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群星奖获奖名单在沪揭晓,20件作品夺得群文领域“奥斯卡”

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重要部分,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第十八届群星奖5月31日正式在沪揭晓,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门类共20件作品夺得群星大奖。

它们分别是:音乐门类的《保卫娘子关》《和·鸣》《中国船号震天地》《打银锁》《亮花鞋》,舞蹈门类的《红高粱》《击壤歌》《打扁担》《龙把子》《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戏剧门类的《村官三把手》《看见自己》《生日聚会》《父与子》《老邪上任》,曲艺门类的《赤子归心》《捍卫者》《爱我你就抱抱我》《诗仙搁笔》《大营救》。

看看哪些作品获得了群文领域“奥斯卡”——

一、音乐门类

1、《保卫娘子关》(山西)

作品由鼓乐——平定武迓鼓为素材创作而成。武迓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传承上千年,是中国古代军队的战争文化。节目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全面溃退后,祖国的大好河山经受着日本鬼子的肆意践踏,在这样的情境下,八路军在敌后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战斗。节目反映的是在太行山上为保卫娘子关的一场伏击战,展示了八路军为保卫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抗战的故事。

2、《和·鸣》(上海)

选用古琴(中国)、笛吉里度管(澳洲)、手碟(瑞士)、口弦(中国)、竹笛(中国)、大鼓(中国)、沙克(非洲)等中外乐器组合,把最古老到最年轻的声音跨时空融合,不同国度和民族的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创作出和谐动听的旋律。《和·鸣》亦取“和谐共鸣”之意。作品的组合不仅能激发起人们内心潜在的对艺术之美的向往,更是对“和·鸣”世界的美好愿望。

3、《中国船号震天地》(山东)

作品以船工号子为音乐元素,具有强烈时代感,富有饱满张力,彰显出新时代中华儿女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歌中唱到:“怕什么风高浪又急咱敢行船,不管他风云多变幻咱奋勇向前,党掌舵、咱扬帆,明朝太阳更灿烂。”充分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乘风破浪奋勇向前,中国这艘大船只要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掌舵,终将驶向更辉煌的明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打银锁》(湖北)

该作品以苗族山寨传统手艺“打银锁”为创作素材,通过苗族少女与小银匠在打制银锁的过程中风趣活泼的对歌,展示了新一代苗族青年继承民间工艺、传承匠心、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山村面貌的情景。表现手法上,吸取了民间歌谣、民间打击、民间歌舞元素,使之清新活泼,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洋溢着时代的风貌。

5、《亮花鞋》(四川)

“亮花鞋”是阆中特有的文化习俗,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女人们会围坐在一起亮花鞋,看谁家的鞋子做的漂亮,比谁的女红做的精细。阆中老观镇流传着一首民歌叫“十绣歌”,日月星辰,花草虫鱼,飞鹰走兔,不仅能入画,而且皆能歌。民间流传的民歌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结合了现代的元素,曲调委婉清新、旋律优美流畅、情感真挚、主题鲜明。歌曲记录了我们的先辈怎样劳作、怎样生活、怎样恋爱,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劳动人民心灵美好的呼唤。

二、舞蹈门类

1、《红高粱》(黑龙江)

作品再现了男女主人公在抗日战争年代,在生长哺育他们的那片土地上不朽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作品保持拉丁舞特有的舞蹈属性,融合中国题材,展现别样的拉丁舞。

2、《击壤歌》(湖北)

一群自然、淳朴的乡村留守儿童演绎的少儿群舞《击壤歌》,以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古时鼓盆而歌、瓴缶之乐、击壤而舞为灵感进行创作。舞蹈通过朗朗上口的荆州地方童谣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江汉平原的田间地头,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3、《打扁担》(广西)

舞蹈巧妙运用扁担的各种变化以及生动的舞台调度营造出一幅美丽的壮家劳作画卷。扁担上下左右互击,丰富而铿锵的“噼噼啪啪”声正是壮乡扁担唱出来的丰收之歌,扁担的起伏交织着壮乡农耕文化的印记,张扬出壮族女人坚忍不拔的精神。

4、《龙把子》(重庆)

《龙把子》展示了一批艺术高超的舞龙人,舞龙成为他们人生当中重要的活动内容,他们以舞龙为荣,不论来自哪个行业,不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会参加到舞龙活动中去。舞蹈讲述了舞龙人的舞龙情结,同时也展示了他们高超的舞龙技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5、《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陕西)

舞蹈以当代舞的手法展现了沙漠腹地的女人们热爱家园、守护绿色、期盼幸福的生活侧面。大漠深处,她们常年累月像哺育婴儿一样,孕育着棵棵幼苗,绿色家园梦深植在每一个毛乌素女人的心田。

三、戏剧门类

1、《村官三把手》(河北)

环保局检查组要来村里检查工作,牛大山的妻子枣花怕得罪村霸化工厂老板赵石柱,藏起了牛大山的裤子,意在阻止他揭发化工厂私自复工之事。但牛大山执意要去揭发,尤其是村民大咋呼来告诉牛大山——检查组通过了环保检查之后,牛大山意识到一把手二把手隐瞒了化工厂复工的实情。在一番纠结之后,他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做的事情。

2、《看见自己》(上海)

安静是安妈妈的宝贝独生女。杨光是安妈妈常常念叨的贴心租客。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一见如故。尤其是安静,对远离家乡的杨光充满了羡慕。安妈妈热情的端出为女儿精心准备的饭菜,可面对坚持减肥计划的女儿又显得无可奈何。安妈妈为安静安排的相亲,引爆了母女间的战争。杨光处处对安妈妈的维护和顺从,引起了安静的反感,甚至觉得她这么费力的讨好妈妈是“目的不纯”。直到,杨光告诉安静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看见你,就看见了曾经的自己”。

3、《生日聚会》(江苏)

大明大学期间,父亲正巧来到同一个城市打工。为了给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亲一个惊喜,体体面面地过一回50岁生日,大明选择了一家酒店,请了几个同学作陪。但父亲怕自己形象让儿子在同学面前丢脸,提前到了约定的饭店,为儿子和同学们点了一桌菜,付了账,离开酒店,回到工地加班……作品围绕“为父亲过生日”这一主线展开,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为载体,探讨当代不同类型的父子关系,呼唤美好亲情。

4、《父与子》(浙江)

佳佳父子是一对平常的父子,佳佳小时候爸爸是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佳佳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爸爸总是在忙。转眼30年,爸爸需要陪伴的时候,佳佳却开始忙了。作品展现了生活的点滴,却沁透了浓浓的父子情深。

5、《老邪上任》(山东)

“王老邪”当了村监会主任,刚一上任就跟村长“犟断筋”干上了。村长建砖厂,他拧着不盖章。没办法,村长上门讨好他,却被老邪惹毛了,于是,犟断筋“公事公办”,非要扒了老邪家的违章建筑不可。老婆急,村长逼,老邪驴终于使出了驴脾气,扒了自家门楼,也不允许这冒黑烟的砖厂破坏了绿树青山。

四、曲艺门类

1、《赤子归心》(北京)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而钱学森,正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突出代表。作品以快板书的形式描述钱学森渴望报效祖国的心声以及他不为人知的回国的艰辛历程。作品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具体情境的描写,突出冲突与矛盾,把正义与邪恶,迫害与抗争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作品里,通过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故事描述,让人感到前辈科学家对祖国的一片赤忱之心,对今天人们努力实现中国梦亦有鼓舞作用。

2、《捍卫者》(上海)

“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谢晋元与“八百壮士”的壮举,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该作品以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为题材,讴歌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英勇抗战的坚定信念以及誓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岁月更迭,薪火相传,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融入到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共同记忆与血脉传承中。激起当代人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更加热爱这座城市,打造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3、《爱我你就抱抱我》(江苏)

作品取材紧贴现实生活,选自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一对可爱的双胞胎身上发生的故事。由于父母平时忙于生意,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中的关爱,有时简单而粗暴的方式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孩子们为了得到父母的关爱,想出一个“办法”,从而发生了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作品以生活实例深刻反映当下父母之爱、家庭之爱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让“孩子总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4、《诗仙搁笔》(湖北)

湖北大鼓《诗仙搁笔》叙唱了一段文人不相轻、尊贤敬能的佳话。黄鹤楼是武汉的地标,武汉黄鹤楼下有一个搁笔亭,是纪念李白看了崔颢的七言律诗搁笔而去的故事而修建的。《诗仙搁笔》有感而发,古为今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的内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大营救》(广东)

“革命历史永长存,红色文化育后人,中华文运连国运,殊死捍卫民族魂”。作品以“省港大营救”为背景讲诉了主人公东江纵队第二营救小组负责人“小刘”,舍生忘死带领组员秘密营救在香港的文化名人冲破日寇封锁,最终安全转移的英勇事迹。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张熠

文字编辑: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