海女学堂的女教员、女董事创办的《女学报》第一期出刊,“主笔人等皆以女士为之”。在《女学报》登报公聘的主笔中,高居榜首的便是“晋安薛绍徽女士”。

辗转甬沪期间,薛绍徽在陈寿彭的协助下还编译了《外国列女传》,立足妇女自身需要,参详中西经验,确立了以“慈”“学”为核心的新女学价值体系,为妇女开拓自立空间、进入社会和国家公共生活提供了行动借鉴。

政治理想演变

1902年,薛绍徽夫妇再次寓居上海。她写下《题杨龙友山水画幅》《吴梅村山水画幅歌》等题画诗,以历史隐喻时代,在明清易代文人的乱离经验与文学记忆中寄托自我际遇与时代沧桑。

彼时,庚子国难的浩劫犹未远矣:“八国旗翻阙下尘,万家骨暴道旁土”“朝官亦星散,麻鞋若杜甫”“败卒与残兵,零落弗成伍”“居民黯无色,白旗插檐宇”。薛绍徽继承“梅村体”的诗史关怀,留下了《老妓行》《金井曲》《丰台老媪歌》等个人际遇随世变翻覆的时代观照。

1905年至1906年,薛绍徽第三次旅居上海。1906年7月14日,她在黄浦滩观看法国为庆祝民主纪念日而举办的盛大灯会,作《黄浦滩观灯歌》,述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庚子事变后,清政府着手新政变革,考虑君主立宪的可行性。陈季同、陈寿彭在力主立宪的南洋大臣周馥幕中帮办《南洋官报》,为“宣上德而通下情,正民风而息物议”,又“于旬报外加增日报”,1905年8月1日创刊《南洋日日官报》。

薛绍徽作《代拟南洋日日官报叙例》,确立“据所闻以载笔,非立意褒贬劝惩、故作是非黑白”的媒体职业准则,并进一步参与立宪运动。在此过程中,她的“法兰西民政”政治理想经历了充满期待、退而求“君民合义”、理想破灭的三个阶段。

1906年11月,清廷宣布吏制改革,新设邮传部。1907年7月,陈寿彭接邮传部调令,举家赴京。薛绍徽身临政治中心,目睹朝野就选择加强皇权的日本式立宪还是“虚君共和”的英国式立宪产生分歧。

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明言“朝廷有意效法日本之宪制”。薛绍徽的政治理想至此终成梦幻泡影。

总之,侯官女诗人薛绍徽三入上海,对西方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的认知渐臻于成熟,折射出近代知识精英从“器”“制”“道”的层面认识西方、认识世界的历史进程,对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