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走笔 | 巴黎为什么那么陈旧?
上观新闻
2019-10-10 14:33:47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国庆小长假,我国出境游突破700万人次。欧洲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一直是我国居民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然而,不少人来到欧洲之后,都向记者表达了失望之情——老欧洲真是“老”了,城市面貌处处陈旧,甚至破败。

就在不久前,一位初一学生在媒体征文里写下他对于巴黎的观感。“协和广场,位于巴黎的市中心,可是在广场附近的一条大道上,覆盖着一层砂石。走一趟下来,我的鞋全部被染成了土黄色……后来,我才知道,这条大道,就是大名鼎鼎的香榭丽舍大道。我不禁想起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我们的干净和整洁程度,比这里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还写到巴黎的地铁,“昏暗的灯光,狭窄的通道,还有防空洞一样的设计……”相信这“无忌童言”,说出了很多初到欧洲的中国游客的感受。

若论光鲜程度,跟国内的一线城市相比,欧洲绝大多数城市都要相形见绌、黯然失色。哪怕是在巴黎这样的国际化都市,也看不到黄浦江两岸那般的繁华景象和璀璨夜景。大多数欧洲城市,都显得市区陈旧、房屋低矮、街道狭窄,市政设施落后老化、生活不方便,洋溢着一种暮气沉沉的气质。在这背后固然有政府财力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的原因,无论是盖房、架桥、修路都无法任性,地铁、公交车等都是能用就行,无法求新求好。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认为,陈旧就是因为欧洲太“穷”。其实,在陈旧的背后,对于城市保护和城市更新,欧洲自有一套理念和做法。

欧洲人特别珍视传统,因此他们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来保护历史建筑和城市风貌。对历史街区进行成片拆迁重建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哪怕是局部维修,都要严格地修旧如旧,不能随意更改原来的面貌。例如,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办公楼位于市中心,紧邻塞纳河,属于历史文化建筑。因为年久破损,中心今年启动了维修计划。然而,在维修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其保护之严格、细致,可以说让人大开眼界。哪怕小到一扇窗户,维修时候可以更换材质,比如说换上新玻璃,但窗户原来分成六格玻璃,每一格的形状、大小,以及开关窗户的把手式样都不能变。在这种严格的法律和专业技术保护之下,欧洲城市想不“旧”都难。

欧洲城市不但对老房子保护有加,哪怕是新建房屋,也喜欢仿古。比利时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城布鲁日,城里河道四通八达,鹅卵石铺设的小路曲折迂回。走在古城里,目之所及全是哥特式的老房屋,看不到一栋现代风格的钢筋混凝土房屋。这种“零现代”的城市风貌,让人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欧洲的中世纪。但实际上,布鲁日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古老。除了少数古迹是中世纪(早于15世纪)保存下来的之外,这里的大多数房屋都建于19世纪甚至20世纪,只不过全部采用了中世纪时代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

实际上,19世纪钢铁产量大增,当时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建造摩天大楼,设计师也设计出了许多更具实用性、适合现代人居住生活习惯的现代风格建筑。但即使在如此众多的选择之下,很多像布鲁日这样的欧洲城市还是选择了“复古”,不像美国城市那样,一片片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此外,欧洲城市也不太喜欢用水泥沥青硬化路面,很多道路都用石块、鹅卵石、砂石铺设,甚至直接袒露泥土。这种做法虽然没有水泥沥青那么整齐划一,更没有大理石铺地那么贵气,但其实有益生态环保。在下雨天,雨水能渗进土地里,土壤可以通风透气,草木能成长出来。在巴黎塞纳河两岸,有大片土地都袒露着,结果草长莺飞,形成了良好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也使人们得以更加亲近自然。

可见,在价值观和审美趣味方面,欧洲城市“顽固地守旧”,并不求新、求大、求高、求亮,甚至是以旧为美、以小为美。这种城市建设、城市保护的理念和实践,使欧洲城市普遍具备很高的识别度,避免了现代化城市的“千城一面”。从宜居程度来说,欧洲这种小城市、小街区、密集毛细血管道路的模式,也较好地缓解了交通拥堵和通勤压力。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这种城市风格也别具美感。走在欧洲城市街头,随手拍一张照片,往往都美得像明信片一样。

历史建筑难以保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实用。很多老房子看着漂亮,住着受罪——房间形状不规则,低层建筑没有电梯,室内没有卫浴设施,也没有良好的给排水系统,加上冬冷夏热,种种不便不一而足。所以,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使人们在老房子里住得安心、舒适,成为城市得到良好保护和发展完善的重要前提。欧洲很多老房子面积也不大,走到屋里就局促不安,但一些基本的功能性设备却很完整。比如一栋三四层的老房子,里面也安装了一台小小的电梯。哪怕老旧、操作复杂,但毕竟方便了居民,尤其是方便了老年居民。

在完善住宅居住功能、提高居住体验方面,政府也并非撒手不管,而是着力颇多。在比利时,城市更新方面的法规就很细致。比如,相关法规要求,到2020年,居民住宅要在室内安装烟雾报警器,屋顶和外墙都要加装隔热层,窗户要安装双层玻璃。此外,还鼓励居民更换符合环保标准的供暖锅炉,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了减少阻力、调动居民积极性,政府配套出台了政府补贴政策,居民可以申请政府补贴,还可以申请低成本贷款来修缮房屋。反之,如果不按要求完善房屋设施,则有可能在检查中被扣分、罚款,甚至房子被宣布为不适合居住,被限制居住、出租或者出售。

欧洲城市虽然没有大刀阔斧的大拆大建,但政府、街区和居民通过这种“日拱一卒”式的点滴推进,累以时日就能使老房子的居住功能更加完善,使居民获得更高的满意度。虽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但如果居民住得安心、舒适,热爱自己的街区,以自己的城市为荣,那也不失为城市治理的一种成功经验。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本文作者:封寿炎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