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纳税8000万元也无学可上?说到底还是好学校太少了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封寿炎 2018-05-23 16:57
摘要:一边是供给的稀缺,另一边是需求的旺盛,优质民生资源供不应求制约着城市吸引人才的能力,进而制约着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形态优化的能力。

5月22日,北京粉笔蓝天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小龙在微博上发文,抱怨自己“在北京工作四年,仅个税就交了400万,加上企业各种税,没有一亿也有八千万”,但自己的孩子却无学可上。此事很快就引起热议。一些人表示,非京籍小孩上学确实很麻烦。但也有人反驳,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无学可上”这回事,非京籍菜场小贩的孩子都可以就读公立小学。

 

无独有偶,另一则新闻也跟孩子就学密切相关。毗邻北京的天津加入“抢人大战”,一项门槛很低的人才新政引发轰动效应。蜂拥而至的报名者不但挤瘫了网络系统,还倒逼这项人才新政朝令夕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猛打政策补丁,以阻挡远超预期的申请落户者。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申请落户者来自北京,一大诉求就是落户天津之后,可以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

 

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不同片区之间的学籍政策可能都各不相同,非本地户籍学生上学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但如果非户籍学生要上优质公立学校,那普遍来说都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太可能的。至于原因,说到底还是优质教育资源太少了,相对于巨大的需求,好学校更是“僧多粥少”。

 

张小龙对于优质公立学校知难而退,转投优质私立学校,结果仍然困难重重。天津迅速给人才新政连打补丁,收紧落户条件,其理由之一也是杜绝空挂户口,占用中小学教育资源和买房炒房等行为。从这两件事情,都可以看出优质民生资源的稀缺。而且,不仅仅是教育资源,住房、交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资源供给相对不足,都是不少大中城市在吸引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面临的一项重要制约。

 

另一方面,天津出台人才新政之后,其报名APP一天之内下载量高达30万次,网络报名系统因为过载而瘫痪崩溃,又印证了大中城市无户籍常住人口对于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巨大需求。一边是供给的稀缺,另一边是需求的旺盛,优质民生资源供不应求制约着城市吸引人才的能力,进而制约着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形态优化的能力。

 

最近一段时间,武汉、西安、郑州、天津等城市都纷纷推出人才新政,大力引进高学历年轻人才。发起这场被舆论称为“抢人大战”的竞争背后,有着很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在大中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迅速深化的背景下,只有吸引更多年轻人落户,才能缓解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速度,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部分大中城市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经济模式,也亟待转型为更多依靠科技和知识的集约化经济模式。如果它们不能吸引足够多的高素质劳动者,这种转型可能就会相当困难。

 

然而,抢人容易,留人不易。如果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一夜之间增加几十万年轻市民,对于很多领域的资源供应来说,压力就会迅速显现出来。这些年轻人要租房购房、交通出行、求职应聘,他们家里的孩子要上学,老人要上医院。满足这些骤然增加的需求,对很多城市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特别是,这些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对于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都抱有较高期望,落户城市的就业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潜力,不但影响到他们能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还影响到他们能否长期稳定地安居乐业,而不是数年之后再次逃离,前往其他城市寻找机会。

 

这些问题不但应该引起“抢人”城市的关注和重视,其他很多城市也要面对和深思。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历史阶段,可以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大中城市的户籍居民都将持续增加,城市自身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也会持续转型、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城市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资源都有可能出现供应不足。这种供应不足,不但影响它们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影响着它们能否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形态的优化。与其在“抢人大战”的临门一脚之际才发现问题,不如尽早重视、未雨绸缪。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