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见当事人的采访

发布时间:2010-12-23

一次不见当事人的采访

——阿克苏百姓眼里的上海第六批援疆干部

本报记者 王晓鸥

几度风雪,几度春秋。上海市援建阿克苏13年来,数第六批援疆投入资金最大,项目最多,两地合作交流领域最广,援建资金达2.5亿元。三年任务,两年半完成,一个个 “白玉兰”援建项目,在对口援建的城市乡村落成,浦江人情洒戈壁滩,被当地老百姓赞誉为 “白玉兰花,香飘阿克苏”。

这是一次不见当事人的采访。上海第六批援疆干部圆满完成使命已经返沪,记者在市合作交流办安排下,远赴位于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本以为 “西出阳关无故人”,但只要问及上海援疆的人和事,却道是 “莫愁前路无知己”。穿梭于新建的学校医院,走进一户户农牧民人家,记者目睹了援疆的成果,感受到兄弟民族的喜悦,也听到上海援疆干部的感人故事。

“这样的新农村新嘛,梦里也没见过。”——艾木杜拉老汉乐得直捋胡子。

冬日的阳光暖人,一百多户整齐划一的农民抗震安居房,排列在光洁的沥青路面两旁,红砖砌成的围墙,墙体全部漆成绿色,统一的朱色大门,家家户户通上了沼气,用上了自来水,咋一眼,恍如走入城里的小区。这是记者在阿瓦提县多浪乡四大队四小队,所看见的上海援建整村推进的新农村景象。

来到艾木杜拉老汉家,住房和牲畜分成两个区域,屋后是2.4亩的庭院,种植着葡萄、甜瓜、蔬菜。老汉乐呵呵地介绍说,过去村民住得分散,而且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他做梦也想不到会过上现在的新生活。如今收入也大大增加了,光自种的瓜果拿到巴扎上可卖一万多元,还养着一群羊呢。

阿瓦提是援疆对口县市中最偏远和贫困的一个县,上海第六批援疆干部总领队、阿克苏地委副书记黄剑钢,对这片贫瘠的土地情有独钟,他结的帮扶对子就在阿瓦提,经常到那里走村访户,嘘寒问暖。当地干部说起黄书记:他举止儒雅,待人谦和,一见乡亲们,不论人家在干多脏的农活,总是先伸出手来问候一把。

阿克苏地区上海援建新农村共45个项目,阿瓦提就占25个,上海投入阿瓦提各项援建资金就有5300万元。黄剑钢还从 “娘家”卢湾区争取到210万元,全部援建在阿瓦提,连他自己掏钱支助的贫困学生,也选在阿瓦提。

援疆干部心头都有一团火,那就是倾心倾力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援建向基层群众能够直接得益的项目倾斜,向基层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等民生问题倾斜。在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新建的卫生院,副院长阿吾提动情地告诉记者:援疆干部魏红勇第一次来调研时,看到原先的卫生院已开裂成危房,暂时租借在老乡的两间平房,设施简陋不堪,他难过得流泪了。有感情就有动力,他在第六批援疆项目中提交了第一份调研报告,也是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完工的援建项目,盖起了2250平方米45个床位的乡卫生院,解决了当地农牧民就医难的燃眉之急。

哪里有最需要援助的地方,哪里就有援疆干部的身影。听说散居在戈壁沙漠的农牧民人家至今还没通电,援疆干部王洪流费时半月,双脚踏勘沙漠,遭遇过沙尘暴和迷路,走得死去活来,摸清1900多家无电户,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日照资源,用援疆资金为每家安装了一台小型太阳能发电机。当地民众夸说: “援疆干部就是神呀!能把太阳变成电灯。”

上海第六批援疆项目共有162个,分为新农村建设,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和两地交流合作等三大类项目,其中,建设项目145个,涉及民生改善的项目占到百分之九十。

“上海的牙达西(同志)嘛,就是亚克西!”——当地维吾尔族民众如是说。

大爱无疆。上海第六批援疆干部在阿克苏不仅仅留下造福于民的援建项目,还留下真心实意为边疆人民服务的精神,留下许多动人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援疆的泌尿外科专家白强,在阿克苏可是大名人,曾获地区 “年度十佳个人”称号。他医术了得,填补了当地多项临床医学的空白,医德更为高尚,多次为困难病人垫付医药费。有一回,他凌晨一点动完手术刚躺下,突然接到拜城县医院电话,一位7岁维吾尔族女孩命在旦夕。白医生当即驱车出发,一路160公里行程,他不停地打电话,了解病人随时出现的危情,遥控指导采取种种应急措施,一直到他走进手术室,操刀挽救了女孩的生命。

妇产科专家朱晓勇,被当地誉为 “仁心妙手送子观音”,他成功医治了几十例不孕症妇女。有一女教师十年不孕,去过一些大城市的大医院都无济,还是同事听说上海红房子医院来了位高人,“押送”她下前来一试。朱医生很快确诊她是卵泡成熟障碍,而整个新疆没有这种医治的药,他从上海进药,患者只服用了5个月就有喜了。

援疆骨科医生马一翔,下班去理发,头才理一半接到医院电话,有7个车祸伤员被送到医院。马医生腾地站起,顶着阴阳头夺门而出,慌得理发师紧跟其后刷头发。直到第二天,他抢救完伤员再去理发店,才修剪完另一半头发。

援疆干部朱军和弟弟,从小由母亲一人带大,弟弟先去日喀则援藏,他又要远赴阿克苏援疆,母亲怎么办?忠孝不能两全!临行前,他教会了母亲视频,于是,开始了从上海、日喀则、阿克苏三地的连通,传递着彼此的牵挂。一次,母亲说外公病危,希望儿子回去见上最后一面。而当时正处在新疆维稳的非常时期,朱军选择了坚守。几天后,没多少文化的母亲发来一条短信,她已料理完九十多岁父亲的后事,让儿子安心工作。当朱军看到这些没有标点的文字,泪水止不住湿了衣襟。

……

日前,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报告文学集,厚达40万字,记载61位援疆干部不平凡的事迹。本文篇幅有限,记者的报道堪谓挂一漏万,但他们无私奉献于边疆人民的精神,从中可见一斑。

“上海13年来创造出的援疆成果,将永载阿克苏开发建设的光荣史册”——阿克苏地委书记黄三平语。

雪山在云端,白水绕南城。从阿克苏东大门进城区,一路看过去,图书馆、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中心等建筑,无不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明;而美轮美奂的博物馆,是阿克苏地区历史和现代的浓缩……这一切都饱含着13年来每一位援疆干部的汗水和艰辛。

在一个周一的上午,阿克苏地委书记黄三平一上班,就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他饱含深情地说: 13年来,上海六批251名援疆干部,以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迈过万里雄关漫道,奉献西部边陲阿克苏。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持下,一批批援疆使者,一批批援助资金,一批批援阿项目,有力助推了阿克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团结稳定,有力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理念的更新,为阿克苏的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黄书记还扳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较1997年相比,阿克苏地区生产总值由83亿元提高到502亿元,增长了5倍;地方财政收入由2.6亿元增加到34亿元,增长了12.5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524元增加到4833元,增长了2.2倍; 46.7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简单的数字足以显见,上海13年援疆功不可没!”

“上海第六批援疆干部很了不起。”黄三平书记说,他们经历了乌鲁木齐 “7·5”事件等一系列 “三股势力”暴力恐怖事件的严峻考验,舍小家顾大家,牢记重托不辱使命,续写着对口支援的华美篇章,历练着个人的精彩人生。

根据中央的安排部署,上海援疆从明年起将转入喀什地区。如果说, 13年援建阿克苏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大戏,那么,最后一批援建无疑是在高潮中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