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上海老港再关垃圾填埋业务!异味问题将明显改善

上海老港基地再关垃圾填埋业务!今起,上海老港综合填埋场关闭原生生活垃圾填埋处置业务,仅保留应急处置功能。原生垃圾,就是未经处理的原状态垃圾。

在老港基地,负责填埋业务的共有五期项目,其中老港综合填埋场属于第五期项目。这次关停,意味着除正在运营的四期之外,其余原生垃圾填埋场已全部关闭。

老港填埋场一期

远在东海之滨的老港基地,对很多上海人而言并不陌生。它建于1985年,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固废处置基地,也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置“一主多点”布局中最为重要的“主”设施。

34年间,老港基地因填埋而兴旺发展,因填埋而创新向前。经过多年转型,老港基地生活垃圾从简易填埋到标准卫生填埋,又从以填埋为主到填埋焚烧并存,再到现今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如今,老港基地每天的垃圾填埋量从1.45万吨,迅速减量至5500吨。

减少填埋之后,生活垃圾该何去何从?记者从上海城投集团获悉,老港处置公司已经提前做好业务调整,以前送去填埋的垃圾,现在将以焚烧为主。

接下来,老港将对垃圾处置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垃圾焚烧厂进行标准化管理,推进全程分类装卸、分类处置、大数据记录分析以及全程追溯。

采用智慧运营进行生产。通过上海生活垃圾运输处置管理信息化控制系统,精细调度自管压缩站、转运码头、末端处置、干湿垃圾处置线,全程跟踪垃圾处置各节点产物,逐步实现作业标准化、业务自动化、流程清晰化。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期、二期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中央控制室

资源再利用也是关键。上海城投老港处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人员正在研发资源化利用技术,构建老港基地废弃物处置再生产业链,包括湿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废弃物、原生垃圾以及浓缩液、污泥等,进一步降低生态环境承载压力。

对上海城市运营和市民来说,减少垃圾填埋将带来积极影响。随着填埋量的大幅减少,困扰老港基地的异味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生活垃圾处置全天候处置能力得到提升。过去,生活垃圾填埋常常受天气状况、航道封航影响。如今,老港基地基地物流调配能力和空间将提高拓宽,提升抗外部风险能力。

填埋减量后,因填埋产生的渗沥液将明显减少。渗沥液“节源”之后,基地积存渗沥液也将得到快速消纳。

栏目主编:张奕

本文作者:戚颖璞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