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大年初一,上海这里地下30米“热火朝天”,只为郊环线早日从“C”字变“O”字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戚颖璞 2018-02-16 19:34
摘要:戊戌年首,有一群人在体味着一枚盾构带来的“酸甜苦辣”。

 

2月16日,大年初一清晨,上海刚刚醒来。宝山区沿江段一处地下30米,早已是热火朝天。一台直径15.43米的盾构在轰鸣声中有序掘进,一小时后,“大块头”终于向前推进“1环”(2米),8片共计40吨的管片随即被紧密嵌入“环”内进行加固,如此循环往复……

 

这里是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Ⅰ标工地。明年,沿江通道预计全线完工,成为上海郊环线(G1501)越江通道,使郊环线从"C" 字状蜕变为 "O" 字状,以200公里全长成为上海最长环状公路,一举改变外环隧道车流量居高不下的局面。

 

此刻,长达5.22公里的越江隧道圆隧道段右线已经推进4公里,进入贯通冲刺阶段,150余名员工放弃休假坚守于此。戊戌年首,他们在这里体味一枚盾构带来的“酸甜苦辣”。

 


酸:10年有6年不曾回家过年

 

7时,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Ⅰ标项目副经理赵云龙穿戴整齐,驱车前往盾构运作点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是他在同一个工地上度过的第二个春节。

 

赵云龙正在查看施工日志

 

“在上海10年,因为工程需要我有6年没有回家过年,别说我了,家人也早就习惯。”赵云龙说。今年春节,父母妻子都留在河南当地过年,他一个人显得有些落寞。这座工地上,近90%工作人员来自外地,像赵云龙一样多年未归的,不在少数。

 

但紧张的工作容不得半点“走神”,酸楚只是一闪而过。赵云龙的眼睛牢牢盯着控制室的屏幕,然后拿着手电筒走上脚手架开始检查……

 

盾构正在推进,赵云龙手持手电筒查看机器运作情况

 

盾构一旦始发,便不能停顿,否则会导致地面沉降。节日期间,在盾构保持掘进的基础上,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原先24小时连续作业缩减为每天13小时,盾构推进速度由每天推进10环(20米)改为每天推进2环(4米)。但是赵云龙依旧严肃仔细,他要及时发现和排查设备故障,确保后续进度。

 

沉默、紧张、有序,在这群正在工作的人身上,看不出半点“年味”。唯一喜庆的,可能就是那一身又一身鲜亮的、沾满机油油渍的橙红色工作服。

 


甜:往后的日子有的是盼头儿

 

13时,忙碌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员工们休息片刻又投入“新的战斗”,这场“战斗”是工程项目部为欢度春节精心组织的活动,拔河、打篮球……晚上,大伙儿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一顿年夜饭,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二,项目部每晚都有适量的年夜饭供应。

 

 

“日子有的是盼头儿。”“三十而立”的赵云龙信心满满地说,等落好户、买了房子,就能把妻子孩子都接到上海生活。十年前,他以中专文凭来到上海,凭着不怕吃苦、勤勉好学的性子,斩获多项技能证书,被公司一路提拔和培养,如今不仅独当一面成为项目副经理,而且获得2012-2013年度上海市农民工先进个人、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不多久就可以拿到上海户口。

 

春节里,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Ⅰ标工地贴上了“福”字

 

工地上员工普遍学历不高,但和赵云龙一样,机修、电焊、叉车、吊车等样样精通的技能“多面手”不在少数。只要凭借精湛技术在公司内部技能大赛上斩获头筹,就能从第三方派遣员工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一条特殊的人才通道,让大多数员心里有了“使劲儿”的地方,更珍惜工作机会。

 


苦:冷也热,热也热

 

盾构作业可能是上海为数不多不太受寒潮影响的地方,但这不意味着工作环境非常优越。

 

当记者进入盾构工作井,便感到一阵闷热。因为身处地下,气温要比室外高上十几摄氏度,工人们需要脱掉厚厚的制服外套,否则就会汗流浃背。夏天更是难熬,由于条件受限,地下能够装上空调的地方不多,工人作业常常置身40℃如蒸笼般的环境,同时要重复每天繁杂的工作内容,这对每一名工人都是考验。

 

偶然因素带来的考验更加“磨人”。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紧邻长江,地理位置独特,更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盾构每推进1米就要挖出将近1000立方米泥浆,采用船只运输更为便捷。可是,一旦江边起雾或者遇到大风、台风,船只无法驳岸,泥浆就无法运输上船。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员工要在后期密集排班“补上”进度,心里的那一根弦始终紧绷着。

 


辣:穿越多个节点破 “堵局”

 

最让赵云龙自豪的,不是辛苦和汗水,而是技术的“高精尖”,是一次又一次顺利“越过坎”的成就感。2月8日,工程迎来重大节点:盾构顺利穿越长江进入黄浦江,即将登陆浦东滨江森林公园。这意味着,越江隧道穿越构筑物的挑战完成了大半。

 

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浦西牡丹江路-浦东外环线)起始于宝山,全长6.465公里。盾构先后要穿越或“擦过”小沙背涵闸、防洪大堤、国际邮轮码头、炮台湾公园等重大节点。上海是软土地基,穿越构筑物的同时必须要精确控制沉降,这从不是件易事。

 

沿江通道将于2019年全部建成

 

每遇到一个穿越节点,工程项目部几乎24小时不眠不休,时刻严密监督盾构推进情况。凭借精湛的技术,越江隧道盾构成功将沉降控制在上下5毫米,这在属于国内领先水平。长航码头节点,盾构在码头下存在新旧桩的情况下,实现了最小距离2.5米的“极限穿越”。

 

入夜,“赵云龙”们照例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微信视频,新的一天,新的工作内容正在迎接他们。就是这样一批默默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让一条盘卧于上海与长江交界的海底巨龙历经数年逐渐成型。作为黄浦江底最长最大越江隧道,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在建成后,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隧道段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随着沿江通道的开通,与建设中的长江西路隧道共同肩负“分流外环隧道、缓解区域交通瓶颈”的交通功能,可承担北部地区约60%的集卡越江需求量,成为连接浦西宝山区和浦东外高桥地区的重要通道。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内文图:海沙尔 摄、上海隧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