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滴定 精华的萃取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光寿 日期:2023-08-15
■徐光寿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蕴含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则、动力源泉和实现路径,可以为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指引。

中国智慧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文明交流推动文明发展,文明隔阂阻碍文明进步。任何一种文明,无论源自何方、产生于何种土壤,都是开放且流动的。这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性规律。中华文明以宽广的胸怀积极开拓交流渠道,并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丰厚文化滋养,既给予其他文明自我反思、复兴发展的养料,也催化中华文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被中断的文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守正创新、汲取精华中发展壮大自身文明。文明是复数,而非单数。“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既没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也没有东方唯我论的立场,使文明超越制度模式和意识形态的差别。这是文明的滴定,也是精华的萃取,旨在互相鉴别、彼此借鉴、取长补短,探寻一条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之路。

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纵向上发展演进了不同时期的人类文明,在横向上创造了多元并存的璀璨文明,进而绘就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牢牢遵循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传播发展规律,坚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方案

构建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对话基因”,中国共产党肩负着神圣的“对话使命”。新时代,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推动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的落地生根,从创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对话的平台日益丰富,对话的内容日渐深入,对话的渠道日趋拓展,持续推动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立足长远,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文化交融大格局——

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文化交融的“软”助力。最牢固的基础在人文交流,最深厚的友谊在文化交融。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可以让文明间的隔阂和误解逐步消弭,促使国家间的关系更具韧性。

人始终是人文交流的主体,是文化交融的推动者。新时代,要立足长远、着眼多元、积极互动,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搭建大平台,为人文交流、文化交融开辟广泛交流、交融的渠道,推动人文交流、文化交融呈现多点开花、全面发展的态势。

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进民心相通可持续发展——

民心相通重在平等理解,贵在人的发展。聚焦人的全面发展,要注重人民的主体性、活动的日常性和议题的广泛性,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将国人日常的精神风貌、国家日常的社会面貌经由间接或直接的民间互动展现给各国民众,实现通民心、达民意、汇民情。

青年群体是民心相通的有生力量。要更加重视青年群体的人文交流和文明对话,通过境外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进一步增进理念认同、利益契合、感情友好,争取观念上尊重、情感上亲近、行动上支持,为民心相通积蓄青春力量。

中国力量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中国既是“思想家”,更是“行动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具有丰富而重要的世界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注入了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从本质上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形成了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新样式。在内容构成上,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面现代化;在价值理念上,摒弃两极分化,追求共同富裕;在发展目标上,扬弃物质至上,注重物质精神协调发展;在具体要求上,批判竭泽而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发展方式上,反对零和博弈、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追求立足自身国情的自主发展与合作共赢。

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新共识——

和平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六大要素,聚焦世界、国家和个体三个层面,依次递进,构成系统的价值准则体系。

它不搞意识形态对抗,超越了社会制度与发展水平的差异,蕴含不同文明的共通点,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助于推动达成对不同文明价值内涵的新共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十年笃行不辍,十载春华秋实。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持续深化交流互鉴,有力增强互信共赢,为世界发展注入文明力量,正在谱写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