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受访政协委员表示:借助“一带一路”东风,企业面临发展机遇

上海企业“走出去”如何行稳致远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洪俊杰 日期:2023-10-08
本报记者 洪俊杰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不久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将举行。十年间,上海企业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获得更好发展机遇。

过去十年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展望未来又有哪些可以期待?记者分别专访了市政协委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伽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郑春颖以及市政协委员、寰泰集团董事长南逸。

给上海企业更广阔舞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对于上海而言,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是什么?

陈东晓:最大意义在于,上海通过提升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能级,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进而进一步在重大和集成性改革领域发挥上海排头兵和先行者作用。

过去十年,上海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在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尝试。展望未来,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需要更深刻践行“四个放在”,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激发系统性改革和制度型开放的动能,啃最难啃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力争在诸多重大改革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一带一路”倡议给上海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郑春颖:“一带一路”倡议给我们上海企业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市场机遇,可以进一步深度拓展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如今,上海民营企业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通过与相关国家合作,企业可以在当地获得更好发展机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企业能获得更多国际经验,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南逸:这些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迥异,需求结构差别较大。相对而言,民营企业具有市场嗅觉灵敏、灵活性强等优势,可以迅速准确把握相关国家的市场需求,开展高水平的贸易合作。

比如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当地光照、风力资源优渥,但资本、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相对匮乏,迫切需要企业到当地开展新能源投资合作。我们企业瞄准这一机遇,逐渐发展成中亚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之一,也让中外双方在合作中共享发展红利。

为当地发展经济作出贡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海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并不容易。

南逸:确实如此,2018年5月,我带着3名工程师踏上哈萨克斯坦的领土。当地没有大型新能源项目建设先例,整个建设过程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摆在我们面前有两大难题。一道难题是沟通。当地缺少新能源项目设计规范,我们带着团队一遍遍与对方磨合、沟通。哈方人员大多只会俄语、哈萨克语,很少精通英语。我们需要通过翻译与对方交流,但有些专业术语经过翻译后会词不达意。我们就把工程的关键环节、隐蔽工程等制成可视化图片,让当地工作人员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

另一道难题是天气。哈萨克斯坦的冬天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0摄氏度。极端低温下,有些工程建设根本无法开展。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我们团队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与时间赛跑。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企业该如何从所在国需求出发,把项目做好做实?

陈东晓:“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到了“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上海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调整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获得较好效果,赢得了所在国的美誉。

南逸:我们在哈萨克斯坦建成投运新能源电站6个,总计380兆瓦,都被列入“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清单”。这些电站不仅弥补当地用电缺口,也能助力全球节能减排。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当地的项目采用“100%中国制造、100%哈国施工”的合作模式,不仅带动中国设备产品、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也在当地创造税收、改善就业,还提升了当地新能源电力技术水平。也就是说,我们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

期待更多“小而美”“工笔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一带一路”建设,是否既需要“高大上”的宏伟项目,也需要更多“小而美”的项目?

陈东晓:“小而美”的项目意味着精耕细作的美、细水长流的可持续,以及深入人心的自然默契,是“一带一路”进入“工笔画”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小而美”项目一直以其关注民生与注重实效,受到国际社会的推崇,包括世行等国际多边机构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都有不少经验案例。

过去,我们在对外援助及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领域中偏重大型工程项目,包括不少大型的体育设施和会议场所。如今,我们需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对外合作的方式,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以低调沉稳的“小而美”项目与共建国现实交融发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在此过程中,上海企业能做些什么?

郑春颖:我们要把“一带一路”项目真正做成民心相通的项目。企业家能做的事情,首先是要做好自己企业业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当地和国际标准;其次,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关注当地社区和环境,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及积极的社会影响。

南逸:“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的国际公共产品,上海企业走出去投资不仅仅代表企业自身,也是代表上海乃至中国形象。我们不仅要算好企业收益的小账,也要算好投资所在国的大账,通过共享发展成果、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式,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实现互利共赢。

比如,我们在风电项目前期,即使当地法律没明确规定,也主动开展鸟类、噪声、光影闪变等环境评估,尽可能减少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参与当地慈善活动,在哈萨克斯坦8年已累计捐赠700万元人民币,用于当地教育、扶贫、抗疫等工作。

未来实现国内外市场联动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对于那些希望借助“一带一路”东风走出去的企业,你们有什么建议?

郑春颖:上海企业“走出去”,首先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包括市场状况、法律法规、文化习惯和商业环境,可以建立一支多元化的全球化团队,包括国际人才和当地人才,并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尊重当地社区和环境,建立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同时,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将最新技术和最佳实践引入到业务中,提高效率和质量,保持竞争优势。

南逸:我认为,在当地的企业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长,把各自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惠及当地民众。在这一原则下,能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普惠成果,有助于企业与当地形成更良性的互动。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风险防范。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会面临更多风险,例如政局动荡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企业要想能够走得更稳更远,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应对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陈东晓:上海企业“走出去”需注重内外投资关系协同、重点领域与前瞻领域布局,实现国内外两个市场发展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