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自创“手语”、玩转企业管理、出诗集……:“非典型”护士江萍的诗意人生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18-05-17 17:16
摘要:“温暖而诗意地工作与生活,才能让我觉得没有蹉跎这些时光。”

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最高级别)、会用企业管理工具解决临床一线质量问题、自创“监护室手语”方便医患沟通、闲暇时成立诗友会带领医护人员共同出诗集……在许多人眼中,每一项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有一位护士在近30年的护理工作中,先后“点亮”了所有技能点。日前,这位“非典型”护士——护理部主任江萍荣获第4届“左英护理奖”提名奖,“温暖而诗意地工作与生活,才能让我觉得没有蹉跎这些时光。”她如此说道。

 

 

自创“手语”打开患者的心锁

 

没有走上管理岗位之前,江萍曾有过在急诊的近十年工作经历。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地处川沙,也是距离浦东国际机场与迪士尼乐园最近的一家综合性医院,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也正因如此,江萍曾目睹许多突发交通事故、意外事件。“一些受伤患者因病情较重,事件发生时,身边又没有家属或陪护,经常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恐惧等不稳定情绪。”她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为了不让伤员的情绪影响到治疗和护理,她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每每遇到应激情绪者,她都会亲自上阵,握住患者的手,面对面进行心理救援及疏导。

 

 

陪伴患者走出了伤痛的第一关,江萍又发现了新问题:为了延续生命,有些患者不得不使用呼吸机、戴氧气面罩甚至切开气管而暂时失去语言功能,“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当这座桥倒塌时,病人的情感世界不仅无法宣泄,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难以诉说。我们能不能试着通过其他方式交流?”2002年初,江萍便开始与同事们一同制定不同于盲人手语的“监护室手语”。

 

那一年,因心情抑郁而自缢的林阿婆被全力抢救回来后,江萍蹲在她的病床边,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她:伸出大拇指代表想要大便,伸出小指代表想要小便,身体不适就用食指指向具体部位,想要翻身就翻转手掌,食指拇指捏拢表示口渴,用手指向太阳穴表示睡眠不佳,拇指小指作打电话状表示想联系亲人,手握拳或挥手表示冷或热,拍三下胸表示想了解病情……原本漠然充耳不闻的林阿婆,逐渐松动了表情,脸上也有了淡淡的笑容。拔出插管那天,她眼含热泪、用虚弱的声音讲了入院后的第一句话:“谢谢你们!”

 

如今,这套“手语”走出了监护室,不仅在专科、重症和急诊使用,也应用于普通病房暂时“失语”的患者身上。每年,都有近百名患者接触其并从中受益,得到了病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特殊的“手语”成为打开患者心灵的一把把钥匙,让无声世界变得有声,更让无力者变得有力。

 

 

从申城到雪域,“圈圈”让医疗上新台阶

 

“如果改良一种方法,能让一部分患者受益,那么我们有理由将它变成长效机制,让更多甚至所有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体验。”作为上海市护理质控专家库成员,江萍师从我国“品管圈拓疆者”刘庭芳,开始运用管理技术手段针对临床的具体问题给予改善与创新。

 

什么是品管圈?品管圈(QCC)原是企业管理术语,即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成员自动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和质量管理工具来解决问题。“从最开始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到运行5年以来,我们在医院开展品管圈147圈,包括提高管理品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疗安全等,护理工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换药配药了。”江萍自豪地说道。

 

作为院内最元老的“圈长”,江萍说,建立每一个圈时,最需要的是善于发现的双眼和心。在中医诊疗中,有一种缓解腹胀等症状的方剂,即用中药的皮硝在腹部进行外敷。“皮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芒硝,是一种白色的结晶体。”江萍解释,虽然用途甚广,但医院或市场上并没有装皮硝的专用袋,“长期以来,都是让患者家属自制或自带棉布袋装入皮硝使用,但这样一来,往往会导致不易固定、临床效果差、药物融化后污染床单及病衣裤等缺点。”

 

“力韧圈”就此应运而生。在她的带动下,普外科的医护人员共同运用PDCA(计划、实施、确认、处置)循环原理不断改良,半年后,最终设计出了一款具有可固定功能、防水功能、分隔功能的三合一多功能中药外敷袋。张阿姨的腹部绑着外敷袋,翻身、站立、活动均不受影响,“其实是蛮小的一件事,但是这家医院就让人感到贴心。”

 

今年4月,江萍带队参加首届国际品管圈大赛并荣获银奖。也正因她们的出色表现,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委托医院对西藏日喀则市卫生局及各医疗机构开展品管圈培训,让这一现代管理工具走进雪域高原。这一次,江萍通过远程指导为江孜县人民医院提出了进行管理工具运用培训,“高原的特殊环境让采血缓解容易出现凝血、溶血等标本不合格现象,我们正在进一步回溯分析原因,争取打造出满足高原负压要求的试管。”

 

 

诗意人生:8年8本诗集

 

2006年,江萍收到了一位护士朋友从玉龙雪山发来的诗歌短信,无意中触发了她写诗的灵感,“诗歌这种文艺的方式,能很大程度上改善因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谁说医务工作者不能写诗呢?”陆陆续续地,一首首“笨拙”的原创诗篇诞生了,并在同行间传播开来,获得了响应。

 

2010年2月,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成立了滴水潭诗友会,短短一年后,《滴水潭诗集》创刊,收录980首诗歌,其中还有零星来自病家的即兴创作。“我们大多都以生活为源头,虽然谈不上什么文学造诣,但还是起到了纾解情愁、以诗会友的作用。” 诗友吴浩医生援疆,大家把酒欢送,“细雨沐轻尘,蓦然已是春。此去一万里,欢笑别故人。”吴浩也回赠,“江南早已春意浓,寻在他乡却无踪。不意抬头向天望,一树绿枝几点红。”江萍给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展示了这些年来的作品,厚厚的8本诗集囊括3000余首小诗,从最初的三五好友到如今的70余名会员,“滴水潭”已经成长为一片医务工作者交流畅想的汪洋大海,更获得诸如浦东新区总工会“最诗意女性”等殊荣。

 

“对月感慨须今宵,莫托短信话衷肠。福禄升迁莫足惜,不如我寄安与康。”同事们都觉得,吟诵诗歌时的江萍与平日在工作中的风风火火好像有些不同了,“如果说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那么在日常站在病患身边对抗病魔时,我们一定身穿铠甲。”江萍说,“诗歌让我们褪下这层铠甲,回归最温暖的本真,我想,这份温暖也会更好地传递给患者吧。”

栏目主编:孙刚 文字编辑:孙刚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