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青年团队实地考察摸清“家底”,为徐汇完善文旅服务出谋划策

学以致用,让智“汇”生活更可及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蕾 日期:2022-12-13
■本报记者 李蕾

在上海商学院“习典之声”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邱晓雯的桌子上,放着一堆厚厚的调查问卷、一叠关于旅游规划的书籍、一个个造型奇特的文创模型。准备这些,既不是为了演讲,也不是为了写论文。邱晓雯和其他6名队员组成的“众人拾柴”社会实践团队,经过一番深入调研、数据分析之后,结合“公共服务均等化”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为徐汇完善文旅公共服务出谋划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增进民生福祉,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作为大学生,作为青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在老师们的牵线搭桥下,邱晓雯和6名队员通过走访、访谈,收集市民、游客反馈与网络评论等,结合民众反馈与30余天的用户画像数据,完成了约3.2万字的《文旅公共服务优化布局与服务标准操作手册》编撰。目前,部分建议已被相关文旅部门接纳,并正在推进落实之中。

整理数据摸清市民需求

摸清需求“家底”,是调研的第一步。

历经73天,实践团队不仅实地考察了徐家汇源、宋庆龄故居、衡复风貌区等10余处徐汇文旅公共服务场所,还向市民、游客进行了问卷调研。同时,队员们访谈了多位20岁至63岁的社区居民,整理了11万条公共服务相关数据,研究市民、游客对文旅公共服务的多重需要。

基于数据调研,团队成员张蔚蔚、吴伟轶和阮铧庆发现,尽管徐汇区有不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但市民、游客有时想获得精准的服务却往往要“绕弯”。一些游客反映,标识牌文字密密麻麻,虽然信息量很大,但游客并不愿意看。对此,队员们提出设想:在标识牌上增加二维码,扫码后,游客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景区的历史背景、总体介绍等。

令人兴奋的是,队员们的建议得到了反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优化调整,目前已在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商铺等地增添旅游宣传信息栏,便于市民、游客清晰阅读,同时进一步增强智能化水平。

让更多人走近“生活圈”

目前,徐汇区正进一步开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团队成员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对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有过深刻体验。具体如何提高知晓率?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方式。实践团队在调查报告中建议,在社区门口增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标识牌,用小地图的方式展现。如今,位于中山西路2099弄的金诚花园小区门口,已经竖起了“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标识牌,上面的地图呈现了附近集贸市场、文化服务场馆、医院、购物商城的大致位置。队员们还将徐汇区文旅公共服务相关内容制成宣传册发到市民手中,方便市民按图索骥。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创设了“汇谈坊”微信公众号平台,着重宣传徐汇区特色文旅活动案例及“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等相关内容,及时同步各设施现状更新进度,向大众普及徐汇区文旅公共服务,提升其知名度。团队成员成啸天和曾璐婷融合数据支撑以及实地调研,探讨徐汇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差异性布局,设计出约3.2万字的《文旅公共服务优化布局与服务标准操作手册》。

“通过挖掘采集数据,并参透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内部联系是数据分析工作最出彩的一环。作为大学生能在此过程中学以致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成啸天说。

推广家门口的红色文化

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红色文化?这支社会实践团队针对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群体进行数据采集与调研,从“小切口”收集服务场馆的基本信息与特色内容。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党史学习教育以参观红色场馆、观看红色视频与专业人员讲解红色故事为主,市民群众缺乏互动感与体验感。

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不再流于打卡、止于表象?团队成员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与专业课程知识,首批设计以龙华烈士陵园、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和土山湾博物馆三个红色地标为主,量身打造沉浸式游览活动。

实践团队成员张蔚蔚设计的模拟战场场景“战时艰与苦 沙盘走一局”,针对多个年龄层逼真还原真实战争环境,让游客沉浸式体会战时艰苦,传承革命精神。此外,临摹伟人信件的活动,也有望在相关博物馆推出,让游客在动手、动脑中感受红色文化。

“作为新时代青年,调研文旅公共服务不仅是为了增加人民福祉,也希望以此为基础,为人民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建海派家园,乐享智‘汇’生活。”邱晓雯说,未来实践团队也将持续探究与宣传,形成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