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突然发文,详细澄清当年华为投票事件

从2018年5月开始,你大概在无数自媒体上见过类似于“联想一票之差让华为输掉5g标准”的文章,尽管联想早已澄清过相关事件自身并无问题,也得到了华为的公开背书,但类似的攻击却在整整一年时间内络绎不绝。

过去,出于对大局和行业发展的考虑,尽管联想承受了远超想象的巨大名誉和经济损失,但我们始终不愿意过多地谈及细节。鉴于太多人想了解真相,以及不明势力以此为由持续攻击,好,那就一次说全!

简单地说,所谓的“5g投票事件”是一次系统化的舆论攻击,攻击者通过对2016年3gpp组织的86、86b、87次会议多次扭曲/捏造及信息屏蔽,借助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舆论环境,凭空制造了一个联想以关键一票帮助高通拿下5g标准,出卖国家利益的谣言。

到底哪些信息被篡改和强行无视了呢?

1、虚构了不存在的投票,虚构了一个假的投票规则,强行无视了3gpp官网上公开的会议规则;

2、暗示polar码*代表国家标准,强行无视数次代表国家标准的大唐电信初期的实际阵营;

3、暗示ldpc码*为高通主导,强行无视ldpc码绝大部分基本专利已经过期的事实,强行无视了包括华为在内的大量中国公司持有众多ldpc码专利,且因此受益的情况;

4、捏造了polar码败给ldpc码的原因;强行无视了86b次会议上华为将polar码作为数据信道唯一编码的提案未得到任何厂商支持(包括华为终端和海思半导体)的情况。

下面是详细解读:

虚构出的5g投票

想要彻底看清这一系列2016年的会议,我们需要对历史背景和3gpp的运行规则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

3gpp成立于1998年12月,最初的工作范围是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定全球适用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

这个组织的运行规则很简单,公开的说法叫共识(consensus)推动,也就是大家先讨论,然后大家表态,弱势方妥协(compromise)。只有弱势方实在不愿妥协,且造成两次或以上工作组会议停滞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投票(vote)最后决定。投票的方式为匿名,胜出的标准为71%支持。

*3gpp官网截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见全文翻译

原文链接:http://www.3gpp.org/wiki/index.php?title=working%20culture&lang=en

看到这,大部分人会感到迷茫,如果是匿名投票,为什么关于86、86b、87次会议的投票信息满天都是?如果是71%支持才胜出,为什么联想可能在双方票数各一半的情况下一票卖国?结论很简单,因为自始至终,3gpp几乎没有过依靠投票决定技术标准的情况这三次5g会议从头到尾没有过真正意义的投票,只有讨论

诸多媒体和所谓的专业人士在这一基本常识面前,选择了无视,强行用“投票”进行解读讨论,还凭空编出一个超过半数就成功的新规则。

任何关于5g投票的说法本身就是谣言,因为从头到尾,压根没有过投票。

消失的大唐

在所有关于那场5g标准风波的讨论,无论是贴吧论坛还是知乎,不管是平媒、网媒还是自媒体,几乎以百分百的比例,忽略了一家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在通信行业,这家公司无人不晓,因为它是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86次会议,turbo码提案截屏

在86次会议中,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和lg、爱立信一起支持了turbo码,而非争议中的ldpc码或polar码,为什么诸多文章里,大唐都被忽略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唐选择turbo码的动作可以证明一件事——我国政府并未预设立场支持polar码。

和很多年轻人的认知不同,早在20年前,我国政府主导的3g通信标准td-scdma就在3gpp上得到认同,并成为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证明了中国具备在国际竞争中制定技术标准的能力,而td-scdma,就是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3gpp提出的。

4g时代,大唐电信在td-scdma后续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在2005年6月在法国召开的3gpp会议上,以大唐电信为龙头,联合了国内厂家,提出基于ofdm的tdd演进模式的方案。在同年11月,在汉城举行的3gpp工作组会议通过了大唐电信主导的针对td-scdma后续演进的td-lte技术提案。

显然,如果国家有意推动某一标准,3g和4g时代的国家队代表大唐电信不可能毫不知情。造谣者想要把polar码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而大唐电信居然没有在一开始支持polar码,只有让大唐“消失”,才不会引起质疑。

有趣的是,大唐电信居然在舆论上真的消失了。于是,一场2016年的5g技术讨论,在2018年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真的改头换面变成了中国polar码标准和美国ldpc码的两国之争。

相传胡适曾经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的真实出处难以寻找,但是历史如何被打扮,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谁的ldpc

自2018年开始,几乎所有的相关文章中,ldpc码都被认为是高通控制的技术方案。事实上,86次会议ldpc码方案确实由高通牵头发起,但讨论最激烈的86b和最终得出结果的87次会议中,ldpc码阵营的领衔发起提案者并非是高通,而是三星。

*86b次会议r1-1610767提案截屏

*87次会议r1-1613342提案截屏

完整会议记录链接文末可见

为什么三星会积极推动ldpc码呢?三星喜欢给高通交专利费吗?当然不是,因为ldpc码并不是高通的!从专利数量上看,三星远超高通。在2018年之前,ldpc码成为5g数据信道标准,甚至一度被认为是高通的巨大失败。

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在通信行业内,从未有过“高通的ldpc”这种说法,ldpc码由美国robert gallager博士在1963年发明,是世界上最好用的数据传输编码之一。

今天的中国国家卫星电视广播系统(abs-s)、中国国家地面数字视频广播系统(dt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cmmb);固定接入网络:itu-t高速家庭有线网络(g.hn);无线接入网络:ieee的802.11n、802.11ac、802.16e(wimax)等等,它们的信道编码全都使用ldpc码。也就是说,你现在用的wifi所采用的就是ldpc编码。

ldpc码备受青睐的核心原因除了好用,另一个原因则是便宜,ldpc码大量的基本专利早已过期,一些衍生专利也濒临过期(专利保护期一般为20年),所以诸多通信公司都对ldpc码进行大量研发工作。

*来源:《ldpc编解码领域中国专利申请数据分析》

作者:孙蕾,《中国知识产权报》,链接见文末

在《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年的报道中这样写到:

目前,ldpc 编解码领域的专利申请人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一位,为 595 件,申请人主要集中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说明国内在该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部分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专利申请。韩国、日本和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 279 件、269 件、268 件,这 3 个国家在该技术领域也具有一定优势。

据该文披露,华为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ldpc码的专利申请,到了2015年,三星以216件ldpc码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高通以57件专利申请量排名第4,华为以51件专利申请量排名第5。

图片来源:google patents关键词搜索结果

在谷歌专利查询工具google patents上,我们可以查询到最新的数据。以ldpc为关键词,可以看到专利受让人榜单中博通排第一,三星第二,高通第五;以ldpc code为关键词,则是三星第一,博通第二,高通连前十都没进。

显然,支持ldpc码并不等于支持高通。在3g/4g时代备受高通专利剥削的企业也不会选择“高通的ldpc”。

在2016年前,所有的中文媒体均将ldpc码视为中国企业后发先至的法宝,2018年后,ldpc码被造谣者一夜之间强行捆绑成了高通的财产。

谁的polar

当然,看完上面三个部分,我们都知道,首先并没有所谓的投票,polar码也从来不是我国政府推动的技术,甚至ldpc码跟高通的关系都不够紧密。那么到底polar码是怎么回事呢?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杂志 网络版

链接: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news-show.asp?22767.html

让我们看一份2018年9月7日各大媒体统一发布的polar码专利分析宣传稿,以新闻稿的权重分析来看,华为第一,爱立信第二,interdigital第三(当年高通就是从这家公司手里收购了cdma专利一跃成为通信巨头),高通第四。

等一等……高通在polar码的影响力比它在ldpc码还高?如果支持ldpc码就是支持高通,那么支持polar码岂不更是绝对的支持了高通吗?

其实这并不意外,由土耳其教授2008年发明的polar码在整个5g生命周期内基础专利都不会过期(要交专利费),同时polar码亦没有ldpc码那样在多个领域进行过长时间的技术验证(wifi不好用吗?),所以很多厂商天然对polar码的支持不如ldpc码高。

但并不意味着包括高通在内的这些企业对polar码没有研究,无论华为、高通还是爱立信和三星,都持有大量的polar码专利,反而华为以外的中国企业并没有在polar码上投入太多

华为在ldpc码上投入是巨大的,但不是最强势的,华为在polar码上的投入也是巨大的,而且是最强势的。polar码代表的不是国家利益,也不是中国厂商的整体利益,而是在polar码上布局较多企业的利益,其中,收益最大的就是华为。

真实的讨论过程

当一切背景信息清晰后,我们再来看三次技术讨论,就清晰的多了。

三次讨论实际讨论的是两个标准,一是数据信道标准,二是控制信道标准,前者重要性更高,后者重要性略逊。

天然最受欢迎的就是ldpc码,正如上文所说,它已经经过多年考验,效果够好,而且大量核心专利和衍生专利早已过期,中外企业均首选ldpc码。

而polar码各大巨头都有专利,但是投入不如华为大,所以华为希望将其纳入标准,巨头们也能接受,但不希望polar码权重太高。

86次瑞典哥德堡会议

ldpc码支持者最多(三星、诺基亚、上海贝尔、英特尔、中国普天、中兴、索尼、vivo、小米、北京信威、韩国kt等);

polar码支持者含金量高(三大中国运营商、法国电信、沃达丰、意大利电信等);

turbo码支持者数量和质量一般(lg、大唐、爱立信、nec等)。

联想本次会议未表态。

会议结论:无结果,embb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将会在86b次会议中进行选择。

重点有1个:三个阵营均有中国企业参与,3g与4g中国标准牵头企业大唐电信支持了turbo码。

86b次葡萄牙里斯本会议

embb数据信道编码讨论开始,三星牵头,与高通、诺基亚、上海贝尔、华硕等公司支持ldpc码作为唯一方案,联想基于技术可靠性、价格及自身积累综合考虑正式支持ldpc码。华为联合大量厂商提案,要求polar码也成为标准一部分(未明确是否排他,及应用范围)。

中兴联合部分厂商组织了一轮提案,首先对选择一种编码的情况下对两个方案表态:

1、只用ldpc码:获得三星、索尼、联想、英特尔等支持,高通未表态。

2、只用polar码:仅有华为表示支持

然后,会议又提出了对混合方案进行表态,分为ldpc码+turbo码(即l+t)和ldpc码+polar码(即l+p)两种方案,现场各有支持者。

会议达成初步共识,polar码不具备和ldpc码争夺完整数据信道的能力,只使用polar码的选项被排除。大会同时以长短码的方式对l+t和l+p方案进行了讨论。

为了更快达到共识,会议开始对全ldpc、l+p、l+t三个方案进行反对表态。三种方案都有大量反对意见,会议依然无法达成共识。

会议结论:ldpc码作为数据信道的长码,获得了全场各方共识。短码到底用ldpc码、polar码还是turbo码,并没有得出结论,将于87次会议再讨论。

*86b次会议r1-1610607提案截屏

重点有两个:

1、华为的数据信道全polar码提案无人支持,连华为最嫡系的华为终端和海思半导体都不支持华为与ldpc码正面硬刚。

2、高通除了开始配合三星参与了ldpc码的提案,后续一直没做表态,侧面证明了ldpc码与高通的关系远没那么密切。

87次美国内华达州雷诺会议

此次华为提案ldpc+polar作为embb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在与联想沟通后,联想也加入了这一阵营,支持公司数达56家。由于爱立信、高通、上海贝尔、诺基亚、三星、lg、kt、英特尔等14家企业的明确反对,没能形成共识。

华为阵营退而选择主攻控制信道,会议开始讨论控制信道,华为联合大量厂商提案支持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标准,lg联合高通等企业提案支持tbcc码为控制信道标准。没能形成共识。

在运营商进行了几轮提案后,最终由沃达丰(牵头), 中国移动, 爱立信, 德国电信 telus, 贝尔移动,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共同提出了使用flexible –ldpc (f-ldpc)作为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不排除之后加入其它的编码方式。polar则作为控制信道的唯一编码。 

大会达成共识。

会议结论:embb数据信道编码使用ldpc码,控制信道编码使用polar码。

重点有1个:共有56家厂商支持华为的数据信道ldpc+polar方案,支持者数量远高于纯ldpc码方案,一样失败了,再次证明了“投票”不存在。

为什么我们不再克制?

可以明确地说,2016年的3场5g讨论上,联想和其他中国企业一样,基于技术可靠性、价格和自身技术积累综合做出初步选择,在华为沟通后就全力支持了polar码。无论是联想,还是华为,都是出于技术考量和商业利益进行了一系列选择。

至于联想5g投票卖国,可能是中国网民见过的最精妙的谎言。对技术毫无了解,不可能选择大众如此陌生的会议作为素材;没有一定的信息覆盖能力,不可能让诸多媒体自然而然地引用有问题的材料,放弃寻找一手信息;没有高超的操盘能力,不可能精妙的选择贸易战的时间点进行引爆;没有幕后之人的蓄意误导和污蔑,不可能歪曲这么多公开的事实。

种种手段,可谓用心良苦,但魔术再精彩,都不是魔法,谎言再精妙,也不是历史,把关键几个点揭开,也就没有什么秘密了。

我们早就可以做出一次彻底回应,如果在2016年或者2017年,我们可以直接给出3gpp官网的投票规则页面,从根本上明确没有所谓的投票。

但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兴被美国禁售及制裁,美国运营商因政治原因放弃华为产品,为了避免此事被放大化、泛政治化产生不可控的影响,我们当时选择了最克制的应对方式。

但谣言愈演愈烈,我们的员工、家属和经销商被无数次无端辱骂,几十年积累的品牌形象遭到严重影响。在每天仍有大量境外账号以此攻击联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是时候说清楚了。

2018年5月以来,谣言一直有规模,成体系地围绕着联想出现,我相信5g事件不会是不明势力针对联想的最后一次造谣,但,这一定会是联想最后一次的隐忍回应。

文中参考资料链接:

1.polar码:一种新的通信编码方式,由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首次提出。

2.ldpc码:广泛用于wifi、卫星、电视广播信号传输中,由美国robert gallager博士于1963年首次提出。

3. 3gpp工作文化链接:

http://www.3gpp.org/wiki/index.php?title=working%20culture&lang=en

4. 3gpp会议记录官方链接:

ran1 86次会议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6/report/final_minutes_report_ran1%2386_v100.zip

ran1 86b次会议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6b/report/final_minutes_report_ran1%2386b_v100.zip

ran1 87次会议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7/report/final_minutes_report_ran1%2387_v100.zip

4. 孙蕾,《ldpc编解码领域中国专利申请数据分析》,发表:2015-02-04,中国知网相关页面链接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cnd&dbname=ccndlast2015&filename=zscq201502040071&v=mtg0otvvuho3swy3rzriovrnclk5qlppc0leuk5ldwhkag5qothubmpxcxhkrwvnt1vlcmlmwnu5dkv5amdvn25kswxv

栏目主编:陶峰

本文作者:环球时报/连主任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