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上海老字号 > 文章详情
“民国女神”,金必多汤和“谈敲定”……
分享至:
 (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卫群 2016-03-02 12:29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西餐馆作为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又重新回到了上海滩,当时,如果一对恋人到德大吃顿饭,那基本上就意味着关系“敲定”。记得小编有位舅舅,当初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妈,伊答应一道去德大吃西餐了,我妈为他由衷高兴的时候特地关照,裤子要烫了笔挺才能进德大哦……转眼20多年过去,舅舅今年已经快60岁啦!

一本文庙旧货市场淘来的老相册,让民国时代走来的一名普通女子——李伟华成了今年春节过后街谈巷议的热门“网红”。李伟华生前曾担任上海蕾茜饭店的会计,这本影集也将这家曾在上海西餐历史上赫赫有名,如今却已经拆掉了的老牌西餐社从久蒙的历史尘埃当中重新走来。

 

“民国女神”李伟华

 

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上海的几家老字号西餐社。

 

上海开埠后,西方文化逐渐开始影响上海,西菜馆也随之在上海开立。据文献记载,上海的第一家西菜馆,是位于福州路的“一品香番菜馆”——为什么叫“番菜馆”,原来,当时的西菜又称为“番菜”,“番”,在中文里本就有外来的意思。小编第一次接触到“一品香”这三个字眼的时候,是有一家叫做《东方城乡报》的报社在“一品香”所在大楼的楼上,小编作为一名实习生,去那里找一名老师。那时乍一听,就觉得这三个字应该是属于比较“遥远”的时代的,一晃,与“一品香”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距离今天又有近30年啦,呵呵。

“民国女神”和蕾茜饭店

 

“葡国鸡”、“金必多汤”、炸猪排蘸辣酱油

 

虽然在当时,吃西餐是非常时髦的生活方式,但是中国人一开始难以适应西菜的烹饪方式,比方说,这半生半熟的牛排。上海西餐于是便汲取各国西餐的精髓,而逐渐形成了法式、意式、俄式、英式、德式几大流派:法式注重用料和精致;英式注重调味;意式注重原汁原味,各有各的特色。

 

值得圈点的是俄式西餐。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发生后,大量俄国难民涌入上海,这些上海白俄被上海人称为“罗宋人”,他们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开设了大大小小40余家俄式菜馆,它的“一菜一汤”(即罗宋汤、面包加黄油),因经济实惠瞬时风靡上海。1937年前,上海有西菜馆达到了200多家,尤以霞飞路和福州路最为集中。其中福州路(旧称四马路)更是因此被称为“四马路大菜”。当时,有名的西餐馆有“红房子”、“德大西菜馆”、“凯司令西菜社”、“蕾茜饭店”、“复兴西菜社”和“天鹅阁西菜馆”等。这些西餐社当年善于创造性地推出一些中西合璧的海派菜肴,如蘸辣酱油吃的炸猪排、罗宋汤、土豆色拉等创新菜,一直流传至今。二三十年前的上海,炸猪排蘸辣酱绝对是一年吃不上几次的奢侈品,小编大胆揣测一下,上海人发明了油条蘸酱油的吃法,大约就是为了想解解想吃炸猪排的馋吧。

 

“红房子”、“德大”、“凯司令”这些都太有名气了,现在依然在经营。“蕾茜饭店”在哪里呢?它的具体位置是南昌路、陕西南路口,现在那一片都拆掉了,成为上海又一“时尚地标”环茂iapm的所在地。蕾茜饭店解放前叫“蕾茜西菜社”,你看,连名字都很有上海味道,不叫“西餐”,而叫“西菜”。它的当家菜是葡国鸡,还有金必多汤——Comprado Soup。Comprador,即“买办”。买办者,中西商人之中间人也,上海人(至少在餐馆里)称“金必多”,北方人则叫“康白度”,鲁迅曾经用过一个笔名,就叫“康白度”。不管是“金必多”,还是“康白度”,都意味着“钱多”。“金必多”汤的主料有鸡丝、鲍鱼丝、散鱼翅,配料有胡萝卜丝、火腿末、虾子油、白脱油、面粉和鸡汤等。一款中菜西做的浓汤,为何叫做“金必多”汤呢,有一个说法是因为胡萝卜象征着多金,所以善于“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十里洋场,就把这个洋味十足的名字与一款汤合二为一了。

 

改革开放初期,到“德大”去“谈敲定”

 

上海解放前后,是西餐业的一个转折点,大量西餐馆陆陆续续关门,仅黄浦区一区,在公私合营后就只剩下了18家西菜馆。加之当时物资匮乏,对平民百姓来说,“开洋荤”并不是一件常事。但上海人不论是出于对西餐的热爱,还是对老生活的怀念,仍然想尽办法,在这艰难封闭的年代吃西菜。“民国女神”李伟华,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在父母创业的小饭店公私合营之后,进入已经改了名字的“蕾茜饭店”工作。

 

 再回到红房子,红房子西菜馆开设于1935年,创业时名叫“罗威饭店”,坐落在上海繁华的商业街霞飞路(现在的淮海中路)上。四十年代,重新开在上海亚尔培路(现陕西南路上),店名叫“喜乐意”。五十年代,知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偶然造访,提议根据店标特点——大红门楣大红门楼,更名“红房子”。自此原本的“喜乐意”西餐社,就换成了如今大家都知道的“红房子西餐社”了。当年张爱玲就爱吃红房子的西餐,有一份张爱玲最爱点吃的菜单:洋葱汤、烙鳜鱼、烙蜗牛、芥末牛排。可惜的是西餐在1966年之后,被彻底取消,红房子则更名为“红旗饭店”,卖起了中式食堂菜。

京剧大师梅兰芳

还有德大。德大西菜社的创始人是陈安生,创立于1897年,比“红房子”的历史更久,是上海最老的一家西餐厅了。很多人都以为“德大”的名字,源于他们经营德式西餐,其实“德大”两字来自《尚书》的“有容,德乃大”,既非常贴近外文原意(德大西菜社De Da Western Restaurant,原名德大饭店Cosmopolitan Restaurant),又能体现原业主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西餐馆作为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又重新回到了上海滩,当时,如果一对恋人到德大吃顿饭,那基本上就意味着关系“敲定”。记得小编有位舅舅,当初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妈,伊答应一道去德大吃西餐了,我妈为他由衷高兴的时候特地关照,裤子要烫了笔挺才能进德大哦……转眼20多年过去,舅舅今年已经快60岁啦!

 

( 题图来源:华盖创意  编辑邮箱:wu-chen@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